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景觀設計植物層次分析(植物景觀設計基本要素)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景觀設計植物層次分析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業(yè)最低價)
文章目錄列表:
一、園林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園林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園林植物作為城市景觀設計中重要的景觀要素,在景觀中的應用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栽培種植上,而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營造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城市景觀。園林植物的應用要從景觀藝術效果、生態(tài)、文化、場地功能、經濟性、環(huán)保等多方面考慮,全面提升園林植物在景觀中的應用水平,營造出理想的景觀效果。
1 園林植物在城市景觀中的作用
園林植物在城市景觀中不僅可以改善環(huán)境,為人們提供舒適的休閑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而且還為人們創(chuàng)造游覽、觀賞的藝術空間。它給人以現實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風景的再現和空間藝術的展示。園林植物有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環(huán)境、氣候、防風和庇蔭等作用。
1.1 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
1.1.1 “空氣凈化器”(1)園林植物能吸收空氣中的CO2,放出O2,調節(jié)空氣中CO2和O2的平衡。(2)園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氣體和評價監(jiān)測環(huán)境質量的作用。許多園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氣中的CO、HF、Cl2等有害氣體,同時還可以應用部分園林植物對部分有害氣體的敏感特性來評價監(jiān)測環(huán)境質量。(3)園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塵和殺菌、滅菌作用。此外,城市園林植物還是天然的“消聲器”,能有效減弱交通工具、人等產生的噪聲。
1.1.2 調節(jié)生態(tài)平衡,改善城市小氣候園林植物是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陽輻射、降低空氣溫度;通過自身的蒸騰作用有效調節(jié)空氣濕度;具有凈化水體,保護水土的作用等。
1.2 美化環(huán)境、陶冶情操
城市景觀不僅給城市增添生機與活力,還能陶冶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園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態(tài)、色彩、氣味,使人通過視覺、嗅覺、觸覺等獲得對大自然的審美享受。
2 園林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2.1 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
園林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活體,每一種植物對其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時必須先滿足其生態(tài)要求。因此,在城市景觀設計時,應根據立地條件,結合園林植物的自身特點和對環(huán)境要求來設計,使植物本身的生態(tài)習性和栽植地點的環(huán)境條件一致。這就要求設計者在對設計場地的環(huán)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光照、土壤和空氣)進行勘測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種植設計方案。種植設計方案應體現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地域特點。不能盲目引進推廣外地園林植物,而應注重開發(fā)和應用當地園林植物。
2.2 生物多樣性原則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tài)特征,合理選配植物種類,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wěn)定的群落結構,以利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又能形成優(yōu)美的景觀。要使城市景觀穩(wěn)定、協(xié)調發(fā)展,維持城市的生態(tài)平衡,就必須保證生物的多樣性。從一定意義上講,重視園林植物多樣性就是一個模擬和創(chuàng)建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過程。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態(tài),豐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如果城市景觀中植物種群單一,在生態(tài)上是失衡的,在景觀上也是單調的。園林植物配置應注意多種喬、灌木、藤本、草本相結合,形成區(qū)域性植物群落,增加種群的穩(wěn)定性。
2.3 藝術性原則
