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安徽校園景觀設計方案案例(安徽校園景觀設計方案案例分享)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安徽校園景觀設計方案案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觀設計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校園的綠化應該如何布置體現校園文化?
1、定期開展“校園文化”主題班會。
校園文化是需要宣傳的,定期開展“校園文化”主題班會,是一種營造良好校園文化的好方法。在班會上,學生能和老師、同學互動,直觀地了解校園文化。
2、保持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倡導學生愛護環(huán)境。
想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很重要。如果學校環(huán)境很差,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在學校的感受都不好。因此,學??梢园才糯驋咝@,也可以安排學生打掃校園,這樣學生能體會到勞動的重要性。
3、定期開展和校園文化有關的活動。
學??梢远ㄆ陂_展和文化相關的活動,比如舉報校園文化相關的藝術節(jié)。在這些活動上,學生能了解到校園文化,也能產生歸屬感。家長、老師參與這些活動,也能了解學校的校園文化。因此,定期開展和校園文化有關的活動很有必要,這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4、宣傳欄等地方宣傳校園文化,播放校園文化宣傳片。
學校可以在宣傳欄等地方宣傳校園文化,學生、老師或進入校園的其他人,看到宣傳欄也能了解到學校的校園文化。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校園文化宣傳片,這樣學生也能了解校園文化。
二、校園文化設計方案
校園文化設計方案 (一)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及縣教體局關于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要求,加強我校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文精神培養(yǎng)為核心,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的領域,規(guī)范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我校校園文化朝著政治化、正規(guī)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方向發(fā)展。
二、目標任務
遵循“整體規(guī)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huán)境美、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競爭、合作、求是、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爭取校園設施出精品、文化活動出成果、制度建設有特色,使校園文化成為教育、激勵全校師生和促進素質教育開展的有效載體,使育人環(huán)境得到全面優(yōu)化。
三、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由環(huán)境文化、班級文化、辦公文化、專用房及場所文化、文化標牌等組成。本著“追求高品味,著眼實用性,科學規(guī)范,合理高效”的原則,搞好校園綠化、美化,適當設置具備育人功能的景點,做到點面結合,使校園成為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育人場所。
1、美化校園環(huán)境
我們追求以綠為主色調,花開四季的效果。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表明我們追求的是大面小學可持續(xù)發(fā)展,花草樹木的布局錯落有致,疏密相間,暗含著:孩子就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個體是有差異的,我們將充分尊重這種差異,讓孩子盡可能的和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
2、創(chuàng)設學校形象標識
廣泛征集意見,進一步完善、統一學校各種形象標識,規(guī)范使用?;?、胸卡、校牌,制作、美化各類指示牌,創(chuàng)建標志性雕塑,創(chuàng)辦校報,以充分展示學校辦學思想和人文特色。
3、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
“讓每一面墻說話”是我們對校園文化墻的構思源點。我們本著“高品位、兒童化”的原則,對學校的墻壁進行文化著裝。在內容上,我們將學校的管理制度和師生的作品結合,把代表中國燦爛古代文化的唐詩、宋詞、名言等和代表現帶文化發(fā)展的科技知識、天文、地理知識等相結合。形式上力求在學生必經的地方,進行全面鋪展,點面結合。讓每一面墻所說的話,和它的外在形式和諧統一
4、班級文化
教室的布置要兼顧共性與個性,各班師生可根據各自的特點創(chuàng)設不同的風格與追求,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牌展示班風、學風、教風等隱性文化,通過黑板報、園地、墻報進行文化交流,讓教室成為學生表現自我,優(yōu)化個性的場所。
5、辦公文化
辦公文化是指教職工辦公室布局設置體現的環(huán)境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學校規(guī)劃建設寫字間式和圓桌式兩種辦公環(huán)境,利于教師個體和集體備課。為每名教師制作自己設計的語錄牌。
四、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同時又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并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上。
