-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排行榜 > 專題列表 > 正文
文創(chuàng)園景觀設計案例論文(文創(chuàng)園景觀設計案例論文怎么寫)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文創(chuàng)園景觀設計案例論文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景觀設計專業(yè)的畢業(yè)論文因該怎么寫
題目可以是淺析景觀設計中的水景設計 ,這個題目比較小··容易答辯·資料也很多·
給你點資料吧·我也是做這個的
中國園林素有“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之說,由此可見水對于景觀的重要性。可是,現(xiàn)在的水景現(xiàn)狀卻令人勘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大噴泉(如圖一)卻靜靜的躺在水里而不噴水,到處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還有那筆直高深的蓄洪大壩,更不用說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如圖二)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水景現(xiàn)象,這是一種很可悲的水景現(xiàn)象!
圖一:泰安市政廣場噴泉
圖二:泰安市樂園小區(qū)中心鋪裝
人固然有著親水的本性,而設計師們也在努力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近日,有關媒體刊發(fā)了一則“缺水城市濫刮圈水造景之風” 的消息。該文指出:在水資源緊缺的華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來出現(xiàn)大造城市景觀水之風。有的城市“攔河筑壩”,把河水“圈”在城內;有的城市耗巨資“挖地造湖”,人為制造水域景觀。據調查,目前黃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觀的大中城市已有16個,僅鄭州、西安、咸陽三市計劃投入的相關“圈水”資金就達40多億元[1]。在水資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營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滿足人們親水的這種需求,成為擺在我們設計師面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二、解決對策
一般地,我們很多的設計師在設計水景時大都在采用借鑒的原則。國外及國內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噴泉、大水體(如圖三)來形成壯觀美麗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都不顧自身的條件,爭著去模仿這種很體面的景觀,最后就出現(xiàn)了上述的結局。
在設計水景時,我們更應該考慮地域水資源的狀況,尤其是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qū)如何設計水景更應該值得考慮。在此,我想就如何在水資源缺乏地區(qū)營建水景做一些探討。
2.1 宜“小”不宜“大”原則
圖三:泰安市高新區(qū)旁大水體
圖四:圣•荷塞廣場公園旱噴泉水景
此處所謂的宜“小”不宜“大”原則指的是在設計水體時,多考慮設計小的水體,而不是那種漫無邊際、毫無趣味可言的大水體(如圖三)。之所以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那么多的大水體可能與人們“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響有關,也許大水體會讓人更能感覺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們的視線,可是建成后的大水體往往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大水體的養(yǎng)護之困難可能是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所沒有考慮到的;大水體往往讓人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而沒有想親近的感覺,因為往往在水體旁邊都會有警示性的牌子:此處水深,禁止游泳,禁止垂釣……等語句;大水體一般是靠人工挖出來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發(fā)生水體污染問題,那將是致命的。而小水體容易營建,這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體(如圖四)更易于滿足人們親水的需求,更能調動人們參與的積極性,更何況在后期養(yǎng)護管理中,小水體便于更好的養(yǎng)護,并且在水體發(fā)生污染的情況下,小水體更易于治理。
2.2 宜“曲”不宜“直”原則
圖五:橫濱市美術館前廣場水景一
圖六:橫濱市美術館前廣場水景二
