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2019自然科學指數(2019自然指數-科研城市)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2019自然科學指數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全球排名大學
世界大學排名是指評選機構根據各方面數據對世界各國和地區(qū)的大學所進行的排名,如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通過論文引用頻率、每名教師所對應的學生人數等13項指標進行評估得出排名。
世界上較為主流的學術機構排名有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以及學術類排名如英國自然指數排名[1]、中國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等。影響力較大的還有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2]、沙特CWUR世界大學排名、美國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西班牙CSIC世界大學排名、荷蘭CWTS世界大學排名等。此外,武漢大學中國科教評價網版世界大學及研究機構排行榜和中國臺灣大學(NTU)版世界大學排名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學術機構排名
世界機構自然指數排名[7] ,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編制,通過追蹤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所發(fā)表的科研論文的作者信息,為科研共同體提供有關全球科研狀況和出版趨勢的信息。自2018年6月起,納入自然指數的期刊數量已由原先的68本增至82本。自然指數目前采用兩種計算論文產出的方法,其中論文計數 (AC) 指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分數式計量(FC)則考慮了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8]
高等院校排名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自2003年首次發(fā)布以來,確立了大學評價的中國話語體系。不過,因其對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情有獨鐘,以及對《自然》和《科學》兩大自然科學期刊的重視,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一直被指過度偏重理工領域。此外,因其所采納的知名期刊與論文發(fā)表平臺均來自美國,也導致此排行榜中美國的大學表現明顯優(yōu)于其他國家。[4]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以教學、研究、知識轉化、國際視野等多項指標衡量大學綜合實力,被視為最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該排名通過論文引用頻率、每名教師所對應的學生人數、留學生與國內學生的比例等13項指標進行評估。[9] [10]
QS世界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中學術聲譽調查占40%權重、雇主聲譽調查占10%、師生比占20%、師均引用次數占20%、國際學生比例和國際教師比例各占5%。其中學術聲譽調查是根據全球8萬多名知名學者的反饋,雇主聲譽調查由4萬多所全球企業(yè)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反饋結果所得出。但QS排名也因具有過多主觀指標和商業(yè)化指標而受到批評,很多高校的分項數據缺失,總分出現大幅偏差。[4] [11] [12]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主要指標如下:全球研究聲譽12.5%,地區(qū)性研究聲譽12.5%,發(fā)表論文10%,出版書籍2.5%,學術會議2.5%,標準化引用影響10%,總被引用次數7.5%,高頻被引文獻數量(在引用最多文獻的前10%) 12.5%,高頻被引文獻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獻的前10%)10%,國際合作10%,高頻被引文獻數量(在各自領域被引次數最多的前1%)5%和高頻被引文獻百分比(在各自領域被引次數最多的前1%)5%。[13]
過往排名
自然指數排名
2020年
2020年4月30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年世界機構/大學學術排名年度榜單[14] 。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進入世界十強,中國內地在該榜單中排名前十的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15]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20年
2020年8月15日,“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正式發(fā)布。排名展示了全球1000所研究型大學的學術實力,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16]
2019年
2019年8月15日,2019軟科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正式發(fā)布。中國內地共有58所高校入圍[17] 。
2018年
2018年8月,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正式發(fā)布。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哈佛大學連續(xù)第16年蟬聯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學位列世界第二,劍橋大學保持全球第三。在全球前20名中,美國和英國的大學占據19個席位。歐洲大陸的大學中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排在全球第19名,以及慕尼黑大學位于32位。亞太地區(qū)的大學中,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表現最佳,分別位列22名和35名。[18]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2019年
2019年9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fā)布了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此次排名涵蓋來自92個國家/地區(qū)的1396所大學,較2018年增加138所院校[19] 。本次排名中,美國高校在前十名占據7席,而冠軍寶座仍由來自英國的牛津大學占領,去年的榜眼劍橋大學成為探花,加州理工大學前進三名,成為今年的第二。縱觀排名,英美高校仍然占據主導地位,50強中占據30個席位,特別是美國高校,有23所大學排在TOP50。前200所院校中,更是有60所上榜,而英國則有28所院校進入前200。2019年的排名中,亞洲高校表現亮眼,中國內地兩所高校領跑亞洲,清華大學較去年下降一位,但仍是亞洲第一,排在第23名,北京大學緊隨其后,排在24位,新加坡大學排第25名。此外,中國香港地區(qū)的香港大學排在第35名,而中國臺灣地區(qū)高校卻無緣榜單top100,排名最靠前的臺灣大學與阿德萊德大學并列120名[19] 。
二、2021年3月自然指數排名,哪些內地高校入圍了前50?