1、校風建設:校風建設實際上就是校園精神的塑造,校風作為構成教育環(huán)境的獨特的因素,體現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在校風體現形式上,校風主要表現師生的精神風貌、文化氛圍育人氛圍。好的校風具有深刻“強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環(huán)境氣氛要求的心理和行為時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使每一位校園人的集體感受日趨鞏固和擴展,形成集體成員心理特性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tài);好的校風具有對學校成員內在動力的激發(fā)作用,催人奮進;好的校風對學校成員的心理發(fā)展具有保護作用,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干擾。
2、教風建設。教風是教師在長期教育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教育教學的特點、作風和風格,是教師道德品質、文化知識水平、教育理論、技能等素質的綜合表現。我們以“四聚焦”“四不準”“四必須”“六個一”為準繩,對大面小學教師進行“分層管理”。讓不同階段的老師在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發(fā)展的突破口,學校為他們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讓新教師快速入格,讓青年教師迅速形成教育風格,讓中老年教師在教學上推陳出新,大膽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位教師都能有所發(fā)展,從而形成大面小學實事求是、團結協作、高效嚴謹、開拓進取的教風,推動大面小學教學管理教學質量的和諧發(fā)展,穩(wěn)步攀升。
3、學風建設。學風是指學生集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治學態(tài)度和方法,是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我們擬定從學校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學生的文明禮儀為突破口,率先創(chuàng)造出洛西小學“整潔的校園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學生禮儀”,并以次為起點,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行為等進行優(yōu)質訓練,努力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和諧的人。
五、具體措施方案。
大院:
看墻前:雕塑(一塊)主題騰飛
噴繪(一塊)主題辦學理念
看墻前面:噴繪主題黨的教育方針
看墻后面:噴繪主題“梨園盛開”賦方官城贊美詩
東西兩側墻壁:繪畫主題洛陽家鄉(xiāng)特產及人文風情
東西兩側南墻:噴繪主題依法治教
東西兩側北墻:噴繪主題安全提示
教室:
教室外墻:噴繪條幅16塊(高2米,寬0.5米)
圖書室:
寫真8塊主題名人名言
辦公室:
寫真板30塊各種規(guī)章制度
其他:
寫真1塊主題洛西學校教師風采
寫真6塊主題學校安全教育、德育教育
校園綠化:后院花池栽花50棵
校園文化設計方案 (二)
為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文件精神,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提高文化品位,豐富辦學內涵,提升人文素質,滋養(yǎng)學生心靈,促進教師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園文化建設理念
整合校園文化精華,構建健康和諧文化氛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充實校園生活內涵,提高學校的辦學品位,推進素質教育深入發(fā)展。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背景
1.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其終極目標就在于創(chuàng)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優(yōu)美的物質環(huán)境所施加給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感染、熏陶而實現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悅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現了學校內涵發(fā)展的精神底蘊。
2.我校是邯鄲市一所騰飛發(fā)展中的窗口學校,有30余年的辦學歷史,曾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涌現出一大批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學校曾被評為“全國愛國教育讀書先進單位”、“省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省素質教育先進學?!薄笆芯裎拿鳂吮鴨挝弧钡人氖囗椣冗M集體,有較高的社會信譽和較好的群眾基礎;已基本形成嚴謹的教風、勤奮的學風、樸實的校風,鑄造了“追求卓越,爭創(chuàng)一流,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校園文化精神。這是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歷史根基和現實基礎。
三、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學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開拓型的觀念文化。