所謂宜“曲”不宜“直”原則指的是水體最好設計成曲的。我們古典園林營建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師法自然”,即在設計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們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為這樣的水景更易于形成變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區(qū)中更易于設計成仿自然的曲水(如圖五)!然而,在現(xiàn)實中,很多人則將水體設計的成筆直的(如圖六),也許他們是想體現(xiàn)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2.3 宜“下”不宜“上”原則
圖七:東京灣喜來登大飯店賓館入口水景
圖八:芝加哥標準石油大廈旁水景
此處的“下”與“上”是一種相對的關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設計的水景盡可能與自然中的萬有引力相符合(如圖七),不要設計太多的大噴泉(如圖八),他們大多是向上噴的,是需要能量來支持它們抵消重力影響的,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因此,在現(xiàn)實中我們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盡可能少的能量來形成盡可能美的景觀。這是需要考驗設計師創(chuàng)新能力的。
2.4 宜“虛”不宜“實”原則
圖九:加州情景雕塑園中水景
圖十:在缺水地區(qū)用石塊營造的水景
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qū),虛的水景(如圖九)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此處的虛的水景是相對于實際水體而言的,它是一種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園要素如石塊、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體的形狀而成的(如圖十)。這樣的水景對于嚴重缺水地區(qū)水景的營建具有特殊的意義,同時這樣的水景更易于帶給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體驗。這也許是真實水景所無法比擬的,因為真實的水景往往只能帶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滿足、一種很膚淺的體驗。
2.5 關注野草之美,反對草坪熱
圖十一:浙江臺州黃巖永寧公園中野草之美
圖十二:中山岐江公園中野草之美
前幾年全國各地興起了一股興建大草坪的熱潮,不管是身處海南,還是位于大連,你都能感受到這股熱潮的猛烈侵襲。到處是讓游人止步的大草坪,到處是被踐踏的一片狼藉的大草坪,到處是需要園林工人經常澆灌、修剪的大草坪,結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但是對于人們所真正需求的環(huán)境卻并沒有多大的改觀。正因為這股浪潮,加速了具有地域特征、生命力強的野草的消亡;正因為這股浪潮,加速了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正因為這股浪潮,最后終于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野草的美麗(如圖十一、十二)。因此,對于水資源缺乏的地區(qū),更應該重視鄉(xiāng)土草的應用。
三、結語
水資源日益缺乏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因此,對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營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們每一個景觀設計師的責任,正如約翰•O•西蒙茲先生所言:“我們可以說,景觀設計師的終生目標和工作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qū)、城市以及他們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諧共處
二、求園林方面論文一篇6000字左右
《淺談園林設計中如何體現(xiàn)藝術》摘要:園林建設是現(xiàn)代化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功能表達,同時也具有深層次的藝術性。園林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國園林與藝術文化關系密切,具有我國傳統(tǒng)文化天人合一的特點,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蘊,園林意境因藝術而生。文章分析了當前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對園林設計的藝術體現(xiàn)進行探討。