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分享)

    發(fā)布時間:2023-03-06 22:02:42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36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分享)

    一、金華旅游必去十大景點?

    1、橫店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位于中國東陽市橫店境內(nèi),為國家-旅游區(qū),距杭州160公里,處于江、浙、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游經(jīng)濟圈內(nèi)。乘飛機、火車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達。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30個億資金興建橫店影視城,現(xiàn)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清明上河圖、夢幻谷、屏巖洞府、大智禪寺、明清民居博覽城等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xiàn)代化攝影棚。

    2、金華雙龍洞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qū)約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nèi)、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長、深各33余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nèi)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雙龍洞位于雙龍洞景區(qū)中心,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首批國家級風景旅游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qū)核心景觀和象征,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

    3、大紅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大紅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是武義旅游的核心景區(qū),(位于武義縣中部,距縣城18公里,44省道上松線西側(cè)。)有近10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稱為“十里丹霞十里畫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幅精美絕倫的自然畫卷。景區(qū)內(nèi)生態(tài)植被保存完好,竹海、松林郁綠,赤壁、峽谷、洞穴星羅密布,有號稱世界丹霞最大赤壁的大紅巖;有丹霞地貌共有的溝、谷、洞、柱、壁;象形的獅、象、鯨、猴、龜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

    4、金華山雙龍風景名勝區(qū)

    金華山雙龍風景區(qū)位于金華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稱第三十六洞天金華山,是我國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稱赤松山,相傳為晉時黃初平(號赤松子)-得道成仙處。至宋元佑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從此名聲大振,游人不絕,譽滿東南。宋朝名相王安石贊為橫貫東南一道泉。現(xiàn)山、石、水、洞等勝景風貌依然,險、奇、秀、幽的景觀氣派猶存。

    5、大盤山景區(qū)

    大盤山,位于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地廣人稀,森林茂密,大小山峰5200余座,大氣質(zhì)量和99%的河道水質(zhì)都常年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古代是名士隱居的世外桃源。磐安的山大都邊緣陡峭,而山頂開闊平緩似高臺,山間溪流縱橫,峽谷連綿,瀑潭成群,魚蝦眾多,景區(qū)大都以溪為名。大盤山地勢東高西低,主峰大盤頂海拔1274米,自古以來,在當?shù)鼐鸵恢绷鱾髦按蟊P山脈連九州(指杭州、蘇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臺、仙居、縉云、永康、東陽等五縣(市)”之說。

    6、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

    浙江武義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有“江南華清池,浙中桃花源”之美譽的浙江省武義縣境內(nèi),距武義縣城60公里,總面積1327.69公頃。公園屬中山地貌,峰巒疊嶂,高聳云霄,千米以上山峰林立,最高點牛頭山海拔1560米,為浙中之巔。由于地形切割深度達200~400米,斷崖、峭壁、險壑錯綜有致,壯觀優(yōu)美。公園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具有夏季涼爽的小氣候特征。

    7、仙華山

    仙華山又名仙姑山,位于浦江縣城北9公里處,總面積18平方公里。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相傳因軒轅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仙華山崛起于1.5億年前的中生代,由于燕山運動強烈的斷裂擠壓和火山活動而形成。屬低山丘陵地貌區(qū),山頂緩坡地發(fā)育良好。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雨熱同步,光溫互補,四季分明,氣溫適中,景區(qū)氣溫比縣城低5℃左右。山地植被覆蓋率約90%。交通方便。

    8、義烏國際商貿(mào)城

    義烏國際商貿(mào)城坐落于義烏市區(qū)繁華的稠州路,是目前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商品批發(fā)市場,也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國際化、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商品批發(fā)市場。國際商貿(mào)城現(xiàn)有經(jīng)營面積170萬平方米,占地約有1平方公里,3萬余個商位。有一種說法,如果你在每個商位停留一分鐘,按一天8個小時計算,逛完整個國際商貿(mào)城需要兩三個月時間,足見市場規(guī)模之大。

    9、諸葛八卦村

    導游:位于蘭溪城西18公里,古稱“高隆”,村中有3000余人是諸葛亮嫡傳后裔,為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諸葛村整體結構是諸葛亮第27代裔諸葛大獅按九宮八卦設計布局的,村內(nèi)弄堂似通非通,似連非連,曲折玄妙。

