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以山為主題的設計(以山為主題的設計理念)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以山為主題的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nèi)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園林地貌設計應掌握哪些原則
園林地貌是指園林用地范圍內(nèi)的峰、巒、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它是園林的骨架,是整個園林賴以存在的基礎。按照園林設計的要求,綜合考慮同造景有關的各種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貌,統(tǒng)籌安排景物設施,對局部地形進行改進,使園內(nèi)與園外在高程上具有合理的關系。這個過程叫做園林地貌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原則
園林地貌的創(chuàng)作原則可概括為:
1,因地制宜。園林地貌處理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宜山則山,宜水則水。以利用原地形為主,進行適當?shù)母脑?。中國有不少古典園林是因地制宜造園的佳例。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原稱甕山)是北京西山的余脈。在修建清漪園(頤和園前身)以前,山南地勢低洼,附近的玉泉和龍泉泉水匯集,形成甕山泊,乾隆十五年(1750)興修清漪園時,結合興修水利進行了地形改造工程,加以浚深,并向東、西拓寬。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島和東、西堤外,部分增筑于甕山東麓。又在甕山北麓挖出一條河(原稱后溪河,即今后湖),所出土方沿北園墻堆筑了一列土丘。原來單調(diào)的地形經(jīng)過這些改造,頓然改觀,形成山環(huán)水抱之勢。
2,師法自然。園林地貌創(chuàng)作要借鑒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為藍本;即所謂“以真為假”來塑造園林地貌,而且要繼承中國傳統(tǒng)的掇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園林地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3,順理成章。在布置山水時,對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狀、大小、高深,山與山之間,山與平地之間,山與水之間的關系等,作通盤考慮。全園山水地貌的曲折變化,高低錯落要符合自然規(guī)律。地貌創(chuàng)作要根據(jù)土壤的不同性質(zhì)確定山體或水體岸坡的坡度,使之穩(wěn)定持久。
4,統(tǒng)籌兼顧。園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還要為園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設施創(chuàng)造合適的場地,施工時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長。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山水須有建筑、植物等的點綴;園中建筑及其他設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創(chuàng)作步驟
在創(chuàng)作園林地貌以前要搜集有關資料,如原地形圖、園基周圍規(guī)劃情況等圖紙以及水文、土壤、氣象等資料。園林地貌創(chuàng)作大致可分相地、設計、施工三個步驟。
1,相地。其任務一是詳細了解整個園基的情況,據(jù)此檢查地形圖的精確度;二是觀察地貌,審形度勢,把有利用價值有特征的點標記在圖上以備參考,根據(jù)地形特點和建園要求,綜合考慮園中景物的安排。
2,設計。園林是城市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園林地形的設計要按照城市規(guī)劃的要求,并取得城市建設各有關部門的配合,使園內(nèi)的地形在高程上與周圍環(huán)境有合理的聯(lián)系,例如公園出入口廣場、園路標高的確定,園內(nèi)水體和城市水系的關系,水體的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標高的確定,以及園內(nèi)雨水、污水的排除等。如果園基(或風景區(qū))地處山區(qū),還要考慮山洪的攔截和疏導等。
