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十大排名 > 專題列表 > 正文
北京夜市小吃十大排名(北京夜市小吃十大排名)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guān)于北京夜市小吃十大排名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一、北京小吃有哪些 北京十大特色小吃排行榜
1.
北京烤鴨
烤鴨是北京十大名吃中深受國外友人喜歡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南北朝時代,在當時是宮廷食品,逐漸傳到民間,制作十分講究,一定要用果木炭火烤制,烤出來的肉質(zhì)肥而不膩,外脆里嫩,片皮時要有肥有瘦帶皮,配上黃瓜絲、蔥絲卷餅,被譽為“天下美味”。
2.
老北京銅鍋涮肉
老北京傳統(tǒng)老火鍋的特點是采用銅鍋炭火,清湯鍋底可以保證羊肉本身的鮮美,講究肉質(zhì)細而無膻味,食材新鮮。銅鍋涮肉的精髓在于蘸料,一般會由紅腐乳、韭花、芝麻醬、蝦油配成,配上清湯涮肉別有一番風味。
3.
爆肚
爆肚是把鮮牛肚或鮮羊肚洗凈整理后,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上用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diào)料食用,又脆又鮮,老北京人有農(nóng)歷立秋后“吃秋”的講究,因喜食爆肚又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講究。
4.面茶
面茶是北京十大名吃中的滋補佳品,一般作為早餐出售。用小米面或糜子面、芝麻醬、香油、花椒、咸鹽熬制而成的一種粥類食品。喝面茶十分講究,吃時不能用筷子和勺子等餐具,要用一只手端碗沿著碗邊轉(zhuǎn)圈邊喝,從喝面茶的架勢就能輕易的分清北京當?shù)厝恕?span style="display:none">dFo創(chuàng)意嶺 - 安心托付、值得信賴的品牌設(shè)計、營銷策劃公司
5.炒肝
炒肝有百余年的歷史,是北京傳統(tǒng)早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湯汁油亮、蒜香撲鼻、肥而不膩、稀而不懈的特點。因為炒肝的肝和芡汁能夠均勻分布,正宗的炒肝吃法也是不用任何餐具,用一手托著碗底轉(zhuǎn)著圈嘬。
6.
豆汁兒
豆汁兒時北京十大名吃中頗受爭議的一個,北京本地人把喝豆汁兒當成一種享受,是提神醒腦敗火的上等飲料,而外地人第一次品嘗豆汁兒時猶如泔水味兒的酸臭味會使人難以下咽,但一旦多嘗試幾次接受了這個味道,便可能對它上癮。
7.
鹵煮
鹵煮是將火燒、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的一種美食,據(jù)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jīng)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老北京人通常會把鹵煮當做正餐來吃。
8.焦圈
焦圈深受北京男女老少的喜愛,一般喝豆汁吃燒餅的時候都要帶一份焦圈。因為焦圈復雜的制作方法,儲存十天半月口感都不會變,焦圈獨具的香、酥、脆的特點,是老北京人兒不能缺少的小吃之一。
9.老北京炸醬面
老北京炸醬面獨具北京當?shù)氐奶厣?,醬料一般會使用甜面醬制作,加上肉丁蔥姜炒制澆到“過水面”上,再拌入黃瓜、香椿、豆芽、青豆等配料,是老北京人最愛的主食之一。
10.
褡褳火燒
褡褳火燒因為制作成型后很像當時的腰帶上的褡褳而得名,制作時,用面片裝入肉餡,兩面折上,另兩面不封口,放入平鍋中油煎至金黃色后,就可趁熱食用。它色澤金黃,焦香撲鼻,咬一口外焦里嫩,味道鮮美可口。
二、北京最具人氣十大美食街是什么?