    10、橫店紅色旅游城

    橫店紅色旅游城,是繼橫店影視城后,橫店又建起了一座以弘揚革命傳統(tǒng)為主題,集教育、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紅色旅游城。這是橫店社團經(jīng)濟企業(yè)聯(lián)合會為響應黨中央提出的發(fā)展紅色旅游的號召,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增強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和國防意識,所實施的一項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文化工程。

    二、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記,也是一篇典型的游記類散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4、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外洞、內(nèi)洞的特點以及如何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

    2、使學生感受到這一溶洞的神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釋題,讀第一段。

    1、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老作家、老教育家葉圣陶爺爺?shù)挠斡洝浗鹑A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2、釋題?!坝洝笔鞘裁匆馑??

    3、讀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

    1、激趣。聽說,雙龍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覽一番,你們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雙龍洞有些了解,課文會告訴你。趕快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讀幾遍??熳x吧。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習字詞和課文的情況。

    三、理清順序。

    1、說起導游這個職業(yè),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F(xiàn)在,有一個當導游的機會,你們想不想當?想當?shù)亩紒懋敯?,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導游,就我一個游客。

    導游小姐們、先生們,你們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線?教你們一個方法,可以畫一張游覽示意圖。

    2、細讀課文,借助課文中地點轉(zhuǎn)換的語句來畫。要求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

    3、指定一組中一人板演,一人向大家介紹課文圍繞課題按順序主要描寫了哪些景點。

    四、學習第二段。

    1、剛才就我一個游客太冷清了,你們還是陪伴我一起來當游客吧?,F(xiàn)在讓我們從金華出發(fā)到雙龍洞去,請你注意欣賞沿途景物。下面請同學們當攝影師,把路上的美景拍攝下來,并且配上解說詞。配解說詞時,最好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讀2——3段。

    2、學生自由朗讀2——3段。

    3、討論。

    (1)你拍了什么鏡頭?為什么拍了這了這個鏡頭?隨學生補充介紹:映山紅花色眾多,有紫紅、紅、桃紅、粉紅、橙、金黃、雪青、純白等顏色。

    (2)還有誰也拍了這個鏡頭,你們愿不愿意來一次配解說詞的比賽。

    (3)猜一猜,油桐開的花是什么顏色的?

    (4)介紹“新綠”。

    4、看到大家拍了這么多的鏡頭,我很高興了,不過,我有一個問題。

    出示問題:溪聲為什么會變換調(diào)子,溪流與雙龍洞有什么關系?

    討論。

    想象景色,指導朗讀。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麗,請你能否

    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景色。比如,葉圣陶爺爺就用了一個詞——明艷,你用什么詞?

    五、作業(yè)。

    1、學編導游解說詞。

    2、背誦優(yōu)美的句段。

    3、畫出雙龍洞的游覽線路圖。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同坐上了開往金華雙龍洞的旅游車。在途中我們聽到了導游的熱情介紹,欣賞到了美麗的途中風景。迎著溪流我們來到了雙龍洞洞口。作者一路上欣賞著色彩斑斕的山、花、樹、傾聽著潺潺的溪流他的心情怎樣呢?(愉悅、高興……)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部分吧。

    指名朗讀。

    沿途已經(jīng)這么美了,雙龍洞位于其中那是景中之景,肯定會更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請導游帶大家去雙龍洞洞內(nèi)看看,領略一下那奇特、美麗的自然景觀,大家愿不愿意?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讀后回答:作者游覽雙龍洞的順序是怎樣的?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

    (答后歸納板書: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

    三、導學課文第4自然段。

    1、生大聲朗讀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指名回答,師梳理歸類:

    (1)、外洞有哪些特點?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

    (2)、作者是怎樣寫出外洞高、寬、大的特點的?