為了方便土方量的計算和施工圖的制作,地形設計圖應單獨編制,其比例尺與其他圖紙相同;地形較復雜的圖紙比例應適當放大。對于地形較簡單、土方工程量不大的園林,地形設計也可與其他設計內(nèi)容表達在同一張設計圖上。土方量計算是園林地形設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內(nèi)容,要求計算挖方和填方的具體數(shù)量,力求做到園內(nèi)挖方量和填方量就地平衡。常用的計算方法有斷面法(等高面法和垂直斷面法)和方格網(wǎng)法,前者適用于自然山水園的土方量計算,后者適用于大面積場地平整的土方量計算。土方施工圖是施工的主要依據(jù)。在園林地形設計圖紙中,山體、水體的位置、形狀、高深和地貌狀態(tài)通常用等高線表示。
有時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設計的地形情況,可以根據(jù)設計圖做成模型。
3,施工。園林地貌改造的施工方法一般可分為人力施工和機械施工。挖湖堆山或平整場地等主體工程一般先用機械(例如推土機或鏟運機)施工,再用人力完成細部修整。
=============================
園林綠地中有各種起伏形狀的地貌。在規(guī)則式園林中,一般表現(xiàn)為不同標高的地坪、層次;在自然式園林中,往往因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那么園林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簡單的說有四點:
1.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種園林用途,同時具灌溉、抗旱、防災作用;
2.改善植物種植條件;提供干、濕、以至水中,陰、陽、緩、陡等多樣性環(huán)境;
3.創(chuàng)造園林活動項目,建筑所需各種地形環(huán)境;
4.組織園林空間,形成優(yōu)美園林景觀。
園林地貌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對其有一定了解和掌握,那么我們就從地貌的構成元素和設計原則兩方面作些論述
一.設計主題
一般分為五大主題:平地、坡地、掇山與疊石、理水。
(一)平地
園林中的平地不同于一般建筑物室內(nèi)的地面,它實際上是具有較小坡度的緩坡地,其坡度一般介于1%~7%之間,以利排水。園林綠地內(nèi)一般均設有一定比例的平地,便于群眾性的活動和人流集散。同時平地的設置也可形成較開朗的園林空間,而且平坦的地貌具有多方向發(fā)展的張力感地形。在凸形的地貌可創(chuàng)造景觀中構圖的焦點,地形形象十分突出;凹形地貌具有封閉性和內(nèi)向性,能在觀景上產(chǎn)生舞臺效果;在谷地中會產(chǎn)生神秘孤獨感;在開闊地會使人生起坦蕩豪放的情愫;而在臺地梯階上又能使人情緒起伏,增強錯落而有韻律的感染力。
(二)坡地
坡地按坡度可分為陡坡和緩坡兩類。緩坡坡度介于平地與陡坡之間,仍可作為一些活動的場地。而在坡度12%以上的陡坡開展一些活動較困難。陡坡與緩坡、山體、水體等組合可形成較優(yōu)美的園林地形景觀。尤其陡坡在地形設計中視做土山的余脈、主峰的配景、平地的外緣,在進行規(guī)劃造景構圖之際,不僅注意地形的方圓偏正,而且要注意陡坡的走向去勢,園林用地唯陡坡最勝,只要“略成小筑,足微大觀”。
(三)掇山、疊石
在自然風景中,山體能構成風景、組織空間、豐富園林景觀,所以我國古典園林和現(xiàn)代造園中常設置山一景,人們常把園林中人工創(chuàng)造的山稱作“假山”。人們通常稱呼的假山實際上包括假山和置石兩個部分。假山,是以造景游覽為主要目的,充分地結合其它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為材料,以自然山水為藍本并加以藝術的提煉和夸張,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稱。置石是以山石為材料作獨立性或附屬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現(xiàn)山石的個體美或局部的組合而不具備完整的山形。一般地說,假山的體量大而集中,可觀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置石則主要以觀賞為主,結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體量較小而分散。掇山、疊石應注意不能孤立而行,和自然界中的真山相比,體量不大,然而卻有石骨嶙峋、植被蒼翠的特征,加之獨立或散點的置石形式,一樣會使游人很自然地聯(lián)想起深山幽林、奇峰怪石等自然景觀,體驗到自然山林之意趣。具體而言,假山和置石有以下幾方面的功能作用:
作為自然山水園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作為園林劃分空間和組織空間的手段;
運用山石小品作為點綴園林空間和陪襯建筑、植物的手段;
用山石做駁岸、擋土墻、護坡和花臺等;
作為室內(nèi)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設。
置石巧在一個“置”字上,結構雖然簡單,安置方式不可小視,一般可分為特置、對置、散置、群置和山石器設。假山較置石復雜的多,因材料不同也可分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間的山。假山在布置和堆砌手法上更應多多用心,主要有以下幾點:
1.山水結合,相映成趣
2.相地合宜,造山得體
3.巧于因借,混假于真
4.獨立端嚴,次相輔弼
5.三遠變化,移步換景
6.遠觀山勢,近看石質(zhì)
7.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園林中,大凡構成綺麗風景的,幾乎都離不開山,而有山又有水,山水相映,更能顯出景觀的嫵媚動人,山水之間是相互依存而相得益彰,故有“山以水為血脈,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為顏面,故水得山而媚”,可見山和水的綜合性和整體性是至關重要的,那么我們就接著說理水。
(四)理水
理水是地形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前面提及,掇山必同理水,所謂“山脈之通,按其水徑;水道之達,理其山形”。從自然山水風景到人工造園,山水始終是景觀表現(xiàn)的主題素材。水與凝重敦厚的山相比,顯得逶迤婉轉、嫵媚動人,別有情調(diào)。園林中的理水和掇山疊石一樣,不是對自然界的簡單模仿,而是對自然界作抒情寫意的藝術再現(xiàn)。經(jīng)過園林藝術加工而創(chuàng)造的不同的水型景觀,予人以不同情趣的感受。水體不僅作為重要的造園素材,它還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如可開展水上活動,增大空氣濕度、調(diào)節(jié)氣溫、吸塵等等。
園林中的水景,多為就天然水體略加人工改造或就低掘池而形成的。水景的形式相當豐富,按水體的形式可分為自然式水體和規(guī)則式水體。
自然式水體:如河、湖、溪、泉、瀑等;
規(guī)則式水體:如規(guī)則式水池、噴泉、水井、壁泉、疊水等,常與雕塑、山石、花壇等組合成景。
按水流的狀態(tài)可分為靜態(tài)水景和動態(tài)水景。
靜態(tài)水景:如湖、池等,它能映射出倒影,予人以明潔、恬靜、開朗或幽深的感受;
動態(tài)水景:如瀑布、噴泉、溪流、涌泉等,給人以變幻多彩、明快、輕松之感,并具有聽覺美。
二.設計原則
在園林地貌中,無論是自然的河流湖泊、山地丘陵,還是小型園林中的池水溪泉、假山土崗,都應充分利用原有地貌,必要時可進行一定的藝術處理,運匠心于丘壑泉池,以構成園林佳景。
(一)因地制宜
園林地貌是園林的骨架,我國傳統(tǒng)的自然山水園的一大特點就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原有地貌。因此進行園林規(guī)劃時,首先要考慮到園林內(nèi)自然地貌條件的特點:原有地貌或平坦或起伏,有山崗、沼澤等,可能基本符合或部分符合設計要求,這就應在原有的地貌基礎上,結合園林使用功能和園林景觀構圖等方面的要求,加以利用和改造,可就低掘池,因勢掇山,“宜亭則亭,宜榭則榭”。使之“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使園林中的山水景觀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其中改造地貌,特別是較大規(guī)模的挖湖堆山,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非常大,所以設計時更要考慮到財力等條件,景物的安排、空間的處理、意境的表達都力求依山就勢,高低錯落,疏密起伏,自由布局,引造出坡隴坪谷,磯渚洲島、溪澗池灣、山巒平臺、疊嶂錯層、林中空地、疏林草地等等。同時應根據(jù)需要和可能,進行全面分析,并貫徹對原地貌堅持“利用為主,改造為輔”的原則,使土方工程量降到最小限度。若需改造的地貌,也應力求達到園內(nèi)填挖土方量平衡。
城市和郊區(qū)園林綠地對原有地貌的利用,因隨各自的性質(zhì)、功能要求以及面積大小等而有較大的差異。如城市中的公園、花園、小游園等在利用原地貌的基礎上,還需有一定的改造,以滿足使用和造景等方面的要求。而郊區(qū)的自然風景區(qū)、森林公園、休療養(yǎng)地等在較大程度上是追求自然景觀,所以它不必大興土木,應偏重于對原有地貌的利用,做到因地制宜,就低挖池,就勢堆山。在設計園林佳境的同時就考慮到施工的需要,使人力物力都得到最大節(jié)省,同時縮短施工時間。
(二)滿足園林使用功能的要求