一、前門大街——老字號匯集的一條街
地址:前門
公交:20、203、59、66、5、120
附近地鐵站: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上匯集著京城的許多家老字號飯店,就像正陽門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一樣前門大街上的那些老字號飯店也是久經(jīng)滄桑門前的招牌印證了他們的悠久歷史。盡管這里的人氣頂不上其他的美食街那樣火爆但是卻代表著京城的食文化也是外地人到北京必去的地方。
特點:這條老街確實“老”得有點跟不上“食”代了,如果再不立點“規(guī)矩”,其未來的發(fā)展實在無法看好。
發(fā)展:盡管這里的人氣比不上其他美食街那樣火爆,但前門在“老北京”心中代表著兒時的記憶,代表著京城的食文化, 希望它一路走好。
特別提示:外地人來京一定要去體會,但提前要做好“受打擊”的心理準備適宜人群:對老北京有特殊感覺的人群、外地游覽者
交通指數(shù):4 環(huán)境指數(shù):3 人氣指數(shù):4 時尚指數(shù):3
推薦店面:全聚德烤鴨店、都一處燒麥、開封第一樓灌湯包子、老正興飯莊、壹條龍飯莊等。
二、廣安門——麻辣主打的風味食街
地址:西起六里橋,東至虎坊橋
公交:620、617、19、381、390
附近公交站:特5路白廣路站
廣安門美食街西起六里橋東至虎坊橋這一地段是隨著南城改造而興起的一條美食商業(yè)街。歷數(shù)這條街上的眾多店家不難發(fā)現(xiàn)這條美食街以麻辣風味為主打比如以經(jīng)營川菜為主的麻辣誘惑、以香辣蟹聞名京城的李老爹以及來自四川的譚魚頭等等。靠近牛街附近的一些清真餐廳也是人氣紅火。另外一些南城的老字號也在這條街上非常容易見到。
特點:而兩廣路上的美食商家太過于相信這條街的魅力。他們紛紛認為是這條街給了自己無窮商機,其實真正讓這條街火的僅僅是那些如陳家洛般的美食餐館。
發(fā)展:這條食街能給消費者提供不同層次的選擇:小到名不見經(jīng)傳的餃子館、燒烤店,大到數(shù)千平方米的海鮮、鮑翅酒樓;從大眾化的飲食到具有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餐館;從人們熟知的中式美 食到充滿異域風情的盛宴都爭先恐后涌現(xiàn)出來。
特別提示:客人不少,但過于集中,車位也比較緊張,尤其是夏季要盡量早去。時間允許的話您可以沿著兩廣路轉(zhuǎn)轉(zhuǎn),興許會發(fā)現(xiàn)好吃不貴且人少的美食佳處。適合人群:喜好麻辣;喜好清真風味;喜好涮鍋的人。
交通指數(shù):3.5環(huán)境指數(shù):3人氣指數(shù):4時尚指數(shù):3.5
推薦店面:李老爹、譚魚頭
三、平安大街——見證歷史的美食街
地址:平安大街
公交:13、810、68、111、701
改造后的平安大街的商業(yè)并沒有想象中的火爆但是從東四十條橋往西一路直行過去路兩旁的飯館也是一家挨著一家倒也是熱鬧非凡。由于靠近荷花市場每到晚上很多人都喜歡在平安大街上吃好晚飯順道折進后海在那些溫婉的酒吧里享受一種愜意。由于很多酒樓都是建造在原先的一些王府、宅院的舊址上因此平安大街上的餐飲也帶著些許歷史的韻味。格格府就是其中的一家由于是清朝時慈禧太后賜予榮壽固口口主用于完婚之府邸因此具有濃厚的歷史色彩和文化底蘊主營各種宮廷燉品很有特色。而靠近平安里的北平樓則是一家經(jīng)營老北京風味的酒樓想吃爆肚、豆汁、炸醬 面來這里倒是全都能吃全了。
特點:您要是從東四十條橋往西,一路直行過去,細心觀察便可見那些隱于路旁古建筑之中的餐館,但由于前幾年的街道改造,寬闊的路面及統(tǒng)一的建筑風格讓 這些原本應(yīng)該極容易入目的餐館顯得七零八落,極不好辨認。
特別提示:客人不會太集中,一般都有空位。地安門附近的館子適宜步行去,因為停車位較為緊張,另外您吃完飯還能折進后海,吹吹“海風”。
