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杭州吳山廟會開放時間(杭州吳山廟會開放時間最新)

    發(fā)布時間:2023-03-31 02:32:40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204        當前文章關鍵詞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杭州吳山廟會開放時間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杭州吳山廟會開放時間(杭州吳山廟會開放時間最新)

    一、杭州民風民俗

    杭州人過年少說也有千把年的歷史了。至于杭州人的過年習俗,說來話長,在特定的地域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下,濃郁的古都遺風和淳厚的文化氛圍滄桑般地溶入喜慶、熱鬧、歡樂、祥和的氣氛當中。民風民俗如下:

    1、杭州人臘八日燒八寺香的習俗。過年時節(jié)杭州香火旺,除了宗教因素以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避難功能。早先杭州有句揶揄躲債人的老話,叫做“年廿七,勿著急;年廿八,想辦法;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一日不見面,初一見面拱拱手?!?/p>

    2、年夜飯口彩吉利。大年三十夜,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備有幾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鲞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3、拜年祝福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拜年祝福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大年初一,杭州先民開門后要拜天地神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家人按輩分行拜年禮。

    4、游城隍山和梅花碑。杭州可供人游玩娛樂的場所,只能用“螺螄殼里做道場”來形容。杭州百姓終年勞作,只有過年才有閑暇。雖說“錢塘自古繁華”,可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參差十萬人家”新年公認的游樂的場所只有城隍山和梅花碑兩處。

    5、杭州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敲鑼鼓、放紙鳶、舞龍燈。杭州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敲鑼鼓、放紙鳶、舞龍燈。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

    6、放紙鳶。杭州人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類型的鷂兒才是風箏。另外,過去杭州人別出心裁地用很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線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和紙條附線迎風而上,被杭州人稱作“燈鷂”。

    7、舞龍燈。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tǒng)稱。

    擴展資料:

    民風民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qū)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

    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guī)范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guī)則之不同,稱之為“俗”。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shù)胤从沉孙L俗因地而異的特點。

    我國56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也是各不相同的。

    參考資料資源:百度百科:民風民俗

    二、杭州有哪些的民風民俗??請幫我介紹一下

    1、熱熱鬧鬧辦喜事

    一、說媒杭州民間婚禮,基本上沿襲南宋婚禮的習俗遺風。舊時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極濃,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請媒婆說合,叫做“穿婚”。男、女方問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擇日備禮邀女家,兩親相見,謂之“相親”。

    2、吳山廟會

    吳山廟會是杭州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廟會之一。為紀念春秋戰(zhàn)國時吳國大夫伍子胥,建造第一座伍公廟以來,兩千多年間寺廟庵觀,日益增多,幾乎遍及吳山境內的紫陽、云居、七寶、峨嵋等十多個大小山頭和山麓,故有“吳山七十二廟”之說。

    3、 西湖桂花節(jié)

    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目前,杭州與咸寧、蘇州、桂林、合肥已成為我國五大桂花產區(qū)。杭州人在每年的金秋賞桂時節(jié)都要舉辦西湖桂花節(jié)。"滿隴桂雨"是桂花節(jié)的主要場景。這里沿途栽種著7000多株桂花,郁郁蔥蔥。桂

    花節(jié)期間,這里200余項五顏六色的遮陽棚整整齊齊排列在道路兩側,游人在棚內樹旁賞桂品茶,打牌下...

    4、越劇

    越劇是杭州的主要地方戲曲,七十年前流行在嵊縣一帶,現(xiàn)已成為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越劇擅長抒情,曲調優(yōu)美,表演細膩。1949年前后,杭州有聯(lián)友、蜜蜂等十多個越劇團。解放后,越劇試創(chuàng)男女合演,效果很好,常演

    出的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盤夫》、《西廂記》、《胭脂》、《碧玉馨》、《龍鳳鎖》等。...

    5、三潭映月的由來

    三潭映月的由來很早以前,一條千年黑魚精逃出龍宮,闖到錢塘江里,興妖作怪。從此以后,錢塘江兩岸常常鬧水災,堤岸被沖倒,稻田被淹沒,害得老百姓叫苦連天。一天,黑魚精變成一個黑大漢,到杭州城隍廟來玩耍。他走

    到望江橋邊,忽然聞到一股香氣,回頭一看,橋邊有個點心攤,一個老太婆身穿白衣白裙,在賣餛飩面,熱氣...

    6、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富陽、新登民間藝術門類很多。據(jù)1983年調查,民間舞蹈有龍燈、獅子、竹子、跳仙鶴、大頭和尚等17個類別41種;民間音樂有“古亭鑼鼓”、“十番鑼鼓”等;其他有剪紙、泥塑等。其中“跳竹馬”、“跳凈

    童”、“跳仙鶴”等,整理成文字,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浙江卷)收錄。1986年2月23日,富陽縣...

    7、多彩的民俗文化--龍門

    多彩的民俗文化--龍門龍門古鎮(zhèn)為中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是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qū)。村內除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和名勝古跡外,還保留著特色鮮明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鬧元宵每年元宵節(jié)從農歷正月十三開始上燈,到正月十八

    落燈,歷時五天。在古鎮(zhèn)的祠堂和廳堂及古街上都掛上具有傳統(tǒng)特色的各種花燈。每座廳堂的上方正中還掛著各...

