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中國一年有多少篇nature(中國一年有幾篇nature)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中國一年有多少篇nature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要發(fā)多少篇NATURE,SCIENCE才算夠多
2篇以上。頂尖科學雜志,按SCI影響因子算兩雜志都有30多分,像我們中國博士畢業(yè)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雜志上發(fā)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對比可知道這兩本雜志的高度。
德國物理學家、BELL實驗室的博士后J H SCHON,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發(fā)表了十五、六篇第一作者的NATURE或SCIENCE的文章。
擴展資料
如果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fā)表文章,中國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會得到一筆不小的財富。ArXiv的研究數據表明,中國的大學會給Nature、Science的第一作者平均43,000多美元(約合30萬人民幣)的獎勵,而最高可達165,000美元(約合110萬人民幣)。在大多數情況下,第一作者會得到現金獎勵。
獎勵金額排在中國大陸之后的是兩個海灣國家: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在那里,發(fā)表論文的研究人員也會得到一大筆獎勵。例如,多哈的卡塔爾大學會獎勵Nature或Science的論文作者們最多13,700美元(約合9萬人民幣)。
而大部分獎金分給第一作者。一些大學甚至給很普通的文章獎勵,例如在影響因子低于1的期刊上發(fā)表論文也可以得到820美元(約合5,500人民幣)。
二、一個課題組每年出三篇science或者nature是啥概念?
我們來看一個2017年的數據,2017年Nature發(fā)表論文803篇,Science702篇,Cell327篇。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全世界2013年已經有780萬名研究人員,目前保守估計1000萬。
假設Nature/Science/Cell上面2017年文章每片都來自不同課題組的話(有不少牛課題組一年發(fā)好幾篇),比率大概是0.018%,也就是平均一萬名研究人員里能有1.8個人發(fā)CNS。
2018年清華北大河南錄取405人,考生98.3萬人,錄取率0.041%。從數字概念來說,比在2018擁有近百萬高考考生的河南考上清華北大的難讀還要大兩倍。
發(fā)一篇正刊這是十分厲害的一件事,如果同系列一個課題組發(fā)了3篇,那就是厲害厲害超級厲害的事,至少從一年發(fā)表自然科學頂尖學術文獻上來說,這足以排在全國前1%
三、中國發(fā)nature最多的人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后”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fā)兩篇論文。
曹原曾因發(fā)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并被一些報道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四、中國少年連發(fā)兩篇Nature,為什么中國論文要發(fā)英文期刊?
我國24歲天才少年曹原與其導師一天之內連發(fā)兩篇《Nature》,介紹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論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導師共同為文章通訊作者。在第二篇論文中曹原和其他兩位作者并列為第一作者。
在學術圈中,第一作者被認為是對論文做出絕對貢獻的人,而通訊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課題組長擔任,是論文的主要創(chuàng)意貢獻者之一。
其實,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獲得國際關注,事實上早在2018年3月6日,當時只有21歲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內連發(fā)了兩篇《Nature》論文,論文發(fā)表之后立即引起整個物理學界的反響,一些報道稱其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這里多說一下,一般論文很難登上《nature》,有些科學家一輩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兩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論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國《自然》周刊評為: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而當時還是學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還有一些媒體報道說:諾貝爾獎頒給他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雖然國內國外對曹原的研究贊譽如潮,但還是有些人不理解,為什么是中國人曹原的科研論文,非要去英文期刊發(fā)表文章?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有含金量,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問題,了解一下為什么中國人的論文,以發(fā)表在英文期刊上為榮。
論文的發(fā)表
其實科學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樣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過明星面對的是普通觀眾,而科學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學家。
科學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創(chuàng)新性工作,然而他們研究的成果究竟對不對呢?其實并不能只有作者一個人說了算,比如:我說我研究了一個超導體,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給同行審閱的時候,同行通過我的論文來指出我的錯誤,從而否定我的理論。
當我交給同行審閱時,并不是一個個直接去找同行,而是發(fā)表在相應的期刊上,讓同樣訂閱該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這么多,我該如何選擇要投稿的期刊呢?這里有幾個重要標準:相關領域的期刊;受科學家關注度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論文投到一個冷門的期刊,該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訂閱,那就說明我的文章發(fā)表在這個期刊上很難引起同行的廣泛關注。
如果我把論文投到一個熱門的期刊,該期刊會受到全世界大多數科學家的關注,那就說明我的文章能夠引起同行熱議。
但是,熱門期刊并不會隨便收錄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為該期刊每次可以收錄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該期刊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威性,會對論文進行篩選。一般創(chuàng)新度不夠、實驗數據造假、論文與其他重復性較高等文章都會被篩選掉。
但如果通過了這個階段,也不會被立即發(fā)表,雜志的編輯還會提出修改意見,以及調整內容等進行修改,審核等,在此過程中也會有許多文章被篩選掉。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章從投稿到最終發(fā)表需要3-12個月,當然如果研究的內容非常熱門或者成果特別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時間就會被發(fā)表出來。
中文研究為什么要發(fā)表在英語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選擇在英語期刊發(fā)表,其實就是因為受科學家關注度較高的期刊幾乎都是英文期刊。
評價一個期刊的影響力,可以通過看該期刊的影響因子,影響因子的計算方式是IF(年份)=該期刊最近兩年的全部文章在當年被引用的次數/該期刊最近兩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該期刊最近兩年發(fā)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該期刊的影響因子就是2。
從這里你看出來了,影響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著被同行認同率越高,而影響因子每年都會更新一次.
從2019年影響因子我們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響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響因子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響力遠不如《nature》。(多說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國際上影響力也比較大,具體要看期刊的領域)
也就是說,中文期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發(fā)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該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內的科學家關注,無法獲得國際的關注,以至于該作者的成果無法被大眾所熟知。這非常不利于科學交流,也不利于我國的科學發(fā)展。
總結
其實最開始最受歡迎的國際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語,這是因為當時德語有很多頂級科學家,但隨著科學中心從德國轉移到美國,使得美國科學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幾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國的科學研究之所以發(fā)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為只有受關注較高的期刊,才能獲得更多更專業(yè)的同行審閱,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獲得足夠的關注。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一年有多少篇nature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