具體說來就是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培養(yǎng)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以形成學校的精神文化;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形成學校的行為文化;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形成學校的特有的物質文化;通過修訂、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形成學校的制度文化。
四、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與實施
(一)環(huán)境文化建設:校園的環(huán)境文化是指校園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校園規(guī)劃格局以及校園建筑、綠化、和文化傳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環(huán)境。校園的環(huán)境文化必須處處洋溢濃厚的育人氛圍。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給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曠神怡,大腦更聰慧,思維更敏銳,行為更文明,激發(fā)人的上進心和求知欲。人們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審美觀點來設計校園,這種“人化”了的校園物質文化反映了人們的種種思想觀念;同時,校園環(huán)境將對作為這種環(huán)境審美者的師生產生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要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的意義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
1.加強?;?、校訓的意義的宣傳,充分發(fā)揮校徽、校訓的凝聚作用;校園內的座右銘、格言等名言警句要言簡意賅,同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
2.懸掛室內外標語、建立文化墻;增設校園內各種提示牌(安全、節(jié)水、衛(wèi)生、愛護花草等),處處提示、警醒學生。
3.確保閱覽室、圖書室、教育教學成果展室的定期開放。
4.增設校園文明事跡欄、作品成果展示欄、教學與研究宣傳欄、團隊宣傳欄、身心健康宣傳欄、信息廣告欄;及時更新已有的閱報欄、光榮榜、思想政治宣傳欄、校務公開宣傳欄等。
5.校園內電線、電話線等各種管線統一規(guī)劃,合理鋪設,確保安全美觀。
6.校園干凈、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衛(wèi)生死角;( )教室窗明幾凈,布置典雅,給人賞心悅目之感。
完善校園綠化地帶,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校園布局合理,功能分區(qū)明確,建筑物協調和諧;校園環(huán)境寧靜優(yōu)美,樹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潔。使師生員工沉浸在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之中,呼吸清新高雅的文化氣息,達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二)精神文化建設:校園文化不僅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關注的是能包納其內涵與實質的精神領域。校園精神文化的基礎是校園人的心理層面,其內容是校園成員的思想觀念和素養(yǎng),而表現形式則是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產品。
1.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項目有:讀書會、書友會;記者站、廣播站、文學社;籃球隊、田徑隊、乒乓球隊、象棋、圍棋隊;合唱團、舞蹈隊;“知心小屋”等。
2.以教師為主體的校園文化活動項目有:“新老互帶”聯誼會,青年讀書會,教研沙龍,教師論壇(教學觀摩課、教師基本功大賽等),教學反思會,教學開放周、課件評比,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健身協會(太極拳、瑜伽、乒乓球等);工會活動室,教工之家等。
3.以展示為主體的特色文化活動項目:科藝節(jié)、體育節(jié)、(運動會等體育項目的比賽)、各類競賽等文化展示活動,倡導學生參加,使廣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fā)展……
4.以展示校園文化成果的項目:??亲罹哂形幕卣鞯男@文化,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濃縮的文化精品。繼續(xù)辦好??肚嗨{雅韻》,并要辦出特色,辦出品牌欄目。根據它易保存和傳閱的特點,讓其使用價值能夠跨越時空,充分發(fā)揮其強大的輻射能力。
(三)制度文化建設:校園內嚴謹規(guī)范的秩序、師生們積極向上的情緒,深深體會到科學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園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運行的潤滑劑,其潛在的功能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學校必須建立一個凸現本校優(yōu)勢,體現校本意識,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規(guī)范、高效、完整的組織管理系統和制度,構建學校特色制度文化。