    8、歲時習俗

    歲時習俗春節(jié)農歷正月朔,俗稱“年初一”,今為“春節(jié)”。一年之始,舊時有“履端”之說,最為重視。凌晨男子開門放火炮后,制素“齋供”,至廳事酬神。點燃香燭,鳴放鞭炮,稱為“拜天地”。鄰里相見,互道“新年恭

    禧”。

    三、登吳山之所吾愛也

        最近只要天公最美,一有空就去登吳山。

        吳山,杭州人俗稱“城隍山”。海拔也就100米不到。很適合我這種運動細胞不好但又想呼吸新鮮空氣的懶人。

        一般情況,我們會約在大馬弄。這是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話說在南宋時,大馬弄的“物流”很繁榮,除了馬車司設在此處,司農寺(掌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將作監(jiān)(掌管宮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寶貝器皿的制作和紗羅緞匹的刺繡以及各種異樣器用打造的官署)等官署也都設立在此?,F(xiàn)在這條小巷子是人氣超足的小菜場,蔬菜、海鮮、水果、日用品各種南北貨都有。我們來這里主要是吃為了早餐,以及有時候帶點炒貨和零食上山喝茶用。

        大馬弄的早餐品種蠻多,燒餅油條煎包煎餃餛飩燒餅餛飩糯米團。。。。。。。我們幾個各取所需。我最愛喝豆?jié){加油條。豆?jié){我愛甜的,在大碗里兜兩瓢羹白糖,舀一勺滾燙的豆?jié){,隨著老板的手勢由下往上,乳白色的豆?jié){如一條細線沖進碗里,白糖瞬間消失融入豆?jié){中,此時的豆?jié){已經裹上糖衣,如同新嫁娘那么甜蜜,林俊杰曾有首歌寫的是<<豆?jié){油條>>,里面有句歌詞說到“喝純白的豆?jié){是純白的浪漫”,我沒有那么浪漫,但對于加了蝦米、蔥、榨菜的被我認為是一晚醬油湯的咸豆?jié){,我認為沒有比甜豆?jié){更令我期待了;再把炸得焦黃噴香的油條浸一下,咬一口,酥脆帶有豆?jié){的香甜,熨帖肚腸,溫暖心房,五臟六腑就被喚醒了。

        吃飽喝足以后,晃著裝滿剛買的山核桃、瓜子、柚子的布袋袋,拐到十五奎巷。但凡古老的巷子,大都帶著許多的故事。

        十五奎巷,故事也不少。有說十五奎巷,原先叫做“石烏奎巷”。后來人們覺得這巷名不好聽,才改成了“十五奎巷”。相傳,城隍山上的十二生肖石旁邊,原有一只很大的石烏龜。這石烏龜受日月精華,承雨露之瓊漿,年深月久,修煉成了精。每到晚上,它就化成人形,青衣小帽走下山來,穿行于鬧市之中,暢飲于茶樓酒家;有時登上紫陽之顛,遠眺錢江夜?jié)?,飽覽西湖月波,遨游于山水之間,怡然自得,覺得十分快樂。只是它形體笨重,步履蹣跚,上山下山,踏在石板上,篤篤之聲不絕于耳,吵得附近的廟神夜間不得安寧,紛紛向城隍神告狀,幸虧它不做壞事,城隍神也沒難為它。后來,這石烏龜覺得自己不是山間之物,應該歸入大海與魚龍為伍,才是修歸正宗。但苦于行動不便,入江無路,歸海無門,終日郁郁不樂。事有湊巧,南海觀世音菩薩從西天回來,路過杭州城隍山,已經暮云靄靄,腳下沒有注意到城隍山上的大樟樹,一步踉蹌,震動懷里的柳枝寶瓶,酒出了幾滴甘露,剛好落在石烏龜身上。石烏龜?shù)牡佬幸幌伦釉鎏砹宋灏倌?,變得體態(tài)輕盈,行動十分方便了。一天夜里,石烏龜沿著山坡悄悄而下,經過四牌樓,爬出鼓樓,打算從望仙橋河下順江入海。這時,潮神伍子胥剛巧從山上下來巡邏,發(fā)現(xiàn)石烏龜要逃循出海,不覺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將士把石烏龜逮住,釘死在伍公廟山腳下。第二天,住在這條巷里的居民發(fā)現(xiàn)一只龐大的石烏龜趴在這地方,后來就把這條巷取名為“石烏龜巷”。有趣吧!

          另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巷里的居民多擅長騎馬射箭,科舉考試時一舉得中十人,故稱十武魁巷,諧音讀成“十五奎巷”。這個傳說比較文縐縐哈。