    2、學生自讀、自寫、自劃后,同桌討論上述問題,師巡回輔導。

    3、指名釋疑,其他學生評議、補充。

    (師歸納板書:高、寬、大)

    4、指導朗讀訓練:

    (1)、指名讀這段話,讀后評議朗讀效果。

    (2)、男、女生比賽讀這段話。

    5、指名當小導游,模擬導游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向同學們推介外洞這一景點。小導游介紹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四、自學第5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自讀自悟,了解到外洞的特點。再加上“小導游”風趣的介紹,使外洞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怎樣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呢?請大家先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然后,結合課文內(nèi)容,向大家詳細介紹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的方法。

    學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師巡回輔導。

    1、說說孔隙給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說說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1)船小——

    a.找讀句子;

    b.“仰臥”怎樣臥,體會出什么?(矮)

    c、那些詞句能突出船小?體會出什么?(窄)

    d、小結:“矮和窄”都是小的特點,因而船小可以體會出孔隙小。

    (2)行船的方式——

    a.找讀工人拉

    b.為何不能“劃”

    (3)乘船的動作——

    a.找讀

    b、哪個詞最能表現(xiàn)出孔隙???(貼)找同學演示。

    c、問:都是那些地方貼著船底?從……到……到……到,總而言之是沒有一處不都著船底,為什么要這樣?

    d、如果把貼改成“靠”可不可以?(因為“靠”不如貼緊密,不能表現(xiàn)出孔隙?。?/p>

    e、小結:“貼“用的太好了,從作者的動作也可以體會出孔隙的???

    (4)感覺——

    a.齊讀

    b.感覺到什么?擠壓(1)方向不同(學生示范)(2)為什么會有擠壓的感覺?稍微、一點兒

    c、指導朗讀:孔隙中,隨時都有撞破額角、擦傷鼻子的危險,隨著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進,作者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緊張。因此,這一部分要讀出緊張的情緒。

    練讀、指名讀

    五、導學6-8自然段

    過渡:通過剛才驚險的水上之旅,我們終于來到了內(nèi)洞。內(nèi)洞的景色又怎樣呢?請大家默讀第6-8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6-8自然段。

    2、學生讀后質(zhì)疑問難,師梳理歸類。

    a、內(nèi)洞有哪些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b、為什么說“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3、學生自思后,同桌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4、師歸納小結

    板書:大、黑、奇

    師:洞內(nèi)鐘乳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編幅”、“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龜蛇共生”、“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5、過渡: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嘆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nèi)洞這部分。

    感情朗讀。指讀。

    a、學生自讀后,指名讀,讀后評議。

    b、師與生比賽讀。

    6、指名當"小導游",向同學們介紹神奇的內(nèi)洞。

    六、課堂小結,滲透教育:

    1、聽了剛才幾位導游的介紹,通過你自已的學習,你對金華的雙龍洞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你此時想說點什么嗎?(學生自由發(fā)表贊嘆)

    2、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隨葉老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洞中的景觀令人驚嘆。那孔隙的奇妙,石鐘乳和石筍造型的奇特,真不愧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觀。而且,還掌握了游記的學習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覽中作者的所見、所聞,體會作者的所感和對山水、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七、布置作業(yè):

    1、讀葉圣陶《記金華的兩個巖洞》

    2、為金華雙龍洞寫廣告詞或?qū)в卧~。

    3、背誦第五自然段。

    三、金華風景區(qū)哪個最好玩

    金華最好玩的風景區(qū):

    1、橫店影視城

    橫店影視城,位于中國東陽市橫店境內(nèi),為國家AAAAA旅游區(qū),距杭州160公里,處于江、浙、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游經(jīng)濟圈內(nèi)。乘飛機、火車或走高速公路均可直達。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30個億資金興建橫店影視城,現(xiàn)已建成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

    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分享)

    2、金華之光景區(qū)

    金華之光景區(qū)位于多湖中央商務區(qū)核心區(qū)塊,金華“心臟”三江交匯燕尾洲公園區(qū)域,與婺劇院相呼應,區(qū)位十分凸顯。整個項目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總投資為10.65億元,規(guī)劃設計融入智慧之樹理念,四座建筑猶如四顆智慧果實,相互串聯(lián)。

    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分享)

    3、神麗峽

    浦江神麗峽地處風光秀麗的浦江縣,系橫店集團投資開發(fā),并已成為橫店影視城拍攝外景的一個影視基地。神麗峽交通極為便捷,距杭州120公里,義烏28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浦江出口7公里。神麗峽景區(qū)屬典型的自然峽谷型景觀,山巒起伏、巨石嵯峨、瀑布跌水層出不窮。

    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分享)

    4、金華山雙龍風景名勝區(qū)

    金華山雙龍風景區(qū)位于金華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稱第三十六洞天金華山,是我國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稱赤松山,相傳為晉時黃初平(號赤松子)-得道成仙處。

    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分享)

    5、大紅巖風景名勝區(qū)