關鍵詞:園林設計;藝術體現(xiàn);存在問題 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和工業(yè)的發(fā)展,城市與人口高度密集化越來越高,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活環(huán)境受到了嚴重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人類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環(huán)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們迫在眉睫的問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園林景觀設計學的應運而生。園林景觀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構造一個供人們觀賞、游憩、居住的美的環(huán)境,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影響著現(xiàn)在的、氣候狀況、生活環(huán)境以致整個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可以說園林的規(guī)劃設計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1 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高速發(fā)展,同時受到行政管理的非理性干預、對古典園林手法現(xiàn)代詮釋能力的缺乏、設計時不合理的限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等因素的影響,園林設計中的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當前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實踐中存在著以下問題。第一,規(guī)劃設計考慮片面,缺乏地方歷史文化特色。我國城市園林綠地多設有一定面積的水景,如噴泉、瀑布、人工湖等,這些人工水景一般都獨立于城市天然水系之外,依靠城市自來水系統(tǒng)維持,利用后多直接排于下水道,而沒有用于綠地澆灌或補充到城市水系。而且水景設計中水渠底部和兩岸大多采用硬質鋪裝,致使水生植物難以生長,水質保持難度增加,為了保持景觀必須經常換水。這樣不僅需要人力物力,提高了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我國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作品越來越趨于雷同,模仿之風盛行,無法持續(xù)貫徹,本土文化特色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fā)展。第二,規(guī)劃理念與方案缺乏連貫性,設計理念空洞,膚淺而花哨,設計的理念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實反映。方案停留在平面階段,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功能。規(guī)劃設計名品精品意識太強,對人性的關懷不夠,以人為本的意識不強,不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貫徹,不能滿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第三,植物的配置不當。沒有很好的立足于基地本體,基地生態(tài)的觀點、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均等未能與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實踐實際結合,例如將不是喜蔭耐蔭的植物安排在地下停車場等高度蔭蔽的場所,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給人一種破敗凄涼之感,對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造成不應有的破壞。最后,園林景觀單一。許多設計者沒有考慮到植物有各種觀賞價值之外,還具有明顯的四季變化,單一品種的設計已不能滿足景觀的需求。2 通過園林的各個元素,體現(xiàn)園林的藝術性園林的結構主要由樹木、山水和建筑三項要素所構成。而且三個要素里有機的組合狀態(tài),構成完整的缺一不可的空間藝術境界。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創(chuàng)造出景色如畫,環(huán)境舒適,健康文明的休息環(huán)境,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園林建設與藝術相互完美地結合起來。園林是一種立體空間的綜合藝術品,是通過人工構筑手段加以組合的具有樹木、山水、建筑結構和多種功能的空問藝術實體。園林不僅是一種單純的物質環(huán)境,更是一種藝術形象。園林藝術是對環(huán)境加以藝術處理的理論與技巧,它是融匯多種藝術于一體的綜合藝術。我國園林歷史悠久,它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珍寶,造園藝術更是源遠流長。通常情況下,園林景觀的優(yōu)劣與否,除部分受制于天時地利外,更多地取決于造園的設計者是否匠心獨運,是否能巧妙地運用地域和環(huán)境上的特點,融自身的審美觀念于其中,自樹一幟,而園林的藝術性在設計中就顯得尤為重要。