        如今的十五奎巷,屋頂鋪青瓦,室內多鋪石板,向著巷子中延伸出去的更窄的小道望去,綠色植物攀附著古樸的房屋,充滿了濃濃的文藝氣息。不過,江南的小巷子一般都是這種格調。在巷子口有家飯店,十幾年前它還在弄堂深處。那時候是個木建筑房子,破破爛爛,毫不起眼,但是到了晚上那叫一個賓客盈門,晚來的一溜排隊,拿著老板手寫的號子等著叫號。豉油蝦、臭豆腐碎、醬爆螺絲、花蛤、雞爪、倒篤菜炒什錦。。。。。。物美價廉,一度也成為我們的聚餐基地。踩著嘎吱嘎吱的樓梯,客人們團團擁坐,相鄰的兩桌之間,過道的兩人或許都是背對背貼著,舉手夾菜要側著身子,即便如此,大家依舊樂此不疲。小二高高地舉著菜盤,大聲吆喝著“讓讓,讓讓”,杯觥交錯,吃的嘴角流油,那叫一個熱忱。只想說,那時候胃口真好,年輕真好,為了吃,不遠從城西坐著公交車擠成沙丁魚般趕到這里也在所不辭。如今這家飯店搬到巷子口,生意依舊興隆,很多游客紛沓而至,我們也去過幾次,就是找不到當年的味兒。是到了抱著保溫杯泡枸杞的年齡,按老張的說法就是吃不動了。

        十五奎巷有許多上山之路,我們一般選擇曉霞弄上。這段路是我登整個吳山最累的一段。因為它中間只有臺階而無平緩之地,而且他們幾個都很精力甚佳,常常不帶歇口氣直直往上爬。為了不被他們嘮叨要早睡早起這種養(yǎng)生常談,或者編排我山里人連個山山都不會爬之類的閑話,我咬著牙不帶吭氣目不斜視低頭爬。因此,我也常拿這一段山路來測試我前一天的狀態(tài)。如果氣喘吁吁,腳步滯重,那證明前幾天睡眠不怎么好,當天回去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步履輕松,可運用呼吸之法調節(jié)氣息,那么今天中午可以好好給自己加個餐,鼓勵一下。所以,這一段也是我的試金石。每天山上有或練太極或健身的老人們,穿梭在我們身旁。某次一對老人經過,看著我說了一句:“呦,現(xiàn)在連大學生也來爬山了!”我左顧右盼確定是說我,那個差點飄起來哦。所以,登山可以年輕,登山可以修仙,我相信啦。

          中間途經兩大遺址:有美堂遺址和至德觀遺址,現(xiàn)在這兩處被一統(tǒng)歸在“優(yōu)勝美地”景觀。話說宋仁宗嘉佑初年,龍圖閣學士梅摯出任杭州,仁宗《賜梅摯知杭州》,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梅摯到杭州后,即在吳山上建堂,名“有美”。請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為之作《有美堂記》,文中有“獨所謂有美堂者,山水登臨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盡得之。蓋錢塘兼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盡得錢塘之美焉”的贊文。蔡襄為之書丹,一時傳為美談。山不在高,有龍則靈;吳上不高,但有這些名人詩詞加持,仙氣甚足。

          此處,我最愛的是樟樹。據(jù)說在南宋時期,吳山靠南側歷來是禁區(qū),老百姓很少有機會登山。到了1287年,杭州已在元朝的統(tǒng)治之下,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大規(guī)模調整行省建制,改江浙行省為江淮行省,后又改為“處行中書省,治杭州”。吳山對外開放,老百姓以及文人墨客都可以登山,從元朝開始,吳山開始真正熱鬧起來。也是從那年起,杭州從南宋的都城,正式成為元朝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昔日金碧輝煌的南宋皇宮早就被燒成了廢墟,當時不知是誰,在吳山種下了這一片樟樹。之后歷經元、明、清、民國……直到新中國。朝代更迭,戰(zhàn)火紛爭,700多年里杭州經歷了滄桑巨變,這些小樹苗也長成了參天大樹,依然站在吳山頂上,靜靜看八百里湖山,十萬家煙火,陪伴這個城市一代又一代。所以,這里的古樟樹也有700多歲了!

          它們長得郁郁蔥蔥,星羅棋布。一棵棵都碩大無比,樹枝蒼勁有力,樹葉依然綠得發(fā)黑,還時不時散發(fā)出香氣。樟樹它屬于常綠大喬木,高可以達到30米,直徑可以達到3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遮庭蔭樹。在杭州,以前家里有女孩家的,都會種一顆香樟樹,到了結婚待嫁的年齡,就會用樟樹制作嫁妝之用。我們家也有兩口香樟木做的木箱子,配上金黃色的鎖扣,我媽還常放入幾顆樟腦丸防蛀。一頓我很沉迷這種樟腦丸的氣息,后來聽聞說對身體還是不好,我媽就改換成香皂了。到了我這一輩,我爸也給我栽樹了,不過是栽了廣玉蘭,他說這棵樹漂亮,會開出大大的白白的香香的花朵。也許這是他的期望,希望我長得亭亭玉立又美麗大方,真不知道這許愿一般都是反著來呢,如今這五短身材這也是沒誰了。看得他經常搖頭嘆息跺腳,一度攥錢要給我買一個郎君回來。我推斷還是這廣玉蘭的問題,每次開花時節(jié)都是梅雨季節(jié),花兒剛含苞待開就被雨打濕掉落。每次看到院子里掉入泥地潔白的花骨朵,就在為我自己深深嘆息,天不應我。還不如種一棵香樟,可以做個板凳鞋架什么的!不像廣玉蘭,中看不中用吧!