我們已經實行了《崗位責任制》、《全員聘任制》、《校務公開制》、《愛護公物制度》、《環(huán)境衛(wèi)生“值周班”制度》及《課堂教學管理細則》、《違反課堂教學管理細則處理辦法》、《教師年終量化考核實施方案》、《教師考核獎勵辦法》等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完善學生自主管理制度。繼續(xù)整理完善規(guī)章制度,制定運作程序,匯編成冊,理順層次、撤汰冗員、規(guī)范程序、行而有據,形成依法辦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運行機制。
(四)行為文化建設:校園行為文化建設目標是整合他律,強化自律。校園行為文化,主要通過師生的活動形態(tài)表現出來,是學校日常生活中人們最經常、最直接感受和表達的校園文化形態(tài)。校園行為文化包括校園內人們的日常言行和開展的各種娛樂性、學術性活動。它構成了校園制度文化的重要管理內容。對于行為文化的設計,以體現民主管理,倡導師生自勉自律,以達到全校師生員工共建校園行為文化,共造校風,共守校規(guī)的目的。
五、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步驟
1、初步形成階段: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全面組織實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宣傳發(fā)動、分析校情、制定規(guī)劃,初步形成特色項目,修訂、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側重于環(huán)境文化建設、師生行為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的強化。)
2、逐步完善階段: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整合校園文化資源,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系列。(側重于精神文化建設,形成良好校風、教風、學風。)
3、總結提高階段: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常規(guī)。把學校建設成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學習氛圍濃厚、內部管理民主高效、教學質量一流、師生行為規(guī)范、文化底蘊豐富、人民滿意的學校。
文化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起著獨特的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xù)。而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代表一種風氣,體現一種和諧,孕育著一種教育力量。因為人一定要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而人又一定會被環(huán)境所創(chuàng)造。干凈、整潔、優(yōu)雅的校園孕育的是團結、民主、和諧,學生展現的是積極、自信、勇敢。通過具體的校園文化建設,我校將展示的是一種積極建康、團結進取、和諧的校園風貌。
校園文化設計方案 (三)
一、指導思想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文精神培養(yǎng)為核心,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領域,規(guī)范校園文化活動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我校校園文化朝著政治化、正規(guī)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方向發(fā)展。
二、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
遵循“整體規(guī)劃,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按照“校園建設營造整體美、綠色植物營造環(huán)境美、名人佳作營造藝術美、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的思路,使我校形成“競爭、合作、求是、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爭取校園設施出精品、文化活動出成果、制度建設有特色,使校園文化成為教育、激勵全校師生和促進素質教育開展的有效載體,使育人環(huán)境得到全面優(yōu)化,為創(chuàng)建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和實施“五個一”優(yōu)化升級工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具體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
(一)環(huán)境建設
1、綠化、美化工作
目標:把學校建成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恬靜雅致、自然優(yōu)美的校園。
工作任務:
①做好綠化、美化環(huán)境工作。校園綠化、美化,以實用、經濟、美觀為原則,以綠色植物造景為主,園林小品為輔,適當設置景點,做到點面結合,使校園成為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場所。
②加強對綠化工作的目標責任制管理。設專職綠化人員,定期對全?;ú荨淠?、綠籬進行修剪、養(yǎng)護。
2、工作學習環(huán)境:
目標:為師生員工創(chuàng)設一個整潔舒適、競爭合作、文明向上、創(chuàng)新進取、愉快學習、健康成長的工作學習環(huán)境。
工作任務:
①對教室、辦公室、功能教室、活動室內部設施進行全面的檢修或升級。
②規(guī)范室內物品放置,強化室內外衛(wèi)生要求,按照“分塊整頓,綜合治理”的原則,規(guī)范勞動時段,清除衛(wèi)生死角,做到窗明幾凈,空氣清新,保持各公共場所整潔,使室內外物品放置整齊,學習辦公用品擺放有序,張揚人文精神,濃郁學術氣息,營造“祥和、快樂、健康、幸?!钡墓ぷ鲗W習生活氛圍。