2.1 空間布局的藝術性設計師在進行空間布局時要注意園林空間融合,動靜的分區(qū),對空間進行靈活的應用,保證其布局的合理性和美觀性。園林構圖要遵循一定的藝術美的原則,講求美的形式,使園林風景在對比與微差、節(jié)奏與韻律、均衡與穩(wěn)定、比例與尺度及比擬與聯(lián)想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趨于完美。這是園林設計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園林的空間布局是園林規(guī)劃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它根據計劃確定所建園林的性質、主題、內容等,并結合選定園址的具體情況,進行總體的立意構思,對構成園林的各種重要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安排,確定它們的位置和相互之間的關系。2.2 園林綠化植物的藝術性園林藝術中的植物造景起著美化和豐富空間的作用,園林中許多景觀的形成都與花木有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針對實際情況,不同的園林形式決定了不同的環(huán)境主題。例如節(jié)日廣場或者公園,就是歡快,喜慶的氣氛,在色彩上大多以暖色調為主,而烈士陵園則就應該莊嚴肅穆,色調以冷色調為主。2.3 鋪裝材料的藝術性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園林鋪裝的表現(xiàn)材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風格各具特色。園林鋪裝一般作為空間的背景,很少成為主景,它以多種多樣的形態(tài)、紋樣來襯托和美化環(huán)境,以增加園林的景色。其色彩通常以中性色彩為主,以少量偏暖或偏冷的色彩做裝飾性紋樣,做到穩(wěn)定而不沉悶,鮮明而不俗氣。鋪地的色彩要與園林空間的氣氛相協(xié)調,紋樣因場所的不同也各有變化。鋪裝的藝術美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材料質感上。根據空間、氛圍的不同,選擇或粗糙或光滑細致的材料。一般大空間的鋪裝要采用粗糙質感的,線條明顯厚實的材料,給人一種穩(wěn)重、沉著的感覺。另外粗糙的材料表面吸收光線,不暈眼。小空間選用光滑精細的材料較好,能給人輕巧、精致的感覺。2.4 園林小品的藝術性園林小品在現(xiàn)代園林中的應用日漸廣泛。它不僅是花壇、燈具、花架、座椅等設施,山石、噴泉、雕像等等,都用它們的語言溝通著觀賞者的心,盡力為人們提供服務,滿足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園林小品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它在園林中可觀可賞,又可組景,它起著分隔空間與聯(lián)系空間的作用,使步移景異的空間增添了變化和明確的標志。更重要的是,園林小品可以渲染氣氛,具備相對獨立的意境和一定的思想內涵,能產生很強的感染力。這是小品的核心與生命力所在。3 總結園林來源于生活,反過來又作用于生活。園林設計與藝術相互結合達到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那就是要創(chuàng)造出景色如畫,環(huán)境舒適,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藝術最重要的永恒原則之一就是科學性,園林藝術也是如此,都在試圖表現(xiàn)根源上的自然規(guī)律。在當今社會,園林設計對于城市環(huán)境建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園林綠化不但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效地防治或減輕環(huán)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時又有將文化、藝術、教育和游息結合為一體的經濟價值。園林設計與藝術的結合形成園林的特有的藝術價值,其客觀作用在于調節(jié)、改善、豐富和發(fā)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園林設計是歷史賦予的重任,同時也是時代進步的要求。作為園林設計工作者的一份子,我們更應該要把握傳統(tǒng)園林的精髓,結合現(xiàn)代園林設計的理念,再次創(chuàng)造現(xiàn)代園林的輝煌。參考文獻[1]曾艷.園林設計中如何體現(xiàn)藝術性[J].藝術傳媒,2009,(08).[2]楊潔瓊.園林設計中的藝術體現(xiàn)淺析[J].華章,2010,(23).[3]曾琬婕.園林設計與藝術的結合[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12).[4]王請.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0,(26).[5]盧上瓦,韋茂波.園林設計中各元素的特色之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17).
謝謝轉載引用本文! 轉載時如有可能請保留以下鏈接, 作者將表示感謝!
本論文由華人論文網提供: http://www.essaydata.com/essays/544.html