          繞過彎,路過藥王廟。廟旁遛鳥的人兒多。樹蔭下、石墩上、掛著、擺著各種各樣的鳥寵兒?;\中有畫眉、八哥、鸚鵡、芙蓉、竹葉青、黃豆兒……它們迎著朝霞,放聲歌唱,百鳥爭鳴,靜中有鬧。舊時,吳山上還有"斗鳥"的習俗。一種是隔籠相斗,即將兩只鳥放進一只大鳥籠里,中間隔開,幾個回合斗下來,勝者高聲鳴叫,得意洋洋,敗者悶聲不響,垂頭喪氣。這種斗法,比較溫文爾雅。另一種斗法比較兇殘,叫滾籠相斗,把兩只鳥兒關在一只籠里,任其撕咬,滾成一團,有的甚至當場斗死。那時,還有人用"斗鳥"進行賭博,為此,有人大發(fā)橫財,有人則傾家蕩產。如今,這些陋習早已被歷史淘汰。但愛鳥、養(yǎng)鳥、賽鳥的習俗,卻一直在吳山留傳下來。愛鳥養(yǎng)鳥之人,鳥籠子一放,話題一敞,鳥鳴人論好不熱鬧。     

          藥王廟,原為祭祀漢代因殺滅大量毒蝎的皮貨場看守人張森的“皮場廟”。北宋宋室南渡時移所供神農氏像于杭州,俗稱藥王廟。明清時,“皮場廟”演變?yōu)榧漓牍糯メt(yī)扁鵲和孫思邈的廟宇,至民國時期,藥王廟成為杭州中藥業(yè)藥號聚會之所。每年藥王菩薩生日,這里都要演戲、燒香、祭祀,盛極一時。藥王廟雖是醫(yī)藥界祭祀的地方,然普通老百姓到此焚香祛病的也不少,難以醫(yī)治的疑難雜癥,有藥王的神靈庇佑或許有心靈上的治療效果。藥王老祖--神農氏的塑像,神農氏是中華民族農業(yè)的鼻祖,傳說他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見各種植物在肚子里的反應。這樣能分辨什么植物可以吃,什么植物不可以吃,神農氏親嘗百草的傳說也源遠流長。所以每次路過,我都心中暗念一聲,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藥王保佑。。

        接下來這段路很平緩,基本就是在恢復剛才的體力,我愛登吳山無非就是有段小坡讓你小累一陣,然后馬上地勢緩和迎來一陣舒爽,節(jié)奏緊湊不拖沓,微微出汗而不喘。到生肖園這一段,這里是人生鼎沸,而且基本右邊靠路旁一般都是圍著很多人,旁邊三個一伙五個一群,他們在干嘛?不是在討論實事就是在談論股票。我常想,要我是高官想體察民情,來此地最為合宜,別看他們相貌而平凡,他們可都是穿著布鞋呢!

        生肖園的石頭很光滑,光滑如美玉,細膩如羊脂,以前不相信李白說的“鐵杵磨成針”,看看這石頭我相信,應該是可以的。有時候我去的晚,他們幾個靠就在石頭上一邊曬太陽一邊聊天等我。每次看到有小朋友后過來指指點點認生肖,我們就忍不住暗笑,人家說“三分相似,七分神似”,我看著幾乎要“十分神似”了?;蛟S是我的想象力太弱,反正看來看去就是一堆亂石。

          旁邊就是城隍閣。古時候城與隍原指的是城池的城墻和墻外的溝壑。為祈求城池的安寧,我們國家在春秋后期就出現(xiàn)了祭城隍神的活動。魏晉南北朝后在儒、道、佛諸學說影響下,城隍神的形象中更多地糅合了善惡報應與禮儀、道德的觀念。當時會選擇生前在某地擔任過刺史以上官級的賢良正直的文官武將,使他成為城隍神而得到供奉。吳山城隍廟是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遷移來的,祭祀的是周新。周新,廣東南海人?,F(xiàn)在城隍閣的右側,建有周新祠。他當時曾擔任浙江按察使,因為剛正不阿、懲治腐惡,執(zhí)法如山,深受人民愛戴,人稱“鐵面寒鐵”。后來因受誣陷而被明成祖殺害,引起民憤。為平息民憤,明成祖假惺惺說夢見周新做了杭州的城隍,于是就在吳山上為他修建了城隍廟。

          城隍閣建筑整體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風格,它為七層仿古建筑,高41.6米。它的建造,起到了為西湖山水風光補景的宏觀效果,它平衡了整個湖光山色大面貌的造景布局,在功能上不僅可以登臨觀光,而且又與山、湖、城相互呼應、相互配合,使得人們不論是從西湖遠眺,還是從城區(qū)各個方向觀望,都有美好的視角。尤其是它作為吳山廣場的背景和延安路的對景,城隍閣優(yōu)美的造型、飛動的氣勢,現(xiàn)在成為了杭州的標志性建筑。

          登上69米高的山頂,再登上城隍閣頂?shù)挠^鳳臺憑欄遠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鏡,輕舟蕩漾;東眺市區(qū),高樓廣廈,櫛比鱗次,繁華街市,盡收眼底;南觀錢塘江,波濤滾滾,片片帆影,消失在云水之間;西覽群山,松聲竹韻山峰沉浸在煙云霧靄之中。倘若夜間在此眺望,全城燈光閃爍,與天上皓月朗星相爭輝,真是山河壯麗,風光無限。特別在夜晚,當你抬頭望見那遠遠的山峰上,城隍閣亮起的燈光,會覺得一方神仙保佑你,安全感十足,有沒有?不過,一般我們很少上去,畢竟還要門票的,錢要省著點花,要花在刀刃上,比如說去喝杯茶。