游人在園林內(nèi)進行各種游憩活動時,對園林空間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園林地貌的設計要盡可能為游人創(chuàng)造出各種游憩活動所需的不同地貌環(huán)境。如游人開展集體活動、野餐、唱歌、日光浴等活動,就需要有一個較大面積的草坪廣場;進行泛舟、游泳等水上活動,則需要有一定面積的水面;登高遠眺常需要有山重水復、峰回路轉的層次豐富的山林等等。同時為使不同性質(zhì)的活動互不干擾,可利用地貌的變化來分隔園林空間。在一個高密度的小區(qū)中,可用的綠化空間很小,那么園林就要充分利用地形,分割制造出較多空間,為小區(qū)營造出有各種使用功能的空問。
(三)滿足園林景觀的要求
園林應以優(yōu)美的園林景觀來豐富游人的游憩活動,所以在園林設計中,應力求創(chuàng)造出游憩活動廣場、水面、山林等開敞、郁閉或半開敞的園林空間境域,以便形成豐富的景觀層次,使園林布局更趨完美。廣廈林立的城市中,綠色顯得那么寶貴,因此,園林設計中更要注意地形地貌,最大限度的營造出不同的園林景觀,做到步步有景,步步不同。地形景觀設計必須與景園建筑及平立面設計同步進行,使人工建筑與自然景觀渾成一體,形成一幅具有人文氣息的山水畫。
(四)符合園林施工的要求
園林地貌在滿足使用和景觀需要的同時,必須使其符合園林施工上的要求。如山高與坡度的關系、各類園林廣場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穩(wěn)定性等問題,都需嚴格地推敲,以免發(fā)生如陸地內(nèi)澇、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顧后果,執(zhí)意要求景觀效果。
(五)創(chuàng)造園林植物的種植環(huán)境
首先要考慮因“綠”制宜,保護自然植物群落有利于生態(tài)與園林綠化相結合。在1:200地形圖上做方案,在1:100地形圖上復核綠地率和大樹破壞情況,盡可能保留或避讓或結合于人工地形之中、使樹木得以重點保護,維持原有風貌。對長有古樹名木的位置,就更應保持它們原有的地形標高,以免古樹名木遭到破壞。另外,豐富的園林地貌,可形成不同的小環(huán)境,從而有利于不同生態(tài)習性的園林植物生長,因此創(chuàng)新的植物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園林植物有耐蔭、喜光、耐濕、耐旱等類型,根據(jù)園林景觀需要,在園林中各自適宜的環(huán)境中配置,或與其它園林素材結合配置,構成意趣不同的園景。如山體的南坡宜種植喜光樹種,北坡可選擇耐蔭、耐濕的植物種植;水邊及池中可選擇耐濕、沼生、水生等植物配置。
園林地貌的效果作用還有很多,在園林設計中一定要加以分析,綜合利用,結合施工,營造出優(yōu)美宜人的景觀環(huán)境。
二、塑石假山施工工藝 塑石假山如何打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情趣的日益提高,大家對于自己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也越來越重視。在公園中,塑石假山是十分常見的。這些假山并不是純天然的石頭,而是根據(jù)大自然中的風光對一塊沒有造型的石頭進行雕琢,從而讓它呈現(xiàn)出美輪美奐的外形。許多人對于塑石假山的施工工藝往往并不了解,為此,本文就將為大家介紹一下,從而供大家有需要的時候做下參考。
施工工藝
第一、假山設計:
深化設計方案、制作假山模型:依據(jù)圖紙及效果圖進行深化設計,依據(jù)圖紙制作精細模型,根據(jù)模型運用數(shù)字掃描技術,制作施工圖(結構圖、各立面圖、平面圖),確保施工過程尺寸比例準確、結構合理、安全可靠。以下是一個簡單假山模型圖:
第二、假山制作流程:
1、定點放樣:對塑石假山定點定位,采用網(wǎng)格法在現(xiàn)場確定山體的外輪廊線及水平點,沿輪廓線放出基礎的挖土線。
2、基礎工程:基礎結構澆筑時應埋好鋼材主骨架的預埋鐵件、型鋼骨架。
3、主骨架安裝:主骨架采用鍍鋅鋼材,作為結構主受力部分,應根據(jù)山體造型的體量大小和高低要求,定出每根鋼材的長度尺寸,逐根焊接,焊接質(zhì)量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焊縫應進行除銹防除處理。
4、次骨架安裝:次骨架采用鍍鋅鋼材,作為主骨架與山皮間的連接,要求最大間距在1米以內(nèi),充分使山體牢固支撐的主結構上。
5、鋼筋網(wǎng)綁扎:采用Φ 6圓鋼,間距150x150,焊接于結構骨架上,鋼筋網(wǎng)需做防腐處理。在鋼筋網(wǎng)格表面綁扎鋼網(wǎng)前,依照鋼筋網(wǎng)格的高低起伏逐塊綁扎固定,再根據(jù)設計山體質(zhì)感紋理的造型要求,進行局部敲壓修整處理,做出山體的整體輪廓線條。