三、景觀設計的論文研究方向怎么寫八個字
景觀設計的論文研究方向怎么寫八個字,景觀設計的發(fā)展方向,園林景觀建設,呈現(xiàn)現(xiàn)代園林的活力及生機,是設計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一個重要理念。而國家有關部門則應大力支持現(xiàn)代園林景觀建設,結合氣候特征、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自然風貌等差異,創(chuàng)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環(huán)境。
1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的發(fā)展現(xiàn)狀
我國現(xiàn)代園林景觀建設的時間并不長,通過了幾十年的創(chuàng)新推廣以及園林設計者的努力后,才取得了飛速發(fā)展,特別是在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設計方面,已經逐漸向世界先進水平靠攏。
(1)富有個性化特色的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作品的出現(xiàn)。我國部分城市為了實現(xiàn)城市設計的整體要求,結合世界,通過科學的景觀設計,反映整個城市的歷史內涵及文化底蘊,進一步健全現(xiàn)代園林綠地系統(tǒng),并創(chuàng)造出質量高、環(huán)境好、指標先進的園林綠化作品、游樂設施以及景觀雕塑等。此外,在園林系統(tǒng)綠地的規(guī)劃方面,已經逐漸形成帶狀綠地、塊狀綠地以及混合型綠地等空間布局模式,從而全面展示該城市的鄉(xiāng)土風情,并逐漸提高該城市的品味[1]。
(2)現(xiàn)代園林設計已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相結合。我國部分城市非常注重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的發(fā)展原則,合理進行園林景觀規(guī)劃,以此確保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的均衡發(fā)展。
(3)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較為盲目。中國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迅猛發(fā)展,使得園林景觀設計的抄襲問題及盲目跟風問題日益嚴重,已有的園林景觀建筑無法滿足公眾對于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實際欣賞要求。加之園林景觀建筑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建筑企業(yè)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盲目復制已存的園林景觀,并未結合該地實際情況進行園林景觀規(guī)劃。這在增加園林景觀建設費用的同時,還降低了該園林景觀建筑的實際效用[2]。
2我國園林景觀設計的發(fā)展方向
2.1堅持生態(tài)化發(fā)展原則
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設計規(guī)劃切不可隨意改變該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應結合該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科學化改造。中國在發(fā)展過程中,遵循的的是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原則,這也就要求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要堅持生態(tài)化發(fā)展的基本原則。即園林景觀建筑在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還要實現(xiàn)社會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平衡。筆者建議從下述三個方面入手,高度關注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生態(tài)化設計。
(1)硬質景觀應注重質量設計。
(2)充分運用成熟的新材料及新技術,運用先進的性思想及新觀念,進行生態(tài)景觀設計。
(3)注重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園林景觀的結合。
2.2注重園林景觀的多樣化設計
人們對于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獨特性及差異性要求正逐漸提高。這就要求在今后的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堅持多樣化設計發(fā)展原則,在凸顯自身特色的同時,還應注重設計的多元化。
2.3注重豎向設計