        接下來是一段有點狹窄的石頭小路,陽光從樹葉中透露出各種光斑,變成了淡淡的圓圓的輕輕搖曳的光暈。有幾次心血來潮就會在這里搔首弄姿拍幾張文藝照,一般都是八張景色帶一張人像的九宮格,人像必須是經過美顏或者萌拍。有次我們幾個聊天說年輕的時候合影怎么這么少?為什么呢?為什么,還不是當時沒有美顏,拍出來都是爛冬瓜,而且那時候拍照也不便宜,呃,主要還是太丑,藕吃的太多了。所以說日本化妝術,韓國整容術,中國美顏術,這是朋友圈的現(xiàn)代三大發(fā)明,沒錯。

        轉幾個小彎,就到了山頂上的江湖匯觀亭,亭前楹聯(lián)沿用了明人徐文長題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臺?!秉c明了“吳山天風”的意境。亭子里是一群合唱團的姐姐們,千萬不可以說大媽,我怕被白眼。聽起來很專業(yè),練起來更加專業(yè),每次去都會遇到,這也許是她們的教室吧!我也希望在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愛好。人總要承受孤獨和寂寞,以及內心與外界的和解。如果有一個自己相隨的愛好,總比影子強。   

        登亭遠眺,西湖、杭城盡收眼底。亦可抒發(fā)一通“胸前竹石千層起,眼底江湖一望通”之感慨。天氣好的時候,肯定會多角度拍攝,在下次想在家里懶懶不肯出門時看看照片上的景色,那時候心里就像被小貓咪撓了一樣,癢的不行,屁顛屁顛出門,也算治愈宅女一貼良藥。

        轉悠了一圈,就要打算下山了,下山的路很多,可以通到紫陽山、瑞石山、伍公山、寶云山、糧道山、管米山、云居山。。。。。。我還沒有完全走到過,要還是因為懶惰和閑散,走到哪里是哪里。山上有歷朝歷代留下好多摩崖石刻,也沒有完全看過。算了,時間還長著呢,慢慢看吧!肚子有點餓了,那就按照老路回吧。

          經過城隍閣邊上,在“吳山大觀”的浮雕前佇立??纯?,在畫面上我們既可以找到當年茶樓酒肆、風味小吃等等古色古香的店家,又能夠見到琴棋書畫、說書彈唱的各類藝人;還可以看到佛道神仙、測字算卦的蕓蕓眾生相,三教九流,應有盡有。可見歷史上,吳山曾經是熱鬧喧嘩的游賞勝地,山上香市,山下集市,一年四季來到杭州進香、觀潮、游覽、娛樂、購物、辦事的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云集吳山。暢想當年在城里的人們只要到吳山,足不出城,游歷休閑兩相宜。爽哉!

          吳山廟會,不僅自古就有,而且四季不斷,各有特色。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上山的多半是杭州的本地人。人們到此辭舊迎新、祈求一年的好運氣。二、三月間,杭嘉湖一帶的香客紛紛涌進杭城,而且一般都是先到靈隱、天竺、玉皇山、凈寺,最后才到城隍山。香客把香燭燒完了,就想買點東西帶回去。所以,吳山腳下清河坊一帶的胡慶余堂、孔鳳春、多益處、狀元樓、張允升、方裕和等店家,生意格外興隆。這些老店之所以名揚中外,與廟會的興盛有極大的關系。到了立夏,開始農忙,外來的香客就減少了。但舊時的杭州有"五郎八保上吳山"的習俗,從事商業(yè)和飲食服務行業(yè)的伙計,辛辛苦苦忙了數(shù)月,老板都要犒勞大家吃一餐,并放假讓他們上吳山趕廟會。此外,遇到哪座廟里的菩薩生日,吳山上也總要熱鬧一番的。一般在這種人多的時候,我會蟄伏在家里,所以,這種好辰光,我很少見到。

          以前吳山上有有很多餐飲店,其中一家店的魚頭特別好吃,但今年因為環(huán)境整治,起油鍋的這種餐飲取消掉了。喝茶倒還在。我們隨便揀了一家靠樹旁的安靜桌子,茶寫著15元一杯,一般10元一杯也有的,不過都是些茶葉沫沫。我們一般都是自帶茶葉和杯子,店家提來一個開水瓶,我們還叫了小餛飩和拌面,清爽的小點心還是可以做做的。熱乎乎地墊下饑,我們不是還帶了好多吃的,攤了一桌,開始吹牛。隔壁幾桌在打牌,或家長里短。一眼望去,看到的是東岳廟。吳山多廟,素有“吳山七十二廟”之說,中興東岳廟就是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一個。東岳廟初建于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元代時毀,明景泰間重建,清道光年間又進行過修葺?,F(xiàn)存建筑五開間,共三進,占地2470平方米。東岳廟的后殿是崇德堂,又稱五福殿,殿中供奉的是“福、祿、壽、喜、財”五神。這五神可厲害呢!