適合人群:在都市里尋找安靜的現(xiàn)代人以及那些喜好老北京風情的人。
交通指數(shù):4環(huán)境指數(shù):4人氣指數(shù):3.5時尚指數(shù):3.5
推薦店面:北平樓、巴國布衣地安門店
四、方莊——夜宵火爆的美食街
地址:方莊
公交:973、434、51、627、655
附近地鐵站:方莊地鐵站
有人說方莊美食街的火爆得益于簋街的改造原本在簋街紅得發(fā)紫的金鼎軒搬到了方莊帶動了周圍的人氣。其實也不盡然方莊美食街是近幾年才火爆起來的主要還是由 于周邊的居民區(qū)的興建配套的餐飲業(yè)也相應(yīng)發(fā)展起來。設(shè)施比較完備街面寬闊店面規(guī)模也不小。菜系特別全而多樣中餐、西餐都有。這條街雖然沒有簋街夜夜笙歌的場面但也許是因為餐廳的檔次和整體氛圍高于簋街這里的高潮在飯點時間就已開始上演。
特點:方莊美食街設(shè)施比較完備,店面規(guī)模也不小,街面算是很寬闊,餐廳的檔次和整體氛圍高于簋街,不會給人擁擠、混亂、狹窄的感覺,每天的高潮從中午11點時間就準時開始,雖然也熱鬧非凡但終究蓋不過簋街的風頭。
特別提示:某些餐館有當街拉客的情況,有時像自由市場般嘈雜。
適合人群:南城普通百姓、商務(wù)人士
交通指數(shù):4環(huán)境指數(shù):3人氣指數(shù):4時尚指數(shù):3人均消費指數(shù):3
推薦店面:金鼎軒、山城辣妹子火鍋
五、簋街——“麻小”活躍的不夜街
地址:東直門簋街
公交:106、674、24、406、635
附近地鐵站:東直門站 雍和宮站
東直門簋街是北京最早火起來的食街也是當年那些“夜貓子”們深夜饕餮的地方。一些簋街上的老食客都這么形容當年簋街最興盛時的情景:“人人皆啖小龍蝦夜夜 歡歌到凌晨”。的確來簋街的食客多半是沖著“麻小”來的。不過隨著簋街的改造不少人氣挺旺的小店遷走了簋街雖然已經(jīng)不敵當年的繁華但是人氣依然還在。如今 的半條簋街仍然留存著四五十家館子??拷鼥|口的幾家回遷的館子什么通樂、天一閣一到晚上還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特點:來簋街的人很雜,難免有混亂之感。與后海相比,它少了文化的氣息與寧靜的環(huán)境,與萊太美食街相比,它又少了幾分優(yōu)雅與雍容。這里如同市井之街,雖然熱鬧但缺乏內(nèi)涵。另外它的衛(wèi)生狀況也并不令人滿意。
發(fā)展:雖然經(jīng)過簋街東段拆遷以后,一些店消失再沒出現(xiàn),但一些店卻老樹冒新芽,又開出了新店。預(yù)計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簋街還將在食林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特別提示:人多雜亂,建議少帶貴重物品。
適合人群:普通老百姓、京城夜貓子
交通指數(shù):4.5環(huán)境指數(shù):3人氣指數(shù):5時尚指數(shù):3
推薦店面:苗嶺酸湯魚、盆盆鮮
六、霄云路——小資餐廳聚集地
地址:三元東橋和西環(huán)霄云橋之間
公交:104、801、671、416、403、421、405
霄云路位于三環(huán)的三元東橋和四環(huán)霄云橋之間是一條西南至東北向的長街這樣斜斜的一條街在京城并不多見屬于東三環(huán)至東四環(huán)之間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
特點:馬路兩旁寫字樓林立京信大廈、現(xiàn)代盛世大廈、鵬潤大廈、大通大廈、國航大廈還有京潤水上花園別墅等高檔公寓如此商務(wù)要地、繁華之所當然是餐廳林立各種檔次和各種口味的都有以異國風味居多。也正是這些異國風味以它們獨特的優(yōu)雅和迷人的味道打造著霄云路的小資情調(diào)。在宵云路上出名的餐廳有很多家但規(guī)模都不太大而且以情調(diào)著稱。比如在小資們口中盛傳的鹿港小鎮(zhèn)、泰國風味的檸檬葉子、經(jīng)營浪漫法餐的浮士德等等。