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美學原理,重視園林的景觀功能。在遵循生態(tài)的基礎上,根據美學要求,進行融合創(chuàng)造。城市景觀設計中,植物的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統(tǒng)一感,同時注意植物間的相互聯系與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感。不僅要講求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重視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生長的景觀效果,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創(chuàng)造“源于自然,勝于自然”的景觀效果。
2.4 經濟性原則
園林植物景觀以創(chuàng)造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要目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制地增加投入。在城市景觀設計時須遵循經濟性原則,從種植成本和后期管理費用雙重考慮,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3 景觀設計中園林植物的應用
3.1 綜合利用各類園林植物
園林植物品種的選擇要在統(tǒng)一的基礎上力求豐富多樣。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要遵循生態(tài)學的原理,建立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應以喬木為主,喬木、灌木、藤本、草本園林植物等綜合應用。城市景觀中的喬木配置,要根據樹形、樹冠大小和形狀、落葉或常綠,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應用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模擬自然植物群,做到喬木與灌木、常綠與落葉、喬灌木與地被、草皮相結合,適當點綴些草花,構成多層次的復合結構,組成有層次、有結構的人工植物群落。總的原則是既滿足生態(tài)效益的'要求,又能達到觀賞的景觀效果。
3.2 結合景觀設計地形特點合理選用園林植物
園林植物空間設計要依據地形起伏狀況和空間大小等方面的條件和藝術要求合理配置。園林植物空間的輪廓線要有高有低、有平有直,與地形的起伏變化相結合。等高的輪廓線雄偉渾厚,但平直單調;不等高輪廓線豐富自然,但切忌雜亂無章,特別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園林中更要注意。立體輪廓線可以重復,但要有韻律。
3.3 應用植物的季相變化合理配置園林植物
不同的園林植物有不同的季相變化。城市景觀要有四季變化的自然景觀。在城市景觀設計時可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進行選擇,如早春開花的有迎春、碧桃、玉蘭、丁香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多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銀杏等;冬季翠綠的松、柏、竹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qū)由于氣候條件不同,植物的季相變化時間會有差異。因此,在園林植物季相搭配時要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選擇不同的植物品種進行搭配。
3.4 園林植物與其他景觀要素的組合
園林植物不僅具有獨立的景觀表象,還是園林中的建筑、山水、道路、雕塑及噴泉等園林景觀小品構景的重要組合材料。
3.4.1 園林植物與景觀建筑的組合景觀建筑屬于城市景觀中經過人工藝術加工的硬質景觀,是景觀功能和實用功能的結合體;而園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體,具有大自然的美,是城市景觀構景中的主體。園林植物不僅能使建筑產生季相變化,還可襯托和豐富建筑的庭園景色。根據景觀建筑的主題、意境、特色等進行園林植物配置,能使植物對景觀建筑主題起到突出和強調的作用。園林植物配置能軟化景觀建筑單調、平直、生硬的硬質線條,打破建筑的生硬感,豐富景觀建筑物構圖,使景觀建筑物景色豐富多變。
不同風格的景觀建筑應選用不同的園林植物配置。比如,寺院、陵園建筑配置的園林植物要能體現其莊嚴肅穆的場景,多用松、柏等植物,且多列植和對植于建筑前或孤置于院內;亭的園林植物配置應和其造型和功能取得協(xié)調和統(tǒng)一。從亭的結構、造型、主題上考慮,植物選擇應和其取得一致;茶室周圍園林植物配置應選擇色彩較濃艷的桂花等花灌木;水榭前植物配置多選擇耐水濕的水杉、池杉、垂柳等。
3.4.2 園林植物與山石水體的組合山石水體雖然是自然式園林景觀的骨架,但也要有園林植物的裝點陪襯。在城市景觀中,植物材料對假山石的重要性,不能忽視。裸露的假山石沒有生機和季相變化,如點綴一些苔蘚、小草、松等園林植物,可增添假山石的生氣;園林水體也只有與園林植物組合才會有生氣。園林植物不但可以凈化水體,還可以豐富水面空間和色彩。常用的水生植物有荷花、睡蓮、王蓮、梭魚草等。
3.4.3 園林植物與園路的組合園路旁通常要以樹木、草皮或其他地被植物覆蓋。小路以條石或步石鋪于草地中,曲折的道路旁種植園林樹木可作為必要的視線遮擋,進行空間劃分。
;
二、植物景觀設計包括哪幾個程序
植物景觀設計是指以植物材料為主體進行園林景觀建設,運用喬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過藝術手法,結合考慮各種生態(tài)因子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植物本身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來創(chuàng)造出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宜、相協(xié)調,并表達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藝術空間,供人們觀賞.