在合理平面規(guī)劃的同時,還應強調豎向設計。因為現(xiàn)代園林景觀既要有文化內涵、藝術感,還要有詩情畫意。高品位的園林景觀建筑,能夠陶冶青少年的情操,讓人們在上班期間放松心情,還能夠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生活。所以,筆者建議加強園林景觀的豎向設計。且豎向設計還能夠滿足人和園林環(huán)境的情境交融,實現(xiàn)園林建筑和環(huán)境的整體協(xié)調。此外,在豎向設計的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到居住區(qū)的規(guī)模大小和設計布局模式等,全面提高現(xiàn)代園林景觀的品質,將豎向設計與其他園林要素相結合,加強造景效果,滿足文化內涵及實用功能的實際需求,并豐富娛樂活動等。
2.4注重地域性設計特點
在設計園林景觀的過程中,首先應滿足園林景觀的基本要求,然后融合該地地域特色,創(chuàng)造出獨特、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現(xiàn)代園林景觀建筑。我國各個地區(qū)均有自身的地域特征,每個地方的現(xiàn)代園林景觀應充滿地域風格,并有所創(chuàng)新,還要充分利用該地資源,降低物力成本及人力成本。
3結語
通過對中國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分析研究,筆者建議在對現(xiàn)代園林景觀進行設計規(guī)劃的過程中,應結合用戶具體使用情況,在滿足用戶舒適度要求的基礎上,還結合當地地形地貌及風土風情,采取新理念及新技術,加強園林景觀的現(xiàn)代化建設。
四、園藝設計的論文怎么寫呢?
當代城市設計中的水景設計原則
摘 要: 通過大量的水景設計案例,從多個角度論述了水景設計形態(tài)和理念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總結出當代城市設計中的水景設計的4大原則,并著重強調了水景設計在城市設計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 水景,設計,原則
人們常說:“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吧剿孕蚊牡馈备f明了山水之間的關系。“山因水活,水隨山轉,有靜有動,山色水景,宛若內界。”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在景觀中,水景是最有魅力的,當代城市設計做好水的文章尤其重要[1]。
1 宜“活”不宜“死”的原則
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生機,而可以流動的活水可以帶給城市靈氣與活力。如果將城市水系比喻為城市的血脈,那么流動的城市水系就是保證城市血液流動的基本條件,城市血脈流動和更新又是保證城市肌體健康的前提。
成都市“活水公園”就是通過取自府南河的水依次流經厭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池、曝氧池、植物塘、植物床、養(yǎng)魚塘等凈化系統(tǒng),無形的水經過有形的池,或涓涓細流,或激情跌宕,變換出多姿多彩,并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向人們演示了水在自然界由“濁”變“清”,由“死”變“活”的生命過程,故取名為“活水”。
廣東省英德市月桂湖片區(qū)以山體、水體、街道作為城市建筑綠色通道和景觀走廊,塑造自然景觀與人工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相映增輝的城市人居環(huán)境。應融城市于山水田園之間,田路交錯、依江帶湖、城景交融的多樣和諧的城市人居環(huán)境格局。21世紀人居環(huán)境的特點是:綠色環(huán)保,低耗節(jié)能,物種多樣,天人合一。建設月桂湖,規(guī)劃理念就是實現(xiàn)“園中城”的全新藍圖。本區(qū)自然地貌上有多處山頭,分別是金子山、蓮花山、雞心墩和位于中湖與下湖間的兔形山等,這些山頭與月桂湖形成山環(huán)水饒之勢。
月桂湖位于英洲大道北端,金子山腳下,是全市最大的一座人工湖,總面積35公頃(525畝),水面繞兔形山形成一個整體圓形,即象一輪滿月,又與東西水系共同構成“二龍戲珠”的巨大圖形。按照地形,月桂湖分上、中、下湖,其中上湖在蓮花山北,水面標高42m,中湖和下湖則在蓮花山西側,是圓形湖面的主體。月桂湖蓄積的湖水達52萬t,對本區(qū)氣候調節(jié)、涵養(yǎng)水源、滿足植物生長,維系環(huán)湖水系的運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沿月桂湖周邊再配置有15公頃的綠地,共同組成一座水景公園。
所謂三疊泉系指引水調控樞紐工程,從水庫引來的水在這里形成3個不同高度的疊水注入月桂湖中,故名三疊泉。三疊泉作為英德市的引水樞紐工程,由中泉、東泉和西泉組成,是全城水系水位最高的人造湖和高位供水源。藍月亮是三疊泉的拱頂部分,位于月桂湖的下湖與上湖之間。自長湖水庫引水入市,儲于三疊泉的頂部水池中,再由此分別注入上、中、下湖,成為全市環(huán)城水系的源頭,源源不斷地供環(huán)城水系的損耗和流動。因此,三疊泉是環(huán)城水系工程的樞紐和標志。環(huán)城水系源自長湖水庫,經人工干渠引至三疊泉后,通過設備調控分別注入不同高程的上、中、下湖中,推動環(huán)城水系東、西、中3條水系的流動和更新。如果說,環(huán)城水系是英德肌體的血管,那么,三疊泉就是推動血液流動的心臟。
2 宜“彎”不宜“直”的原則