    大紅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是武義旅游的核心景區(qū),(位于武義縣中部,距縣城18公里,44省道上松線西側(cè)。)有近10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稱為“十里丹霞十里畫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幅精美絕倫的自然畫卷。

    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分享)

    四、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1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葉圣陶游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是按游覽順序記敘的。先寫沿途所見的美景;繼而寫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寫孔隙;最后寫內(nèi)洞。

    表達了作者葉圣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錦繡河山的熱愛。

    學習目標

    ①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②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③了解按一定順序閱讀的方法。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⑤培養(yǎng)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石鐘乳、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可以做成課件。

    第一課時

    ●談話,揭示課題,初識課文

    你喜歡旅游嗎?都游覽過哪些地方?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里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讀讀課文,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光游覽。

    聽朗讀錄音。

    說說跟著作者游了一趟雙龍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導細讀,了解游覽順序

    ①導語:“就聽一遍,大家肯定覺得不過癮,現(xiàn)在我們來細細學習。”

    學生自讀,要注意讀準生字、理解新詞,并用“…”畫出提示作者游覽順序的有關詞句。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②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總結游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nèi)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nèi)洞的過程。并隨機讓學生讀讀這一段,注意正音,指導讀順,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仰臥、臀部、水程等詞語。

    教師根據(jù)學生描述的游覽順序,板書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③指導學生按游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按游覽順序可分六段。(分別請6名學生來讀對應的段落,注意不多讀也不少讀)

    ●課堂作業(yè)

    ①認讀生字、生詞并書寫,遇到疑問隨時發(fā)問。

    ②隨機利用搜集的資料介紹雙龍洞的石灰質(zhì)巖石及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①默寫生字詞。

    ②讀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按照游覽路程來欣賞景點、品讀文章。

    ●閱讀,體會路上景色

    ①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位同學讀出作者的心情了嗎?”

    學生自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當時的心情。再讓學生個別展示朗讀,點評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③放映課件,輔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斷撲入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這是映山紅,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色彩多明艷啊。

    ③感悟課文寫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作者對溪流的描寫很有情趣,對嗎?你從哪里感覺到的?

    (品味“時而……時而……”一句,體會幾對反義詞的妙用)

    ●討論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

    ①如果說沿途的風光可用“春光美”來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會怎么來概括呢?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寬”“高”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在簡圖上補板書:寬、高、大)

    ②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chǎn)生什么感覺?

    理解“突兀”:高聳,指山勢高聳?!吧簟?樹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樹木繁密,很有氣勢,不禁使人對雙龍洞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

    ③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個大會堂,高高的石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④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讀一讀,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qū)?,作者順著溪流游覽?,F(xiàn)在迎著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nèi)洞)

    ●了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①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么滋味,我們也來試試。齊讀。

    ②說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

    看課件外洞由近及遠的鏡頭,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shù)摹?/p>

    ③默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過孔隙是怎樣的情形、怎樣的心情?

    誰來讀讀,讀出作者的感覺、心情。

    你覺得哪些語句真切地寫出了作者這種緊張的心情,能把它背出來嗎?

    復述或者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三課時

    ●聯(lián)系上文引入新課

    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氣勢,經(jīng)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于到達了內(nèi)洞。內(nèi)涵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了解內(nèi)洞特點,感受內(nèi)洞的“奇”

    ①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畫出描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蜿蜒”是怎樣的?據(jù)字形釋義,再觀看課件,讓學生作描述。

    ②結合課件(或圖片),討論學習:內(nèi)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么?除了課文寫到的,你還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a.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評議,互相啟發(fā),開闊思路。

    內(nèi)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nèi)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洞內(nèi)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b.指名看著圖像,試著給圖配音,描述洞內(nèi)景象。

    ●小結

    作者乘船出洞,結出了雙龍洞之游。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組讀課文。

    ●質(zhì)疑問難

    ●推薦課外閱讀

    像這樣的課文,記錄了作者游覽過的地方,你讀了,仿佛跟著作者在游覽觀光,這就是游記,你喜歡讀嗎?都讀過哪些游記?你都摘記了精彩語段嗎?能背記這些精彩語段嗎?