6、鋼網(wǎng)片綁扎:采用孔徑5x5鍍鋅鋼網(wǎng)綁扎于鋼筋網(wǎng)上。在鋼筋網(wǎng)格表面綁扎鋼網(wǎng)前,依照鋼筋網(wǎng)格的高低起伏逐塊綁扎固定,再根據(jù)山體質(zhì)感紋理的造型要求,進行局部敲壓修整處理。
7、掛漿打底:掛漿用1 : 2水泥砂漿加人適量纖維性附料及建筑膠水,以增加山石表面抗拉強度和砂漿的粘韌性,山體外挑部位的底部掛漿,應在鋼網(wǎng)上面鋪掛,砂漿應掛滿整個網(wǎng)面,打底掛漿施工后進行澆水養(yǎng)護。
8、山體紋理粗造型:根據(jù)模型及圖紙的要求及整體塑石假山風格,對山體中的山脈、峰巒、洞穴、溪流、斷層、壁頂、石紋等外部輪廓進行初步造型制作,整體效果達到造型自然、比例適當、整體連貫性強。
9、山石紋理細部處理:按照山體的初步造型和表面造皺,對峰巒、山澗、洞穴、溪流、斷層、石磯、石質(zhì)、紋理用切、鑿、塑等方法進行細部造型處理,反復遠近,正側觀察,邊塑造邊使山體各部位達到自然山石的質(zhì)感效果和天然景觀的藝術效果。
10、山體著色:山體著色前應保證山體干燥并清理表面。先噴涂抗堿底漆,再依照要求基調(diào)顏色選用耐候型戶外專用色漿及外墻乳膠漆調(diào)色,多次多層噴涂潤色,以達到藝術效果要求,最后噴涂保護劑。
注意事項
1、塑石假山主體型體美觀與否,主題鮮明、簡潔、突出意境為上;
2、塑石假山局部細節(jié)的處理是否恰當、符合大自然造物邏輯與否,這是逼真程度上的追求;
3、顏色處理是否接近大自然物侯所造成的效果,逼真程度能夠達到多少;
4、考慮顏色的耐候性和穩(wěn)固性。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已經(jīng)大致了解了塑石假山的施工工藝。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要想對一塊本來沒有造型的石頭進行加工,首先就要選取合適的石頭,然后設計出自己想要的外形。在這之后就可以依次對石頭進行加工了,包括定點、安裝骨架、著色等等。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施工的時候還要考慮到顏色的耐候性和穩(wěn)固性,從而保證石頭常保美觀。
三、如何制作假山盆景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BC%D9%C9%BD%C5%E8%BE%B0 自己看吧是視頻!
假山是山石盆景中的主體,也只有完成了假山的制作,才能組合成完整的山石盆景。那么,我們不仿就先來制作假
山吧。
制作假山需要準備如下工具、材料:
工具:鋸、鑿、鉗子、榔頭、嵌板、筆刷等。
材料:淺口盆、山石、水泥、沙子等。
假山的制作過程:
1、構思設計:在假山制作前,必須要做到胸有成竹,制作哪一類盆景,哪一種盆景造型,都要確定好,否則就無
從下手,根據(jù)構思,初步在沙盤中擺放出山體的形狀。注意:假山的高低、大小要與淺口盆的大小比例協(xié)調(diào)。
2、粘合膠接假山:膠接山體,第一步,先要調(diào)好水泥膠漿,注意膠漿要隨用隨調(diào),還要注意膠漿的稀稠度。第二
步,石材加工,把需要膠接的山體用錘、鑿、鋸等工具加工出紋理和比較奇特的形狀來。第三步,粘合山體,在需要粘
合的山石兩面用嵌板分別涂上水泥膠漿使山石吻合為一體,粘合時要注意,盡量使山石粘合處看不出斷裂的痕跡,還要
注意把粘合處多余的膠漿清除干凈。
3、保養(yǎng)假山:山體制作完成后,不能馬上碰動,要噴水養(yǎng)護兩三天,山體才會基本牢固。
山石盆景是一種立體的畫。它經(jīng)過作者藝術加工,進行移天縮地神奇手法的處理,在咫尺盆盎中把自然美景通過山
體、植物、配件組景的形式再現(xiàn)出來。
四、南京牛首山建筑是日本人建的嗎
是的,南京牛首山建筑是由日本人在20世紀初建造的。當時,日本占領了中國南京,牛首山是日本人在南京的一個重要軍事基地,他們在此修建了許多建筑,包括了兵營、彈藥庫、醫(yī)院、指揮部等等。這些建筑不僅具有戰(zhàn)略意義,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F(xiàn)在,這些建筑已經(jīng)成為南京牛首山的重要景點,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和學習。雖然這些建筑的歷史背景有些復雜,但它們也是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歷史見證,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兩國之間的歷史和文化。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以山為主題的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以山為主題的小區(qū)景觀設計(以山為主題的小區(qū)景觀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