風水最忌水流直瀉僵硬,強調水流應曲曲有情。風水理論認為,水有八美:一眷,去而回顧;二戀,深聚留戀;三回,回環(huán)區(qū)引;四環(huán),繞抱有情;五交,兩水交匯;六鎖,灣區(qū)緊密;七織,之玄如織;八結,眾水會潴。水有八丑:一穿,穿胸破膛;二割,割脈割腳;三牽,天心直出,牽動土牛;四射,小水直來,開如箭射;五反,形如反弓;六直,來去無情;七斜,斜飛而去;八沖,大水沖來。水的八美和八丑主要水形的角度論證了水曲之美[2]。其追求曲折,主要是為了避免煞氣,因為風水認為吉氣沿著曲折蜿蜒的路徑行進與蓄積,而煞氣則沿著直線穿流。河道蜿蜒性的保護和修復對于水曲之美的形成至關重要。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氣、靈氣。
河流的自然性、多樣性彎曲是河流的本性,所以設計水體時,要隨彎就彎,不要裁彎取直。河流縱向的蜿蜒性,形成了急流與緩流相間;深潭與淺灘交錯;天然河道沒有一條是筆直的,如果修建一條筆直、而且等寬的河道,它勢必等速,等速的河道里水生動植物難以生長。將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線或折線型的人工河流,切斷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lián)系通道,改變深潭、淺灘交錯的形勢,急流、緩流相間的格局消失,導致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不同程度的退化,從而使河流生態(tài)資源、自然景觀等多方面功能的喪失。
盡量避免直線段太長,能彎則彎,用蜿蜒、蛇形、折線等代替直線;在河道轉彎時,也不要用一個半徑去完成轉彎,盡量多一些變化,甚至弧線、折線共用,這樣做不但有其美學價值,而且在水文學和生態(tài)學方面有其獨特的功能。依據研究分析,河流大幅度的彎曲為500m間隔,小幅度擺動不超過100m。
由于河流形態(tài)異質性形成了在流速、流量、水深、水溫、水質、水文變化,造就了豐富的生物群落,促進生物多樣性。河流蜿蜒、地形起伏,降低河岸,人們可以聆聽水聲和接觸水體,增加親水性。
3 水體多樣性的原則
蘇軾說:“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彼?若藏于地下則含而不露,若噴涌而上則清而為泉;少則叮咚作樂,多則奔騰豪壯。水處天地之間,或動或靜;動則為澗、為溪、為江河;靜則為池、為潭、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顯各異風采;經沙土則滲流,碰巖石則濺花;遭斷崖則下垂為瀑,遇高山則繞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細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水之能潛、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適境而生,適境而居。
現(xiàn)代城市設計中水的設計可以充分利用水的隨物賦性形的特性,做好水的文章。創(chuàng)造出如溪流、噴泉、瀉流、涌泉、疊水、水梯、水濤、水墻等豐富多樣的水體景觀。江漢大學2008年校園綠化方案將校園東側三角湖的湖水引入校區(qū)當中,構建湖、河、潭、瀑、溪、等多種水體景觀,聯(lián)通水系變死水為活水。
首先在校園西側未名山踏步東側修建一地下集水井,通過管道與校河聯(lián)通。將山上的問天池岸擴寬,使之近岸一至兩米以內水深不超過0.5m。同時通過修整湖岸線,湖邊增設親水平臺,讓師生共享山間親水之樂。問天池東側原上山踏步處中間建設一平臺,臺下為抽水泵房,抽取問天池水,自平臺泄下東側開挖的一個小水潭,形成瀑布,潭邊設溢水口連接集水井,使校河水與問天遲形成完整的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
現(xiàn)代城市設計中,公共空間內水的設計則偏重布局和氣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利用現(xiàn)代化的造園手法,在天然水面的基礎上用人工雕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勢;或依園林建設的需要,建成規(guī)則式的噴泉、壁泉,模擬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聲、光、電進行控制,豪華壯觀,給人一種心曠神怡,心潮澎湃的感覺,如成都天府廣場的水體設計。作為城市中心的天府廣場,在景觀設計上,“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元素。這也是一套以“水”為主的廣場一個太極云圖(八卦圖)中部曲線將廣場自然分為兩部分,東廣場依然是一個下沉式廣場,西廣場則是一個噴泉景觀,中間則是太陽神鳥圖案。東、西廣場都將以太極魚眼的雕塑作為核心,西廣場的水景中,其太極魚眼還將承擔噴泉功能,在碧波蕩漾的水池中央,藍色的魚眼分為三層,層層噴射出白色水柱。在地上挖出來的一道水渠,一頭靠近護城河,另一頭連著樹墻,是一道獨立的水域,蜿蜒曲回,婀娜多姿?!昂玫膹V場要留得住人?!编l(xiāng)字水景,正是為了留人的設計。水深不超過50cm,不但為了安全,同時也能滿足市民親水的渴望。在設計時更多考慮自然景觀與硬質廣場周邊建筑的銜接。沒有欄桿,兩側怪石嶙峋,運用碎拼石塊銜接草坪再到卵石駁岸的過渡處理,小緩坡上種著仿自然生態(tài)的羅漢松、海棠、紅葉石楠、金葉過路黃等,河流景觀更為宜人自然。千姿百態(tài)的水在天府廣場組成極具靈性的世界,有水池、有瀑布、有河渠、還有噴泉、噴霧;廣場北側,由2個噴泉水池共同構成,噴泉將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形成大鵬展翅、孔雀開屏、彩虹等多種水景,水池中的染色燈將給水景涂上七彩顏色。東魚眼雕塑位于下沉廣場之中,全高17.5m,有2層直徑12m的圓盤,上面的巨龍近40m長,代表黃河文化龍。雕塑之上同樣有噴泉景觀,形成水簾效果。云形水瀑位于下沉廣場北面與南面,依照九寨、黃龍的水景設計,流水將沿著梯田般的層層水池流向下沉廣場。
