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技術 > 專題列表 > 正文
元素組成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元素組成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頁版、PC客戶端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元素組成的解釋
單質
拼音:dān zhì
英文:elementary substance
必須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混合物不可能是單質。元素在單質中存在時稱為元素的游離態(tài)。
一般來說,單質的性質與其元素的性質密切相關。比如,很多金屬的性質都很明顯,那么它們的單質還原性就很強。不同種類元素的單質的性質差異在結構上反映得最為突出。
與單質相對,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自然界中的物質大多數(shù)為化合物。
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做單質。
由一種元素的原子組成的以游離形式較穩(wěn)定存在的物質。例如氧氣(O2)、氯氣(Cl2)、硫黃(S8)、鐵(Fe)等。單質和元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的原子的統(tǒng)稱。一種元素可能有幾種單質,例如氧元素有氧(O2)和臭氧(O3)兩種單質。
例金屬:鋁(Al)、鐵(Fe)
非金屬:氧(O)、硫(S)、硅(Si)、磷(P)、碘(I)、氫(H)
稀有氣體: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氡(Rn)。
二、人體由哪些元素組成?好像有60多種.
人體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余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鈉、鉀、鎂四種元素約占人體中金屬離子總量的99%以上.它們大多以絡合物形式存在于人體之中,傳遞著生命所必須的各種物質,起到調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當膳食中某種元素缺少或含量不足時,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下面介紹幾種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 氮是構成蛋白質的重要元素,占蛋白質分子重量的16%~18%.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細胞核、各種細胞器的主要成分.動植物體內的酶也是由蛋白質組成.此外,氮也是構成核酸、腦磷脂、卵磷脂、葉綠素、植物激素、維生素的重要成分.由于氮在植物生命活動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人們將氮稱之為生命元素.植物缺氮時,老器官首先受害,隨之整個植株生長受到嚴重阻礙,株形矮瘦,分枝少、葉色淡黃、結實少,子粒不飽滿,產量也降低.蛋白質是生物體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多種蛋白質的參加才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續(xù).例如,有血紅蛋白;有生物體內化學變化不可缺少的催化劑——酶(一大類很復雜的蛋白質);有承擔運動作用的肌肉蛋白;有起免疫作用的抗體蛋白等等.各種蛋白質都是由多種氨基酸結合而成的.氮是各種氨基酸的一種主要組成元素. 鈉和氯在人體中是以氯化鈉的形式出現(xiàn)的,起調節(jié)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和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人體每天必須補充4~10g食鹽. 鈣是一種生命必需元素,也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大量金屬元素,含量僅次于C、H、O、N,正常人體內含鈣大約1~1.25kg.每千克無脂肪組織中平均含20~25g.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缺鈣會引起軟骨病,神經松弛,抽搐,骨質疏松,凝血機制差,腰腿酸痛.人體每天應補充0.6~1.0g鈣. 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鐵的攝入不足會引起缺鐵性貧血癥. 磷是人體的常量元素,約占體重的1%,是體內重要化合物ATP、DNA等的組成元素.人體每天需補充0.7g左右的磷.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會影響兒童的生長和智力發(fā)育,造成呆小癥;會引起成人甲狀腺腫大. 為了人體的健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的平衡,特別是要注意上述元素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如銅、鉀、鎂、氟、硒、鋅等)的補充,以保證某些生理功能的正常. 下面是各種元素與其生理功能及日常來源的對照表: 元素 生理功能 來源 鈉 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 食鹽. 鉀 酶的激活劑 蔬菜(植物生長需要鉀,在植物中含有較多的鉀). 鈣 骨骼等硬組織不可缺少的元素,還與肌肉的收縮有密切的關系,它參與人體的許多酶反應、血液凝固,維持心肌的正常收縮,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鞏固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 食物中含有較豐富的鈣(但要注意不要與會與鈣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質一起食用):動物骨、雞蛋、魚蝦和豆類等含鈣豐富. 鎂 酶的激活劑 綠色蔬菜(葉綠素中含有較豐富的鎂),豆類,蝦蟹 鋅 缺鋅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生殖系統(tǒng)失調,還對酶有一定的活性作用和對蛋白質有一定的穩(wěn)定作用. 豆類、瘦肉、米、面 銅 銅是很多酶的活性元素,可促進細胞成熟、催化體內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并協(xié)同造血,缺銅會引起貧血和發(fā)育不良.銅的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協(xié)助DNA的復制. 動物肝臟、綠葉蔬菜、軟體動物等都含有較豐富的銅 鐵 鐵是構成血紅素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把氧氣輸送到全身各個細胞并把CO2排出體外,缺鐵會引起貧血癥. 動物肝臟、蛋黃、海帶、紫菜、菠菜(吃含鐵高的物質忌飲茶). 磷 磷在人體內主要分布于骨骼、牙齒、血液、腦、三磷酸腺苷中,其中三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倉庫. 肉、蝦、魚、奶、豆等. 碘 甲狀腺素的組成成分,缺碘會引起粗脖子病. 海帶、紫菜、海參. 氟 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缺氟會引起齲齒,但氟過量會引起“氟骨病”和“斑釉病” 含氟牙膏 硒 是某些酶的成分,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缺硒會導致心血管病,還會導致溶血性貧血和克山病. 海米、肉類、動物肝臟、大米、大蒜、芥菜等
三、組成物質的元素
組成物質的元素有:分子、離子、原子。
1、分子:分子是由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而結合在一起的整體,這種鍵合順序和空間排列關系稱為分子結構。分子是物質中能夠獨立存在的相對穩(wěn)定并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單元。
2、離子: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個或2個的穩(wěn)定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電離。電離過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稱為電離能。與分子、原子一樣,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3、原子:原子(atom)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tài)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種。因此具有核式結構。
分子是原子通過共價鍵結合而形成的;離子是原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形成的。所以歸根結底,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除氫(氕)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個質子構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四、人體由多少種元素組成?
人體含近60種元素。
美國著名生物學家H.
A.
Schroeder把含量大于人體重量0.01%的稱宏量元素,小于人體重量0.01%的稱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分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有氧、碳、氫、氮、鈣、鈉、鉀、鎂、硫、磷、氯;
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鐵、鋅、銅、鉻、錳、硒、鎳、鈷、氟、碘、鉬、釩、錫、硅、溴;
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鋯、銣、鈮、鋁、硼、鈦、金、鋰、銫、鍶。
對人體有毒的元素有鎘、汞、鉛、砷、銻、鈹、釹、鎢、鈰、鋇。
以上就是關于元素組成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