③開展“綠色教室”、“綠色辦公室、“圖書角”等評選活動。
④定期、不定期進行各種形式的檢查評比活動。
3、人文景觀建設:
目標:加強人本文化建設,體現“協調和諧、美觀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則。
工作任務:
①適當設置人文景觀。
②在學校設置體現公民道德規(guī)范、職業(yè)道德要求、素質教育實施、課程改革目標、人文精神培養(yǎng)、終身發(fā)展需要等內容要求的名人名言燈箱語錄牌和匾牌。
③修繕、增設宣傳櫥窗、黑板報、布告欄等。
(二)校風校紀:
l、干部風紀:
目標:堅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的原則,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科學管理,人格育人。
工作任務:
①嚴格工作紀律:建立考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
②規(guī)范工作行為:不斷修訂完善本單位、部門工作職責、辦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嚴格按工作規(guī)范辦事。
③繼續(xù)實施“領導干部素養(yǎng)提升工程”和黨風廉政建設活動。
④加強監(jiān)督檢查和考核、評比工作。
2、教師風紀:
目標:工作中做到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在全校范圍內逐步形成講責任、講質量、講師德、作表率的.良好教學工作氛圍和勤于思考、敏于學習、樂于奉獻、敢于創(chuàng)新、志存高遠、關注未來的良好風氣。
工作任務:
①建章立制,嚴格管理,規(guī)范教學行為。
②強化師德教風建設,進一步提高師德水平,樹立實驗中學教師的良好形象,做到典型引路,弘揚正氣,堅決抵制不正之風。
③搞好校本培訓,造就“理念領先、敬業(yè)愛生、一專多能、創(chuàng)新力強”的教師隊伍。
④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以科研為先導,以科研促管理,以科研提質量,以科研求發(fā)展。
⑤加強對教學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比。
3、學生風紀:
目標: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公共道德、維護公共秩序,珍惜學習時間、講究學習方法,杜絕遲到、早退、曠課和不規(guī)范行為,在學生中形成“輕松愉快學習、健康快樂成長”的良好氛圍。
工作任務:
①抓好公共道德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使兩操、路隊、自行車擺放、衛(wèi)生掃除、課外活動、文明用語等形成良好習慣,強化學生的公共秩序意識和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②教育學生自我評價的科學方法,讓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鍛造、自我約束、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健康成長。
③提高學習效率,增強獲得知識的趣味性和主動性,并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品質、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④加強對學生的“五愛”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國防教育、環(huán)保教育和科技教育,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關心集體、關心自然、關心他人、關心自己的良好習慣。
4、職工風紀:
目標: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為全校師生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后勤保障。
工作任務:
①開展優(yōu)質服務活動:服務要規(guī)范及時、熱情周到,舉止文明,禮貌待人。
②制定獎懲制度,評選文明處室和文明標兵,獎勤罰懶、獎優(yōu)罰劣。
(三)文化氛圍:
1、宣傳輿論:
目標:理論教育深入扎實,認真貫徹執(zhí)行中央和省市縣關于做好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精神,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根本指導、正確把握輿論導向、加大典型宣傳力度,思想道德教育要經常化、規(guī)范化,為我校的校園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持和思想保證。
工作任務:
①充分發(fā)揮黑板報、廣播站、校報和宣傳櫥窗的主陣地作用。
②引導校園文化氣氛健康向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③擴大宣傳陣地、宣傳設施和宣傳內容。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文明校園建設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2、校園文化:
目標:改變單調的學習、工作、生活模式,使文體活動生動活潑,使團隊工作有聲有色,使第二課堂形成風景線,使校園文化生活呈現出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健康向上的繁榮景象。
工作任務:
①本著“學以致用、服務社會、鍛煉自我、提高素質”的宗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學生課外活動。
②舉辦藝術節(jié)、文化節(jié)、科技節(jié)、教師論壇、青年教師才藝大賽、學術報告、專題講座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③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體育比賽和文娛活動。