    ●課堂作業(yè)

    ①背誦、摘錄精彩語句。

    ②指導造句;

    時而……時而……(引導體會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形態(tài)變化時可以運用,舉例提示:“大海時而……”,“舞蹈動作時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讀課文范句,體會分句間轉(zhuǎn)折的意思,然后教師或?qū)W生示范造句,指導仿造)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2

    1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包含1個多音字:系)及新詞,認讀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游記中按游覽順序連段成篇的寫作方法和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學習“孔隙”的寫法寫一段話,從不同方面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了解金華雙龍洞奇異的景象,產(chǎn)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想象力就得到了培養(yǎng)和鍛煉,因此他們有想象的能力和基礎,同時,有些學生可能已經(jīng)去過金華的雙龍洞,這些學生的發(fā)言、圖片和錄像都可能調(diào)動其他學生的想象力。但有感情地朗讀寫景的文章,對學生來說恐怕有一定難度,還需教師指導。寫法的學習還需在深入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大膽嘗試。

    3重點難點

    1、準確把握金華雙龍洞洞口、孔隙、內(nèi)洞的特點,體會景觀的奇異、美麗。

    2、掌握孔隙寫法,進行仿寫練習。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理解相關“新綠、突兀森郁”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1.2學時重點

    1、重點:理解相關“新綠、突兀森郁”等詞語。理清文章層次。

    4.1.3學時難點評

    1、難點:明確文章兩條線索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揭題、釋題,讀第一段

    1、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老作家、老教育家葉圣陶爺爺?shù)挠斡洨ぉび浗鹑A的雙龍洞。

    2、釋題:

    “記”是什么意思?

    3、讀第一段。

    活動2【講授】二、初讀課文

    1、激趣:

    聽說,雙龍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覽一番,你們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雙龍洞有些了解,課文會告訴你。趕快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讀幾遍??熳x吧。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習字詞和課文的情況。

    活動3【講授】三、理清順序

    1、看,這是什么?(出示小紅旗小黃帽)誰用的?說起導游這個職業(yè),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F(xiàn)在,有一個當導游的機會,你們想不想當?想當?shù)亩紒懋敯?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導游,就我一個游客。(讓一個女生起立)導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線?教你一個方法,可以畫一張游覽示意圖。怎么畫?細細讀課文,借助課文中地點轉(zhuǎn)換的語句來畫。例如: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一組板演。導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線?你這個導游當?shù)谜婧?這個旅游帽作為獎品獎給你。

    活動4【活動】四、學習第二段

    1、剛才就我一個游客太冷清了,你們還是陪伴我一起來當游客吧?,F(xiàn)在讓我們從金華出發(fā)到雙龍洞去,請你注意欣賞沿途景物。(出示相機)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你們也帶了嗎?下面請同學們當攝影師,把路上的美景拍攝下來,并且配上解說詞。(出示一張照片做例子)拍鏡頭時,要拍一個你最喜歡的景物,配解說詞時,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讀2~3段。

    2、學生自由朗讀2~3段。

    3、討論:

    ⑴你拍了什么鏡頭?為什么拍了這了這個鏡頭?隨學生出示圖,補充介紹:映山紅花色眾多,有紫紅、紅、桃紅、粉紅、橙、金黃、雪青、純白等顏色。

    ⑵還有誰也拍了這個鏡頭,你們愿不愿意來一次配解說詞的比賽。

    ⑶猜一猜,油桐開的花是什么顏色的?出示圖。

    ⑷出示實物,新綠。

    4、看到大家拍了這么多的鏡頭,我也憋不住了,我讓你們看看我拍的鏡頭,不過,我有一個問題。(出示問題:溪聲為什么會變換調(diào)子,溪流與雙龍洞有什么關系?)播放錄象,看完后討論。指導朗讀。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麗,請你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景色。比如,葉圣陶爺爺就用了一個詞──明艷,你用什么詞?