適合人群:文人墨客、白領(lǐng)一族和時尚人士
推薦店面:鹿港小鎮(zhèn)、檸檬葉子,浮士德
七、亞運村——慧忠路—大屯路北部的餐飲霸主
地址:亞運村
公交:417、858、358、387、464、702
附近公交站:亞運村地鐵站
亞運村的餐飲業(yè)在京城北部最發(fā)達其中以慧忠路和大屯路的餐廳尤為眾多。一到晚上這里的生意尤其火爆。不但一些中低檔酒樓需要排號等座就連一些高檔酒樓也是 門庭若市。選擇性強是這一地段餐飲業(yè)的特點從高檔燕翅鮑到通俗平民的東北菜各個層次的店都有。比如慧忠路上的東北虎餐廳、大屯路上的眉州東坡酒樓等等就是 比較大眾化的餐廳。而高檔宴請的酒樓也有不少比如大屯路上的四海凱悅等等。同時酒樓的“更新率”高是另一大特點常有換招牌的店??梢姶说氐母偁幭喈敿ち?。
特點:京城北部餐飲業(yè)最發(fā)達的就是亞運村,其中大屯路上餐廳眾多,北部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新興商務(wù)住宅區(qū)的興起是大屯路上餐廳扎堆兒的主要原因,從某種程度上講,大屯路的美食街在周圍環(huán)境的推動下應(yīng)運而生。
發(fā)展:隨著京城北部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高檔商務(wù)區(qū)、住宅區(qū)的興建,大屯美食街的發(fā)展前景還是很好的,可以不斷提高自身品質(zhì),打造比較高檔次的美食街。大屯也許如其名,會“囤”來更多食客和美食。
特別提示:由于地鐵五號線的修建,如果與人約好吃飯,最好提前動身以免堵車影響心情。
適合人群:時尚白領(lǐng)、商務(wù)人士
交通指數(shù):3環(huán)境指數(shù):4人氣指數(shù):3.5時尚指數(shù):3.5
推薦店面:雙盛園、東海漁港
八、萊太美食街(七彩北路)——萊太后起之秀的美食街
地址:燕莎橋向東亮馬橋路第一個路口左拐,女人街斜對面的七彩北路
公交:1、4、985、620、851
從燕莎橋向東亮馬橋路第一個路口左拐女人街斜對面的七彩北路這里便是近年新起的一條美食街---“萊太美食街”。周邊有正在興建的第三使館區(qū)及萊太花卉市 場、鵬潤大廈等剛剛修繕完畢的道路比較通暢。此地區(qū)共有將近20家餐廳經(jīng)營的菜肴包括川菜、粵菜、湘菜、杭州菜、新疆菜、日餐、韓餐、茶餐廳、咖啡館甚至 還有黎巴嫩風味。普遍裝修檔次較高且環(huán)境各有特色除了個別幾家人均消費大多屬于中檔水平。這條街規(guī)劃得井井有條家家餐廳門前都有停車位后院還設(shè)有停車場有 保安負責管理是典型“后起之秀”的美食街開街時雖然低調(diào)但很快就家家火爆了。
特點:萊太美食街的定位是白領(lǐng)與時尚人士,消費普遍偏高,另外24小時營業(yè)的店偏少,不能滿足夜貓子們的食欲。
發(fā)展:仗著毗鄰CBD商圈,萊太美食街的潛力不容忽視,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內(nèi),萊太美食街必有大發(fā)展
特別提示:客人不是很多,一般都有空位。這里競爭激烈,經(jīng)常會打價格戰(zhàn),最好等打折或返券的時候來。適合人群:時尚人士、白領(lǐng)一族、逛街逛累的年輕人
交通指數(shù):3.5環(huán)境指數(shù):4人氣指數(shù):4.5時尚指數(shù):4.5
推薦店面:富旺樓、憶瀾軒、那夢黎巴嫩風味餐
九、阜成路——“超級大飯”一條街
地址:東起西三環(huán)航天橋、西至西四環(huán)定慧橋
公交:26、849、653、運通103、運通205、運通105