④開展創(chuàng)建“學習型校園”活動。
(四)道德規(guī)范:
1、文明舉止:
目標:弘揚傳統美德,狠抓人文素質、培養(yǎng)文明內在取向;舉止文明高雅,注意外在儀表,樹立良好外在形象。
工作任務:
①加強禮儀教育。
②加強形勢教育,增強正義感。
③講求衛(wèi)生,增強衛(wèi)生意識。
④開展艱苦奮斗、艱苦創(chuàng)業(yè)教育。
⑤開展敬業(yè)教育,樹立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為:
目標:形成遵守社會公德、尊師愛生、敬老愛幼、孝敬父母、團結友愛、助人為樂、互相關心、關心集體、珍惜維護集體榮譽,顧全大局、先公后私和先人后已的好風氣。
工作任務:
①開展以青年志愿者和共青團員為骨干的社區(qū)服務共建實踐活動。
②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愛國主義教育。
③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④開展愛國愛校、成才報國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五)校內秩序:
目標: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校內良好的交通秩序、生活秩序、學習工作秩序,使學生校外交通秩序有明顯好轉,各類規(guī)章制度健全,安全防范工作落實,無火災事故、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盜竊、其他惡性事件和刑事案件發(fā)生,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
工作任務:
①強化校園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類規(guī)章制度,維護公共秩序。
②要加強門衛(wèi)管理,把好校園治安第一關。
③維護校園交通秩序,避免事故發(fā)生,使車輛停放整齊有序
④落實責任制,實行分級管理,確保師生活動安全。
⑤加強巡查制度,維護校園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
⑥采取切實措施,加強防范工作,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三、具體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推進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是發(fā)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能為社會提供新的文化規(guī)范,有利于培養(yǎng)造就大批有較高文化素質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職工要提高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把思想自覺統一到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行動上來。
2、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成立由學校黨支部、校委會為主要成員、師生代表參加的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全面組織領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根據目標任務,明確各處室的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具體分工:
辦公室:學校風紀、制度建設、宣傳輿論、道德規(guī)范
教導處:師生風紀、教風建設、教學教研、道德規(guī)范
德育處:師生風紀、思想建設、文化氛圍、道德規(guī)范
總務處:服務質量、環(huán)境建設、美化綠化、道德規(guī)范
工會:組織教職工積極參與,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3、以人為本,發(fā)揮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師生是學校的主體,校園文化是師生員工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種精神氛圍與物質環(huán)境,每個師生員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這種精神氛圍和物質環(huán)境的建造與變革,又自覺不自覺地接受這一文化氛圍的陶冶、引導和塑造。為此,要充分發(fā)揮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使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發(fā)展過程中,真正達到“求真務實,以樂醒人,以美育人”的積極效果。
三、淺談校園廣場景觀設計
淺談校園廣場景觀設計
校園廣場景觀設計,是一個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以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也可以給予學生校園文化的倡導。不管是從視覺上,還是各種感官上,還要所謂的建筑形態(tài),以及建筑形態(tài)上都可以可以豐富校園文化。
其中校園廣場景觀設計可以從所有的植被,道路的設計,雕塑,以及鋪地廣場的設計,都可以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當前的大學校園景觀的色彩也變得豐富,這樣也是符合我們的文化生活,還有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交通,以及活動,各種功能上來講,校園景觀設計也是很重要的。