Nature指數,主要是衡量高校和機構在過去一個時間周期(一般是1年)內的學術表現,所以又稱學術指數,每兩個月更新一次,可以說是高校圈更新頻率最高的排名,在全球范圍內影響頗大。
日前出爐的2021年3月版Nature指數排名中,內地高校繼續(xù)表現亮眼,有21所高校進入了全球百強。以下是內地前50強高校的具體排名情況,一起來看看吧!
中科大、國科大優(yōu)勢明顯
由于Nature指數主要是衡量高校在學術方面(頂級期刊發(fā)表論文)的表現,所以中國科學院直屬的兩所高校優(yōu)勢明顯。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一,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三。在國科大還未正式成立前,中科大被視作“高校圈最適合做學問的大學”。如今,兩校在學術方面的表現可謂是不分伯仲。
清華大學跌出前4
在綜合實力排行榜中基本坐穩(wěn)頭名的清華大學,此次Nature指數排名僅位列第5位,除了上面介紹的中科大和國科大外,還輸給了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不過,這僅是衡量高校在2019年12月1日到2020年11月30日期間的學術表現,所以不必大驚小怪。
排名第6至第10名的高校分別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和南開大學。其中,除了南開外,其余基本都是各類榜單十強的常客。
南科大、蘇大表現亮眼
在榜單第11至20位的高校中,有兩所特別值得關注,它們分別是排名第12位的南方科技大學和第15位的蘇州大學。其中,南科大作為一所“四非”高校,能在學術方面有如此突出表現,足見該校發(fā)展勢頭之強勁。蘇大則是一如既往地在榜單上表現搶眼,被視為新一輪“雙一流”躋身世界一流大學B類建設高校的熱門。
21所內地高校入圍全球百強
排名第21位的山東大學,是首次進入Nature指數全球前100名,這也意味著此次入圍百強的內地高校共有21所。其中,除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和蘇州大學外,其余18所全部是“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令人稍顯意外的是,“九校聯盟”中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不在全球前100名之列。
多所“四非”大學榜上有名
除了南方科技大學外,內地前50強中還有南京工業(yè)大學、深圳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上??萍即髮W和浙江工業(yè)大學。其中,深大和南工大、浙工大是新一輪“雙一流”中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有力競爭者,尤其是深大,成為深圳市第一所本土“雙一流”名校的呼聲非常之高。
學術排名非高考分數排名
對于2021年高考生而言,雖然學術排名有客觀評價依據,但與志愿填報需要參考的高考分數排名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比如說上述榜單中位列第39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分數基本能達到前十左右。所以,高考生填報志愿,不宜以學術排名為擇校依據。
對于最新一期的Nature指數排名,你怎么看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三、蘇州大學和江蘇大學那個好
綜合考慮是蘇州大學好。
蘇州大學前身是1900年創(chuàng)辦的東吳大學(SoochowUniversity),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yè)教育、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碩士學位,也是中國第一家創(chuàng)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東吳大學的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的數理系合并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
截至2020年4月,學校有天賜莊、獨墅湖、陽澄湖、未來4個校區(qū),占地面積4586畝,建筑面積159萬余平方米;設有30個學院(部);1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教職工5531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7615人、碩士研究生13160人、博士研究生1859人,留學生3271人。
江蘇理工大學(江蘇大學本部)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魏光燾在南京創(chuàng)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時期。
1960年,為了適應當時農業(yè)機械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經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農業(yè)機械部批準,以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機械工程系的農業(yè)機械,汽車與拖拉機等專業(yè)的師資、設備為基礎,籌建南京農業(yè)機械學院,并在同年開始招生。
四、
以上就是關于2019自然科學指數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2019年杭州平均工資是多少(2019年杭州平均工資是多少錢一個月)
杭州輕工職業(yè)技能培訓學校(杭州輕工職業(yè)技能培訓學校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