廣場聲光霧設施多種多樣,四周分布著2000余盞太陽地紋燈、各式音響、32盞直射100m高空的搖頭燈、4組空中玫瑰燈以及18組可在30s內籠罩整個廣場的噴霧器。
4 虛實結合的原則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本褪钦f,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水善利用萬物而不與之相爭。它甘心處在人不愿呆的低洼之地,很相似于道?!皾岫o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睖喫o下來慢慢就會變清,安靜的東西積累深厚會動起來而產生變化。水中有哲理,水中有道意,水中有禪味[3]。
日本園林中,神僧們運用非常單純的材料、極為簡練的手法,營建禪寺園林:一種觀照式的庭園,表現(xiàn)廣大無垠的自然世界和內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讓人們通過靜坐、觀照和內省,達到對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庭園推向純凈、抽象的極致。枯山水,顧名思義,庭園內不用水,表現(xiàn)的山水是干枯的。它以各種形態(tài)的天然塊石代表山巖、島嶼,地上鋪設白砂(一種從河灘中采來的石英砂),砂面上耙出水波紋的圖形,以象征江河湖海。通過塊石的排列組合,白砂的鋪襯,形成山峰、島嶼、澗谷、溪流、湖海、瀑布等多種山水景觀。園中有時也點綴一些常綠的樹木和灌木花卉,或苔蘚、薇蕨(微小的蕨類),或者根本沒有花木。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線,猶如萬重波瀾,石塊根部的砂石耙成環(huán)形,似驚濤拍岸它以具象的手法,表現(xiàn)無水的山水、溪流和小橋,很直觀地反映大自然的動感和情趣。而另一類純凈達到極致的枯山水庭園,僅采用塊石和石英砂,既無動態(tài)的水面,也不種植樹木、花卉。它摒棄了水的盈竭、樹木的枯榮和花卉四時色相的變化,幾乎排除了一切生命和運動,表現(xiàn)出對自然美執(zhí)著的追求。日本枯山水庭園能夠在極小的范圍內,運用極少的造園要素,幻化為高山大壑,萬頃海洋的壯闊景觀,把中國園林對大自然寫意化的縮移、模擬的創(chuàng)作方法,發(fā)展到了極致,也抽象到了極致。它貌似簡單而意境深遠,耐人尋味,能于無形之虛處,得山水之真趣。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qū),虛的水景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4]。此處的虛的水景是相對于實際水體而言的,它是一種意向性的水景,可用借鑒日本園林中枯山水庭園的做法,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園要素如石塊、沙粒、野草等仿照自然水體的形狀進行造景。虛的水景類似與中國畫中的留白,在景觀效果上形成“無畫處皆有妙境”的意境;充分利用水蘊涵的豐富深刻的哲學意味和禪意,使虛的水景與實的水景相結合,虛實相生,動靜結合,激起人們無限的想像和遐思。同時又可以達到節(jié)約水資源,減少維護成本的目的[5]。
5 結 語
水景的規(guī)劃與建設工作,必須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與時俱進,把握和處理好水景資源開發(fā)與資源節(jié)約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本著科學、嚴謹、務實的精神,因地制宜,注重水景資源的保護和利用[4]。只有因地制宜,根據城市的實際情形,建造出一個自身功能完善的水系工程,我們的城市建設才能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先軍.淺析現(xiàn)代水景設計[J].建筑時報,2005,(12).
[2] 俞孔堅.再論風水景觀及其含義[J].景觀中國,2004,(4).
[3] 唐 劍.淺談現(xiàn)代城市濱水景觀設計的一些理念[J].中國園林,2002,(4):33-38.
[4] 藏 泓.中小城市建設生態(tài)園林城市的對策[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6).
[5] 嚴 濤.住宅景觀設計:水景的四大價值構成[J].景觀中國,2008,(3).
以上就是關于文創(chuàng)園景觀設計案例論文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電子版(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電子書)
文創(chuàng)盈利模式(文創(chuàng)盈利模式數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