高校的廣場景觀設計要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以生態(tài)造景和植物造景為基本原則,采用現代風格的景觀空間形態(tài),結合傳統造園藝術手法和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觀特征由此達到品味高雅、生態(tài)和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鮮明特色的大學校園。
為了營造文化氛圍濃厚的校園景觀,在校園景觀設計中,必須充分注重歷史文化的承接與現代新校園的結合、分利用校區(qū)內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建筑環(huán)境,營造富有自然美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的空間,以體現大學教書育人和環(huán)境育人的特點校園的建筑、雕塑、碑刻等要蘊含校園歷史與人文精神。
校園景觀設計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創(chuàng)建綠色生態(tài)校園。遵循生態(tài)設計與生態(tài)造園的思想理念,注重保護和利用現有的景觀資源,特別是山、水、林等自然景觀資源,融糅“山、 水、庭、林”,首先要從保護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做起,在景觀設計與建設中盡量保留原有植被,主要是保護好現有馬尾松林和桉樹林。
其次,要在校園建設中盡量挽救已被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應用科學手段逐漸修復和挽救已被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最后,要利用增加綠地,形成生態(tài)小氣候等手段達到生態(tài)平衡。廣場結合雕塑、噴泉、地面鋪裝、植物造景等營造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以此豐富校園景觀。
;四、安徽舒城中學的校園文化
校徽,是學校的標志,是學校的品牌符號和對外宣傳窗口,也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濃縮。
舒城縣舒城中學校長劉自朝對新?;盏脑O計高度重視,2006年11月在北京開會期間專門拜訪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設計者之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并提出設計方案的基本框架,經過幾次集體討論修改,新校徽設計方案于2007年7月12日定稿。
此次制作的?;栈照孪点~質,金色供教工佩戴,銀色供學生佩戴?;照掠蓨W運會禮品生產商——臺資企業(yè)漢華公司承制;徽章包裝盒上印有舒城中學的新校訓——天下己任。
新?;赵O計包含以下內容:(配?;請D案)
1、設計元素 ?;丈戏奖尘?902為建校年份,主體圖案為建于1930年的標志性建筑南樓,前景圖案是校園新景觀——以教育“三個面向”為主題的雕塑,文字采用中英文本,中文選用郭沫若先生字體。
2、設計思想 體現傳承歷史,面向未來;人文傳統與科學精神相統一的辦學思想。南樓與雕塑在空間上構成“T”形,寓意全面發(fā)展加個性特長的辦學理念。?;招螤顬閳A形,底端不封閉,象征開放性。
3、設計色彩 金色(專色印金或C30M50Y90K10)、藍色(C100M40Y0K0)、灰色(C0M0Y0K40),色彩的設計同樣體現金色的歷史與藍色的未來,漸變的藍色系也象征知識的海洋。 校訓:天下己任
校訓,是學校制定的旨在對全體師生員工起指導、教育、規(guī)范、激勵作用的訓詞,是學校制度文化的精髓,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學校育人理想的明確昭示。
新?;蘸托滦S柕膯⒂?,昭示著新時期舒城中學的辦學使命,引領著舒城中學學子走向新的境界。 何登保,男,中學特級教師。1964年3月出生,1987年7月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至舒城曉天中學工作。1995年經選聘,調入舒城中學工作至今。歷任舒城中學教務處副主任、教科室主任。2007年8月,任舒城中學副校長。分管教學、教學條件與裝備管理、教育科研、教師隊伍建設、對外合作交流等工作。2013年12月,主持學校全面工作。2014年9月,任舒城中學校長。
穆俊穩(wěn),男,中學高級教師?,F任舒城中學副校長。
孫發(fā)明,男,中學高級教師。1966年10月生,1990年7月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地理教育專業(yè),同年被分配至舒城縣千人橋中學任教。歷任千人橋中學團委書記,教導副主任,副校長。2002年9月,任千人橋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2013年9月任舒城中學副校長。 名稱姓名任期堂長陶熔、任熙春、張大年待考校長 王仁峰1931.8-1940.1校長石代豪1940.2-1940.7校長陳蜀平1940.8-1942.7校長王仁峰1942.8-1947.8校長倪應伊1947.8-1948.7校長陶佛蘇1948.8-1949.7校長肖雍1949.8-1952.3副校長(主持工作)李聞普1952.4-1952.8副校長(主持工作)周景紹1952.8-1954.9副校長(主持工作)張繼元1954.9-1958.9校長李濤1958.9-1959.10副校長(主持工作)趙維剛1959.10-1961.12副校長(主持工作)朱藝初1962.1-1967.12革委副主任(主持工作)解啟發(fā)1968.1-1969.11革委主任李林1969.11-1975.1革委副主任(主持工作)張明松1975.2-1978.10校長張友武1978.10-1981.4校長張明松1981.4-1984.4校長徐先逸1984.4-1995.8校長李長安1995.8-2002.1校長鐘柏森2002.2-2006.8校長劉自朝2006.8-2008.8校長蔣平2008.8-2013.12校長何登保2013.12-至今
以上就是關于安徽校園景觀設計方案案例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安徽鄉(xiāng)村景觀設計公司(安徽鄉(xiāng)村景觀設計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