1、孤植:單位面積中只植一株,一般為樹冠較大、樹型優(yōu)美的大型喬木.
2、列植:為固定行列栽植方式,如列兵排列一線,多用于行道樹.
3、對植:對稱式栽植,一邊一株,多指在路旁兩側應用.與列植同為規(guī)則式種植方式.
4、叢植:叢植是以3~10株同種或幾種植物組合在一起的種植方式,這是一種自然式園林中要求較高、藝術性較強的種植方式.
5、片植:指較大面積地同植一種樹木,喬木、灌木都能應用.
6、群植:則是將植物作為一個類別群體種植,通常數量較大,十幾株至幾十株不等,甚至更多,以更加突出群體美,增強群體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觀的意境,適合大面積場所的布置、植物園的建造.
7、混植:即兩種以上的樹種混合栽培的方式,但要求條理有序、自然美觀,不能有凌亂感.
三、植物景觀設計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的主體。植物的景觀受當地條件與氣候的綜合作用,在一年中有不同的外形與色彩變化。因此,要求設計者必須對植物的物候期有一全面的了解,以便在設計中作出多樣統(tǒng)一的安排。
景觀設計植物的規(guī)劃、配置應注意以下幾點:
1、植物規(guī)劃首先要滿足功能要求,并與山水、建筑等自然環(huán)境和人工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2、植物規(guī)劃要以鄉(xiāng)土樹種為基地設計的基調樹種。
3、植物配置應注意整體效果,應做到主題突出、層次清楚、具有特色,應避免“賓主不分”、“喧賓奪主”和“主體孤立”等現象,使得設計既統(tǒng)一又有變化,以產生和諧的藝術效果。
4、植物配置應重視植物的造景特色。
5、植物配置還應對各種植物類型和植物比重作出適合的安排,并保持一定的比例。
另外,應用園林植物應注意:慎用有毒園林植物。住宅區(qū)景觀中不宜用有毒園林植物;幼兒園及兒童游戲場地中,忌用有毒、帶刺以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以免傷害兒童,必需選用無毒的喬灌木和花草。常見的有毒園林植物有夾竹桃、毒箭樹、常春藤等。
四、園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則來自哪里?
園林植物造景有三大原則:
科學性
藝術性
經濟性
(一)科學性
1.要符合綠地的性質和功能要求
2.要滿足植物的生態(tài)要求
3.有合理的種植密度和搭配
1.符合綠地性質和功能要求
園林植物造景,首先要從園林綠地的性質和主要功能出發(fā)。不同的園林綠地具備不同的功能。
街道綠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蔭。吸塵、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選擇易活、對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樹冠高大挺拔,葉密蔭濃、生長迅速,抗性強的樹種作行道樹,同時也要考慮組織交通市容美觀的問題。
綜合性公園,從其多種功能出發(fā),要有集體活動的廣場或大草坪.有遮蔭的喬木,有艷麗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靜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
醫(yī)院庭園則應注意周圍環(huán)境的衛(wèi)生防護和噪聲隔離,在周圍可種植密林。而在病房、診治處附近的庭園多植花木供休息觀賞。
工廠綠化主要功能是防護,而工廠的廠前區(qū)、辦公室周圍應以美化環(huán)境為主;遠離車間的休息綠地主要是供休息。
2.要滿足植物的生態(tài)要求
按照綠地的功能和藝術要求選擇植物種類,例如行道樹滿足主要功能蔽蔭的同時,要求選擇樹干高,容易成活、生長快、適應城市環(huán)境、耐修剪、耐煙塵的樹種。而綠籬要求選擇上下枝葉茂密,耐修剪能組成屏障的樹種。種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襯托山景。水邊植物要求能耐濕,且與水景相協(xié)調。在紀念性園林中,可以種些象征紀念對象性的樹種和被紀念人所喜愛的樹種等。
要滿足植物的生態(tài)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長,一是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使種植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和栽植地點的生態(tài)條件基本上得到統(tǒng)一,另一方面就是為植物正常生長創(chuàng)造適合的生態(tài)條件。選擇植物應以當地鄉(xiāng)土植物為主,也可采用引種馴化成功的外地優(yōu)良植物種類,或能夠創(chuàng)造滿足所要求生態(tài)條件的外地植物。