          下午三點多了,陽光已經慢慢淡下來,風吹過來也會有微微涼意。好似大家都約好一樣,不約而同三三兩兩站起來,收拾下桌子的果皮紙屑,開始陸續(xù)往回走。

          我們從伍公廟的青石小路下山。有說吳山名字來自"伍"字的諧音,伍公廟就是為紀念伍子胥而建。伍公廟在吳山東南角,建于春秋時期至今已二千余年。歷史上伍公廟屢毀屢建,目前所存伍公廟為清代遺存。山下就是南宋御街的入口。如有時間逛逛,我們就順便穿過清河坊逛個花鳥城或者去后市街帶點羊肉回去;要不就分道揚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吳山還有一個典故:傳說北宋詞人柳永的《望海潮·錢塘形勝》詞傳入北地,金主完顏亮垂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起意投鞭南下,并命畫工潛入臨安摹繪西湖圖景,制成屏風,親筆題詩其上:"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它還被很多名人寫入詩句,給各位看官摘抄幾句:

          宋朝顧禧詩云:

    紫雁高飛曉霧濃,西風峭削玉芙蓉。誰攜謝朓驚人句,更上吳山第一峰。

          宋人陳允平有《登吳山》詩云:

    登高一展眺,宮樹郁嵯峨。樓閣春風滿,東南王氣多。

          青天行日月,大地布山河。柳色沙堤路,時聞響玉珂。

          蘇軾詩云:

    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吳山故多態(tài),轉側為君容

    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惟有千步岡,東西作簾額。

    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悲秋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眉。

    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百年興廢更堪哀,懸知草莽化池臺。

    游人尋我舊游處,但覓吳山橫處來。茶樓酒肆城隍廟,冷面寒鐵周新坐

        張岱《吳山城隍廟》詩:

    宣室殷勤問賈生,鬼神情狀不能名,見形白日天顏動,浴血黃泉御座驚。

    革伴鴟夷猶有氣,身殉豺虎豈無靈,只愁地下龍逢笑,笑爾奇冤遇圣明。

    尚方特地出楓宸,反向西郊斬直臣,思以鬼言回圣主,還將尸諫退僉人。

    血誠無藉丹為色,寒鐵應教金鑄身,坐對江潮多冷面,至今冤氣未曾伸。

          清朝康熙皇帝玄燁曾賦詩贊美吳山道:

    左控長江右控湖,萬家煙火接康衢。來絕頂憑虛望,似向云霄展畫圖。

          近代巾幗豪杰秋瑾則留下了傳誦一時的《登吳山》七絕:

    老樹扶疏夕照紅,石臺高聳近天風。

    茫茫浩氣連江海,一半青山是越中。

    褒貶難論伍子胥,恩怨情愁西施禍

    。。。。。。

          悠悠的吳山,盡我所能也不能看盡;走在斜緩的山麓,只為珍惜的當下的時光和我親愛的朋友們!

                                                      2018.12.4  三坐

    四、高分哦!浙江某地的民風民俗

    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也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shù)最多的節(jié)日。潑水節(jié)是傣歷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節(jié)日一般持續(xù)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jié)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jié)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云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潑水節(jié)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游戲?;ò闷恋幕ú甲龀?,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伙子接不著輸了以后,小伙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潑水節(jié)期間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jié)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潑水節(jié)源于印度,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后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云南傣族地區(qū),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距今有700年歷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qū)影響的增大,潑水節(jié)的習谷也日益廣泛。潑水節(jié)為傣歷新年的慶?;顒?,一般在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jié)日氣氛。

    潑水節(jié)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劃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時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之為“麥帕雅晚瑪”,節(jié)日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穿著節(jié)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潑水節(jié)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斗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烈!

    潑水節(jié)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jié)日里食用。

    潑水節(jié)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jié)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這里。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沖對岸。此時,千萬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鑼、象腳鼓一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對方灑過去?!八ǚ牛黾铱瘛保搅烁叱?,人們用銅缽、臉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的洗禮過后,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钅芒)鑼和象腳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yè),翩翩起舞。激動時,人們還爆發(fā)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癡,通宵達旦。

    “丟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專場游戲?!鞍笔窍笳鲪矍榈男盼铮纱鲎骞媚镉没ú季闹谱?,內裝棉籽,包的四角綴有五彩花穗。丟包時,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將包擲給小伙子,小伙子再擲給姑娘,并借此傳遞感情。如此,花包飛來飛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雙方悄悄退出丟包場,找一個幽靜的地方依肩私語去了。

    潑水節(jié)上,青年們端水灑潑,猶似銀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傣語稱新年為“京比邁”,潑水節(jié)為“厚南”。所以潑水節(jié)是傣歷年新舊交替的標志。

    潑水節(jié)一般在公歷四月中旬,傣歷六月,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為新年元旦。中間叫“腕腦”,意為“空日”。每逢節(jié)日,都要進行潑水、丟包、劃龍舟、放高升、拜佛、趕擺等活動。

    節(jié)日第一天清晨,人們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眾生圍塔而坐,聆聽佛爺念經,然后又將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婦女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佛寺禮畢,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潑水為戲,于是群眾性的潑水活動就開始了。人們用銅缽、臉盆以至水桶盛水,擁出大街小巷,嬪戲追逐,逢人便潑。民間認為,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災除病,所以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澆,不論潑者還是被潑者,雖然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還是高興異常。只見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開,在陽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除了潑水,還有群眾性的歌舞活動。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娃娃,穿上節(jié)日盛裝,來到村中廣場,男女老少圍成一圈,合著芒鑼象腳鼓點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臘呵”,有的即興而作,邊唱邊跳,動作優(yōu)美,節(jié)奏鮮明,歌聲動人。跳到興高采烈時,或爆發(fā)“水、水、水”的歡呼,或以“玉臘呵、玉臘呵”的歌聲結尾。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狂,通宵達旦,甚至醉倒在舞場上。