一說到吃燕翅鮑最有面子的不外乎去阜成路了。如今的阜成路東起西三環(huán)航天橋、西至西四環(huán)定慧橋、全長大約3公里的路上云集了杭州菜、淮陽菜、湘菜、鄂菜、 川菜等各地風味的知名餐飲企業(yè)數(shù)十家。這里的每家餐飲企業(yè)在裝修裝飾上風格各異、豪華氣派有雕梁畫棟的精美有富麗堂皇的豪華;有中式傳統(tǒng)的古樸也有西式線 條的典雅成為京城著名的高檔餐飲區(qū)。
特點:這樣的一個完全有實力成就霸業(yè)的美食街,主抓的菜品是高檔海鮮,據(jù)說就是因為太高檔了,所以相對其他美食街來說,火爆程度差了不少。
發(fā)展:這里的每家餐飲企業(yè),都把豪華、霸氣當成了首要追求,這一點只從裝修風格上就可看得出來。有雕梁畫棟的精美,有富麗堂皇的豪華;有中式傳統(tǒng)的古樸,也有西式線條的典雅。這樣的追求使阜成路成為京城著名的高檔餐飲區(qū),也成為商務(wù)餐飲的首選之地。
特別提示:吃前先考慮好自己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
適宜人群:商務(wù)人士
交通指數(shù):5環(huán)境指數(shù):4.5人氣指數(shù):3時尚指數(shù):4人均消費指數(shù)
推薦店面:“天下一家”、 金悅、黎昌、順峰、紅子雞
十、蘇州街——蓄勢待發(fā)的潛力食街
地址:中關(guān)村地區(qū)
公交:944、944支、26、386、367、361、運通114、運通109、302
蘇州街是中關(guān)村地區(qū)的一條蘊藏無限潛力的食街一直悄悄地蓄勢待發(fā)?;蛟S由于靠近中關(guān)村這樣的IT商務(wù)聚集地因此這里的餐飲大都是具有一些文化底蘊的餐廳。價位和裝修都是中檔以上的。說到文化底蘊就不得不提到這里的幾家店因為都是占用的樂府花園的房子古色古香。
發(fā)展:蘇州街背靠中關(guān)村,這也是這條美食街能夠興盛發(fā)展的最大理由。這是一條蘊藏著無限潛力的食街,一直悄悄地蓄勢待發(fā)。近來更是新店迭出,還有越做 越精的味道。連同一些咖啡館、茶樓的開設(shè),想來應(yīng)該能給那些不懂得享受生活的IT精英們營建一個舒適而有味道的“后花園”。
特別提示:提前定位以便有停車位,穿行馬路的行人較多,開車要小心。
適宜人群:中關(guān)村的IT精英、白領(lǐng)一族。
交通指數(shù):4環(huán)境指數(shù):4人氣指數(shù):4時尚指數(shù):4.5人均消費指數(shù)
推薦店面:樂家怡園、白家大宅門
三、北京小吃有哪些
北京特色小吃有北京烤鴨、鹵煮、驢打滾、老北京炸醬面、炒肝、爆肚、涮羊肉、面茶等等。
【拓展資料】:北京的驢打滾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具體來歷已經(jīng)無從考究,只是在古代廟會的時候,驢打滾是必會出現(xiàn)的特色小吃。驢打滾的制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復雜的,秀安永優(yōu)質(zhì)的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為主要原料,在經(jīng)過制坯,和餡,成型這三道工序,所制作而成的驢打滾外面呈金黃色,內(nèi)含豆沙餡,入口綿軟,香甜適口,吃起來別具風味。儼然已經(jīng)成為了北京古老的特色小吃,到了北京一定要品嘗一下。
四、北京有什么名小吃
北京小吃
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制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云:“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
著名的北京小吃有:
·面食類:
艾窩窩、炸醬面、褡褳火燒、驢打滾 等
·火鍋類:
豆汁、炒肝、爆肚、鹵煮火燒 等
·油煎類:
油條、炸糕、灌腸、焦圈 等
·飲品類:
酸梅湯、蓮子粥 等
去哪里吃正宗的北京小吃呢?