3.有合理的種植密度和搭配
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種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夠的營養(yǎng)空間和生長空間,從而形成較力穩(wěn)定的群體結構,一般應根據成年樹木的冠幅來確定種植點的距離。為了在短期內達到配置效果,也可適當加大密度,過幾年后再逐漸間去一部分植物。
另外也要考慮植物的生物特征,注意將喜光與耐陰、速生與慢生、深根性與淺根性等不同類型的植物合理地搭配,在滿足植物生態(tài)條件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優(yōu)美、穩(wěn)定的植物景觀。
(二)藝術性
1.總體藝術布局上要協(xié)調
2.考慮四季景色的變化
3.全面考慮植物形、色、味、聲的效果
4.從整體著眼,注意平面和立面變化
1.總體藝術布局上要協(xié)調
園林綠地不僅有實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觀,給人以視覺、聽覺、嗅覺上的美感,屬于藝術美的范疇。因此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藝術美的規(guī)律,合理地進行搭配,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園林植物“美”的魅力。
不同的綠地、景點、建筑物性質和功能都不同,在植物配置時要體現不同的風格,處理好建筑、山,水、道路的關系。
如公園、風景點要求四季美觀。繁花似錦,活潑明快,樹種要多樣,色彩要豐富
寺院、古跡地則求其莊嚴、肅穆,配置樹種時必須注意其體形大小、色彩濃淡要與建筑物的性質欣和體量相適應。
2.考慮四季景色的變化
應綜合考慮時間,環(huán)境、植物種類及其生態(tài)條件的不同,使豐富的植物色彩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交替出現,如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賞。植物景觀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葉、花、果的形態(tài)變化也是多種多樣的,但要主次分明,從功能出發(fā),突出某一個方面,以免產生雜亂感。
3.全面考慮植物形、色、味、聲的效果
人們欣賞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園林植物是極少的,因此,要發(fā)揮每種園林植物的特點。就應根據園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點進行設計。
紫荊主要賞其春花
成片的松樹可以形成“松濤”聲
4.從整體著眼,注意平面和立面變化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要從總體著眼。在平面上要注意種植的疏密;在豎向上要注意林冠線,樹林中要注意開辟透景線;同時要重視植物的景觀層次,遠近觀賞效果(遠觀常看整體、大片效果;近觀欣賞單株樹的形態(tài)、花、果、葉等)。
豎向上要注意林冠線
總體藝術布局上也應協(xié)調。根據局部環(huán)境在總體布置中的要求,應采用不同的種植形式,規(guī)則式園林植物種植多對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園林綠地中則采用不對稱的自然式種植,充分表現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態(tài)。如在大門、主要道路、整形廣場、大型建筑物附近多采用規(guī)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筑物附近則采用自然式種植。
自然式園林綠地中采用不對稱的自然式種植
(三)經濟性
1.充分運用鄉(xiāng)土樹種
2.注重經濟樹種種植
1.充分運用鄉(xiāng)土樹種
各地區(qū)都有獨具特色的鄉(xiāng)土樹種,若能善于利用這些豐富的植物資源,在植物配置方面就會有新的突破,這也是解決城市園林綠地不斷增加而建設費用節(jié)節(jié)上漲之類矛盾的辦法。因為鄉(xiāng)土樹種適應性強,苗木易得,又可突出地方特色。
2.注重經濟樹種種植
種植一些觀果、觀葉的經濟林樹種,如柿樹、銀杏、枇杷、楊梅、薄殼山核桃、杜仲等,使觀賞性與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景觀設計植物層次分析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