    節(jié)日期間,在寬闊的瀾滄江上,舉行劃龍船比賽。木船扎以彩花,裝扮成龍、孔雀、大魚等形象,由數(shù)十男女青年奮力劃槳前進,兩岸觀眾如云,鑼鼓聲、喝彩聲響徹云霄。比賽結束后,優(yōu)勝者來到主席臺前領獎并喝慶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煙火,用一根數(shù)丈長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藥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點燃引線,火藥燃燒,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群星閃耀,光彩奪目,把節(jié)日的夜空裝點得特別美麗。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們的贊賞,并獲得獎勵。

    潑水節(jié)期間,還舉行丟包等活動。青年男女通過丟包尋求伴侶,表達愛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國的潑水節(jié),有稱“宋干節(jié)”。宋干是梵文,意為“太陽運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陽年開始”。潑水節(jié)共有3天,是泰國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節(jié)日前要清掃家內外,焚燒舊衣服,以避晦氣。節(jié)日當天要到寺廟中堆沙塔,插彩旗獻花,祈求五谷豐登。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此后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

    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潑水節(jié)來臨,4月13日開始,一連三天全泰國均籠罩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在這個時刻,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又叫做潑水節(jié)。

    潑水的傳統(tǒng)習俗意謂著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重新出發(fā)新的一年?,F(xiàn)在的潑水節(jié)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其實潑水節(jié)的傳統(tǒng),并非只有泰國才有的。像是鄰近的國家如:緬甸與柬埔寨等,也都同時慶祝這個節(jié)日。

    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著新衣,并帶著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還是家庭主婦,在新年前夕忙著打掃住家內外的環(huán)境,家中的舊衣物或舊東西則放火焚毀,因為根據(jù)傳統(tǒng),若不將舊東西或無用的物品丟掉的話則會帶來壞運氣。到了4月13日下午,人們會清洗佛像,同時年輕的一輩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長輩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對父母長輩的尊敬,并祈求保佑。

    在芭達雅每年都會在此時舉辦一些慶?;顒?,像是食品展、花車游行、選美比賽以及各式各樣的煙火表演等。而在清邁則會舉辦選美和游行等活動,在泰國慎終追遠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時人們也會攜帶祖先的骨灰壇前往寺廟里舉行祭拜儀式祈福。

    [編輯本段]德昂人的潑水節(jié)

    德昂人也過潑水節(jié),時間在清明節(jié)后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jié)目與傣族潑水節(jié)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jié)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準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長輩請出來坐在堂上,向他們叩頭請罪,請他們原諒晚輩的一年來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要檢討一年來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在和睦、勤勞的氣氛中度過。 如果父母去世,兄長、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這個習俗來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jié)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后就演變?yōu)橐环N習俗。

    德昂族潑水節(jié)與傣族的潑水節(jié)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歷4 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jié)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jié)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互相祝賀新年,年輕人將水桶高高舉頭頂,將水滴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人們則伸出雙手,將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詞,為年輕人道喜、祝福。這種儀式之后,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潑水。潑水節(jié)既是德昂族人民歡度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德昂族流行一種贈竹籃子,并乘夜深人靜串姑娘時,將籃子分別送給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給自己最喜愛的姑娘,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意,試探對方的反應。因此,這時每個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幾個竹籃,然而姑娘究竟鐘情于誰呢?這就要看潑水節(jié)那天姑娘背的是誰送她的那只竹籃了。到了這一天,姑娘們人人都背上了一個精致美觀的竹籃,但究竟是誰的呢?這下可忙壞了小伙子們,他們睜圓雙眼,緊盯著姑娘們身上的竹籃,仔細辨認著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給她的那只竹籃。對對情人相遇后,便互相盡情地潑水、嬉戲,以表達自己激動、喜悅的心情。

    [編輯本段]傣族潑水節(jié)

    中國傣族是一支有著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近百萬,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歷史悠久,傣語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族傣語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動亦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農業(yè)祭祀、狩獵祭祀、靈物崇拜等。

    潑水節(jié)實為傣族的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后十天左右)舉行,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陽歷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

    一、起源

    傣族潑水節(jié)又名"浴佛節(jié)",傣語稱為"比邁"(意為新年),西雙版納德宏地區(qū)的傣族又稱此節(jié)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于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jié)日。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等國也過潑水節(jié)。

    潑水節(jié)源于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后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qū)。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qū)影響的加深,潑水節(jié)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shù)百年。在潑水節(jié)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之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jié)更為神奇的意蘊和民族色彩。

    二、傳說

    關于潑水節(jié)的來歷,有這樣一個生動的傳說: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個殘暴的魔王,他無惡不作,到處燒殺搶劫,奸污婦女,弄得莊稼無收,人心不寧,民不聊生。人們受盡了他的殘害,對他恨之入骨,可是誰也無法殺死他。