·東華門夜市
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要什么就有什么!涼粉、扒糕、蓮子粥、酸梅湯、紅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龍蝦、烤魷魚、炸螞蚱、炸蝎子、炸蠶蛹,又多又全又衛(wèi)生。從新東安市場到東華門大街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護國寺小吃店
從廟會中的“碰頭食”傳下來的北京小吃,經(jīng)過改良得精細起來,沒了過去的“個兒大、經(jīng)吃、一個就飽”的粗糙;墩兒餑餑、棗卷果都小巧可愛;姜汁兒排叉、糖耳朵可謂是百般玲瓏。
·錦芳小吃
從民國創(chuàng)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團、杏仁茶、艾窩窩、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為有名,有山楂、青梅、掛花、豆沙、什錦、奶油、椰蓉等十幾種陷兒。
·著名的小吃一條街還有:
王府井小吃街、什剎海小吃一條街(原前門小吃遷來)等
北京小吃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虹橋 時間:2006-5-16 9:53:48 生活錄入:夏日 責任編輯:夏日
北京市一個文化古都,其小吃歷史悠久,特色名菜及風味小吃至少二、三百種。
北京菜又稱京菜。主要指宮廷菜(以仿膳飯莊為代表)、宮廷菜(以譚家菜為代表)、清真菜和地方風味菜。北京地方風味菜由魯菜轉(zhuǎn)化而來,受其他菜系影響(粵、州、湘、魯、蘇、閩、浙、皖為中八大菜系),品種、口味都有變化??绝?、涮羊肉、烤肉是北京特有的三大名萊。八大菜系在北京都有名餐館。較有名的還有孔膳堂經(jīng)營的孔府菜。
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點、夜霄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面等。一些老字號專營其特色品種,為仿膳飯莊的小窩窩、肉末燒餅、豌豆黃、蕓豆卷,豐澤園飯莊的銀絲卷,東來順飯莊的奶油炸糕,合義齋飯館的大灌腸,同和居的烤饅頭,北京飯莊的麻茸包,大順齋點廠的糖火燒等,其它各類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飲食攤上均有售。
清代《都門竹枝詞》寫道:“三大錢兒買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糕炸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也說明北京歷來有許多風味小吃。
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稱,為譽滿中外的佳肴。北京烤鴨有燜爐烤鴨和掛爐烤鴨。燜爐烤鴨是憑爐墻熱力烘烤鴨子。爐內(nèi)溫度先高后低,烤出的鴨子外皮酥脆,內(nèi)層豐滿,肥而不膩。掛爐烤鴨是用棗、桃、梨等果木燒烤鴨子。所烤鴨子也是外焦里嫩,而且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北京涮羊肉:以內(nèi)蒙古西烏珠穆沁旗之閹割綿羊為最佳。取其磨襠、大小三岔、黃瓜條、上腦等部位之肉,約13斤左右。每斤肉切出一寸寬、四寸長之片約80片。所用佐料有芝麻醬、醬油、醬豆腐、韭菜花、鹵蝦油、香菜、蔥花等。鍋底有海米、口蘑等。同時還佐以粉絲、白菜、凍豆腐、糖蒜等清口之物。
北京烤肉:包括牛肉和羊肉??痉ㄊ怯靡环N烤肉專用工具——鐵炙子。它是由熟鐵制成直徑約二尺的圓鐵盤,下面燒木柴,上面烤肉。先將肉片放入調(diào)好的佐料中浸透,桌上放鐵炙子,鐵面用羊尾油擦拭,下面用松木或松塔燒火,上面放蔥絲,把浸好佐料的肉片放在蔥絲上,用特制的長約一尺半的大筷子翻動,待牛肉呈現(xiàn)醬紫色,羊肉呈白色時,即可食用。邊翻邊吃。
北京水餃:是一種北方食品,叫做“扁食”,老北京滿、蒙旗人稱“煮餑餑 ”,視為美食,俗語說“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餃子按其包餡可分種: “葷餃子”:羊肉白菜餡、豬肉韭菜餡、牛肉酸菜餡、牛肉芹菜餡、豬肉冬筍餡、牛肉胡蘿卜餡、豬肉三鮮 (茭白、冬筍、玉蘭片)餡,此外還有海參、蝦仁、玉蘭片三鮮餡,雞、 鴨、口蘑丁三鮮餡等。“素餃子”:即全素煮餑餑,以炸貨(如油果、炸豆腐)、黃花、木耳 、香菇、胡蘿卜、大白菜為餡。
鍋貼兒:將生餃子在鐺上烙成一面焦,謂之“鍋貼兒”。
褡褳火燒:有葷素兩種。這種長方形的火燒互相粘連在一起,就像舊時裝錢物的“布褡褳”,故名褡褳火燒。其味道與餡餅差不多,只是形狀不同而已。
水晶門釘:北京風味小吃中有咸鮮味的門釘肉餅,還有一種香甜風味的水晶門釘,它用發(fā)面制成,制作時將發(fā)好酵的面加適量堿面和白糖揉均勻,用白面平鋪在紙上,上籠蒸過取出,晾涼后搟碎過籮,用豬板油切小丁,青紅絲,瓜子仁、葡萄干與白糖和糖桂花一起搓勻成水晶餡。用發(fā)面包成6.6厘米高,3.3 厘米粗,頂子上頭為圓球形狀,收口朝下,入籠蒸熟。水晶門釘顏色白凈,餡兒呈半透明狀,松軟油潤,甜香可口,門釘肉餅是清真的回民食品,水晶門釘則為漢民食品。