    6、景色美,文章美,我們來把它背下來,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話背給同桌聽。

    活動5【作業(yè)】作業(yè)

    這堂課,我們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開心嗎?今天回去,把你的見聞告訴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4.2第二學時

    4.2.1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感受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通過感悟按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學習有條理敘述的表達方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和樸實。

    4.2.2學時重點

    1、了解外洞、孔隙、內(nèi)洞的特點,分清文章主次。

    2、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

    4.2.3學時難點

    學會運用恰當詞句描繪事物和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3

    活動1【導入】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 。齊讀課題。

    1.白板出示生詞,檢查學生認讀。

    2.指生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復習作者游覽的順序:

    金華→羅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

    活動2【講授】精度感受

    (一)欣賞路上的見聞。

    1.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讀一讀。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山色水聲)

    3.引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著……變換調(diào)子?!?老師朗讀,學生想象。)

    引導學生用“時而……時而……”練習說話 ,師生互評 。

    (二)游覽外洞和內(nèi)洞。

    1.自由讀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點?(洞口寬,洞內(nèi)大)教師板書:寬、大

    2.朗讀“洞口很寬,像……。走進去很大,仿佛……”體會打比方的獨到之處。

    3.師:我們隨葉圣陶爺爺來到外洞,必須干什么?四人小組朗讀第5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到內(nèi)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4.交流:讀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

    孔隙的特點——窄、矮[板書:窄、矮]

    作者的感受——好奇、險[板書:險]

    5.朗讀“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就登陸了?!边呑x邊想象當時的情形,體會作者的感受。

    6.師:我們來到內(nèi)洞,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相機板書。

    內(nèi)洞的特點——黑(一團漆黑)、奇(洞頂雙龍,洞內(nèi)石鐘乳、石筍)、大 (比外洞大得多)

    板書:黑、奇、大

    作者的感受——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很大

    活動3【講授】學習討論

    1、過渡:經(jīng)過孔隙就進入了內(nèi)洞,內(nèi)洞又有什么特點呢?

    2、默讀第五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3、指導理解每句話講了什么,并結合理解“變化多端”、“顏色各異”等詞,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币痪?概括出內(nèi)洞的特點。(板書:黑、奇、大)

    4、內(nèi)洞確實很黑、很奇、很大,觀看錄相,欣賞體會。

    四、作者游完了內(nèi)洞,又排隊出了洞。

    活動4【練習】學習仿寫

    你還去過哪些風景名勝?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一個小片段。請兩位同學讀一讀。要注意游覽順序。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學寫其中的9個。正確讀寫“浙江、森郁、聚集、合適、昏暗、稍微、額頭”等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游覽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課前準備〗

    金華雙龍洞的圖片資料、及從空隙進入內(nèi)洞的實景影片片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課題:導入

    二、檢查預習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解字義

    ⑴ 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⑵ 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2、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帶著問題讀課文:默讀課文,標序號,再想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jīng)過。)

    3、了解寫作順序:

    過渡:作者游覽了雙龍洞,他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向我們介紹了什么?自讀思考,用筆畫下來。

    ⑴ 自讀思考。⑵ 小組交流。 ⑶ 班級交流。

    全文是按游覽順序?qū)懙?,依次寫了游覽金華雙龍洞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內(nèi)洞、游內(nèi)洞、出洞。

    板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

    三、總結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畫一張游覽路線圖,再說一說作者游覽了哪些景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閱讀與想象相結合,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4、朗讀課文,能按順序運用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由外洞進入內(nèi)洞的經(jīng)過作者是怎樣寫清楚和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葉圣陶先生向我們清晰地講述了他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jīng)過,使我們仿佛也置身于神奇秀麗的大自然中。拿出你們自己繪制的游覽路線圖,讓我們現(xiàn)在就啟程吧!

    二、學習新知

    1、整體感知:

    ⑴自學要求:默讀全文,思考:根據(jù)示意圖,說說你主要游覽了哪些景點?

    ⑵班級交流匯報(引導學生把握全文,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條理,分清文章的主次。)

    ⑶學生在讀中感悟。(文中略寫部分,如游雙龍洞路上見聞部分“景色明艷、溪流歡唱”,隨著學生說,就通過學生的有感情朗讀解決了,具體描寫部分下面深入學習。)

    2、直奔課文的主體:

    ⑴ 在游覽中,你對哪一處的景色印象最深,一會兒向大家做個介紹,形式不限,可以拿著圖片或照片做介紹,也可以編成解說詞講解,還可以朗讀課文。

    ⑵ 小組合作學習。

    ⑶ 全班交流:①外洞寬敞。②內(nèi)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③內(nèi)洞“黑、奇、大”

    板書:寬敞 窄小 黑、奇、大

    3、回歸整體:

    教師根據(jù)板書總結引導:我們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出洞”的順序一同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這其間我們感受到路上明艷的景色,聽到了溪流的歡唱,看到外洞的寬敞,體驗了內(nèi)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更讓我們欣賞到內(nèi)洞的“黑、奇、大”,我們不禁發(fā)出感嘆。在我們游覽的同時,泉水始終伴隨著我們,找找書中描寫泉水的句子。