    魔王已有6個妻子,可他仍不滿足,又搶來一個美麗聰明的姑娘。這7個姑娘們看到自己的同胞過著悲慘的生活,決心找到消滅惡魔的辦法。聰明的姑娘們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卻不露聲色,裝著與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從外面搶回來許多財寶和奴仆,她趁魔王高興不備時試探問清了用魔王頭發(fā)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靜,趁魔王睡著的時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頭發(fā),勒住魔王的脖子。頃刻間,魔王的頭便滾在地下,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將釀成災禍,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但是,魔王的頭滾到哪里,哪里便發(fā)生災難,拋到河里,河水泛濫成災;埋在地下,到處臭氣沖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著才平安無事。

    為免除災難禍害百姓,姑娘們便輪流抱著魔王的頭,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們輪換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懷著對姑娘們敬佩的心情,給抱頭的姑娘潑一次清水,以便沖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憊,作為洗污凈身的一種祝福。

    后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婦女,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jié)日--潑水節(jié)。

    三、主要活動

    傣族潑水節(jié)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麥日",類似于農歷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此時人們要收拾房屋,打掃衛(wèi)生,準備年飯和節(jié)間的各種活動。第二天稱為"惱日","惱"意為"空",按習慣這一日既不屬前一年,亦不屬后一年,故為"空日";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jù)稱此麥帕雅晚瑪?shù)挠㈧`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視為"日子之王來臨",是傣歷的元旦。

    到了節(jié)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jié)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瑩的水珠,還象征著甜蜜的愛情。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潑水節(jié)成了歡樂的海洋。

    潑水節(jié)的內容,除潑水外,還有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斗雞、跳孔雀舞、白象舞、丟包、放高升、放孔明燈等民俗活動,以及其他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

    1、潑水節(jié)"祝福":浴佛

    在"麥日",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水花放,傣家狂","潑濕一身、幸福終身"!象征著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全身濕透,興致彌高……

    2、潑水節(jié)"愛情":丟包

    潑水節(jié)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jié)。潑水節(jié)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丟包那天,姑娘們極盡打扮之能事,然后打著花傘,提著小花包來到"包場",與小伙子們分列兩邊,相距三四十步,開始向對方丟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丟來的花包,就得把事先準備好的鮮花插在姑娘的發(fā)頡上,姑娘若是接不著小伙子丟來的包,就得把鮮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這樣漸漸地選中了對方,一段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就開始了。

    3、潑水節(jié)"力量":賽龍舟

    賽龍舟是潑水節(jié)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jié)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穿著節(jié)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披綠掛彩的龍船,船上坐著數(shù)十名精壯的水手,號令一響,整裝待發(fā)的龍船像箭一般往前飛去,頓時整條江上,鼓聲、鑼聲、號子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聲聲相應,節(jié)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

    4、潑水節(jié)"舞蹈":象腳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潑水節(jié)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規(guī)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潑水節(jié)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和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jié)日盛裝,聚集到村中廣場,參加集體舞蹈。象腳舞熱情、穩(wěn)健、瀟灑。舞者圍成圓圈,合著錳鑼、象腳鼓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優(yōu)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態(tài)為基礎,在趣與美的再創(chuàng)造中,集中凝聚著傣族兒女們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舞者盡情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唱邊跳,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癡如醉、狂放不拘,連續(xù)跳上幾天幾夜也不知疲憊。

    5、潑水節(jié)"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燈

    放高升是潑水節(jié)的又一項保留節(jié)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種煙火,將竹竿底部填以火藥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線,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時,點燃引線使火藥燃燒便會產生強勁的推力,將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著白煙,發(fā)出嗖嗖的尖嘯聲,同時在空中噴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簇,光彩奪目,甚是美妙。地上則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議論聲、贊美聲不絕于耳,好不熱鬧。高升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也覺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qū)特有的活動。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內,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一盞盞明亮的孔明燈在漆黑的夜晚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人們以此來紀念古代的圣賢孔明。

    四、傳承價值

    潑水節(jié)是全面展現(xiàn)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tǒng)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jié)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能給人以藝術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jié)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緬甸潑水節(jié)

    潑水節(jié)也是緬甸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類似我國的春節(jié)。一般在公歷4月中旬舉行,通常歷時3、4天。

    按照緬甸風俗,節(jié)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潑水,表示洗舊迎新之意。講究的人,用香櫻桃花枝,從銀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輕輕地向別人身上抖灑。普通人喜歡整桶整盆地潑,甚至用水龍管噴澆。小孩用水槍向大人噴,也不會被責罵。人們被潑得越多越高興,因為水象征著幸福。

    緬甸潑水節(jié)的來歷傳說不一。有一種說法是:有一年,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舊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鄉(xiāng)”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潑水節(jié)。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們便沐浴更衣,穿著鮮艷的服裝,到佛寺浴佛聽經,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潑灑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相傳,身上被潑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時,賽龍舟、丟包、放火花、點孔明燈等活動非常熱鬧。入夜,人們仍縱情歌舞,笑聲不絕。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吳山廟會開放時間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杭州市宋城風景區(qū)門票價格(杭州市宋城風景區(qū)門票價格多少)

    杭州領芯微電子待遇(杭州領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下城區(qū)和上城區(qū)哪個繁華(杭州下城區(qū)和上城區(qū)哪個繁華一點)

    主持人結尾金句(一句精彩結束語大全)

    杭州資產管理公司排名(杭州資產管理公司排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