    三、總結全文 知道作者的游蹤,清楚文章的主次安排,為復述課文打好基礎。

    四、布置作業(yè)

    1、語言積累: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讀一讀,記一記。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篇5

    教學目的知:了解雙龍洞的游覽順序,景象的奇異。滲透游記類課文的學法。能:思考、表達和搜集材料的能力。運用有關課外材料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能力。思: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對喀斯特地貌的興趣。板書設計

    景象奇異

    金華→羅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

    高大

    窄小

    黑大重點體會金華洞景象的奇異。難點孔隙的寫法。教具CAI課件

    錄像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3課《x》。齊讀課題。

    過渡:我們一同隨著葉圣陶老先生從金華出發(fā),經(jīng)過羅甸就漸漸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眼前一片明艷,耳邊溪流潺潺,迎著溪水抬頭望去,看!雙龍洞到了!

    二、學習課文。過渡:請大家打開書,朗讀課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們都隨葉老游覽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過渡: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們一起來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請你用筆劃下來,再讀一讀。

    1.洞口寬像橋洞

    (1)

    指讀,讀出寬大的感受。

    (2)

    明確學法:洞口這部分我們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體會讀出來。過渡: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繼續(xù)學習。經(jīng)過寬大的洞口,就來到了外洞。這里又是怎樣的景觀呢?2.自學外洞,把自己的收獲匯報給大家。

    高、大,仿佛到了個大會堂

    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誰能把這種奇特的感受讀出來?過渡: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經(jīng)讓我們感到很奇特,更令人驚嘆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靵砜纯窗?!

    3.出示資料:

    內(nèi)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僅通水道,長10余米,寬3米多。內(nèi)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如欲觀賞,唯有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頭,有驚而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之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

    (1)看錄像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給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自讀第四大段,說說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自以為、沒有一處、擠壓、稍微、準會)

    (3)感情朗讀。(喜歡讀哪一句就讀哪一句)

    (4)看電腦填空。過渡:這樣的水石奇觀,游覽后真令人拍案叫絕。下面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第四大段。

    (5)有感情朗讀全段。過渡:我們乘船從孔隙經(jīng)過,大約走了八、九米就來到了內(nèi)洞。這里又有什么樣奇特的景觀呢?

    4.默讀第五大段,用我們上面的學習方法進行個人學習。再分小組討論。思考:在內(nèi)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然后有語氣地讀出來。

    (1)黑

    漆黑一片

    什么也看不見

    (2)洞頂?shù)碾p龍

    (3)石鐘乳和石筍

    名目有四十多種。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4)看圖片加深體會。

    (5)把句子補充完整。

    (6)出示資料:洞內(nèi)鐘乳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編幅、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過渡: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嘆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nèi)洞這部分。

    (7)感情朗讀。指讀。過渡:就這樣,我們隨葉老又仰臥在小船里,通過孔隙出了洞。

    三、總結:

    (1)結合板書總結全文,體會雙龍洞景觀的奇特。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隨葉老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洞中的景觀令人驚嘆。那孔隙的奇妙,石鐘乳和石筍造型的奇特,真不愧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觀。(景象奇特)而且,還掌握了游記的學習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覽中作者的所見、所聞,體會作者的所感和對山水、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2)發(fā)散:學生出示相關的圖片或文字,進行課內(nèi)外結合。

    老師知道,同學們在課下也結合課文從書中、報刊中、網(wǎng)絡上找到了許多與課文相似或相關的材料,下面我們就來展示給大家吧。

    (3)針對學生的展示進行總結。

    同學們從網(wǎng)絡上、書中、報刊中以及親身的游歷中,搜集到豐富的材料,《xx》一課給我們帶來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更豐富的知識,和搜集資料的途徑、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能這樣做。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金華特色景觀設計案例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薦閱讀:

    金華金東區(qū)高端網(wǎng)站設計推薦(金華網(wǎng)站平面設計)

    金華別墅景觀設計教程電話(金華別墅裝修設計)

    金華免費裝潢公司(金華免費裝潢公司排名)

    園區(qū)為企業(yè)提供政策的服務

    空間感強的人聰明(空間感強的人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