北京年糕:花色品種很多,僅涼糕的品種就有盆糕、餡糕、米糕、豆面糕、塔糕、艾窩窩、豆渣糕、卷糕、藕絲糕、粽子等十多種。涼糕用料有整米、碎米、米粉之分,成熟方法也有蒸煮之別。
艾窩窩最為典型,形似大元宵,是將江米蒸熟,揉成圓團,再把由白糖、芝麻、山楂、豆沙做成的餡包在里面,外皮滾些干熟米粉。民間有句順口溜:“白粘江米入蒸鍋,什綿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
“驢打滾兒”, 用豌豆粉和黃豆粉(也有用江米粉的),混合蒸熟,卷上豆沙餡,再滾于炒豆面中成型,賣時切段。民間稱說是“紅糖水餡巧安排,黃米成團豆里埋”。
炸醬面: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純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鐘。這時,肉丁被黃醬 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溢。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面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豆芽菜、青豆嘴、小水蘿卜纓 和絲、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
麻醬面:即芝麻醬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飯。面條煮好從鍋里撈出 放入冷水中泡涼,澆上芝麻醬(放鹽,以水調(diào)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熱放入醬油內(nèi))、米醋,再放上腌胡蘿卜絲、青蒜、小水蘿卜 絲、豆芽菜、香椿芽等。吃起來有如扒糕、涼粉的風味。
鹵面:俗稱“打鹵面”。打鹵通常是以煮豬肉的湯或以羊肉煸鍋,放入黃花、木耳、蘑菇,勾芡后潑上雞蛋花兒。 也有不勾芡的,湯內(nèi)加鹿角菜,成為清湯的澆汁,稱“氽兒鹵”。
螺螄轉(zhuǎn)兒:半發(fā)面抻成細條,放入芝麻醬與花椒鹽,盤在一起,如螺螄狀。把它摁平了,先在鐺上烙,后在碼道烤,烤好后外面脆面里面暄。當天售不完的螺螄轉(zhuǎn)兒再烤一兩次,叫“干蹦兒”,用手一拍就碎,吃著蹦焦酥脆。
蕓豆卷:蕓豆卷本是民間小吃。據(jù)傳清光緒年間一個夏日,慈禧太后偶爾聽到紅墻之外有銅鑼聲和吆喝聲,遂問是做什么的,并喚來賣貨人,品嘗了他的蕓豆卷,覺得好吃。于是將此人留在宮內(nèi)為她專做小吃,蕓豆卷也就成為清宮御膳珍品。
豌豆黃: 將豌豆煮爛,去皮,加白糖、桂花、小棗成糊狀,點以石膏,冷卻后切成方塊,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它是北京的傳統(tǒng)夏令消暑小吃,曾是清宮御膳名品。
豆汁兒:一種典型的北京食品。用做綠豆粉或團粉的粉漿,經(jīng)過發(fā)酵而成。食用前,用鍋煮沸。喝時有種特殊的酸味。喝豆汁兒時一般也配食焦圈兒和辣咸菜絲兒。
焦圈兒:又叫“小油鬼”, 象手鐲樣的雙條面圈,油炸時間稍長,呈褐色時才出鍋,吃起來焦脆酥香。從前北京粥鋪的早點,講究吃馬蹄燒餅夾焦圈兒,喝甜漿粥;喝豆汁兒時一般也配食焦圈兒。焦圈兒是從清宮御膳房傳出來的食品。
薄脆:薄脆也是一種油餅,不過這種油餅特別薄,甚至可到“透明”的程度,吃起來特別脆,故名“薄脆”。
燜子:也是用團粉做的,質(zhì)軟、透明,既象涼粉,又象豆腐。也是切成小片,放在平底鍋里煎,只用素油。
灌腸:是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也是一種大眾街頭小吃。灌腸在明朝開始流傳。灌腸分兩種: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凈,以優(yōu)質(zhì)面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diào)料配制成糊,灌入腸內(nèi),煮熟后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淀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diào)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灌腸外焦里嫩,用竹簽扎著吃,頗顯特色。
油茶: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鍋內(nèi)炒到顏色發(fā)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后將搓得均勻的面茶放在碗內(nèi),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面茶:面茶與“茶”無關(guān),是用小米粉和敉子粉熬成的一種較稠的粥。盛在碗里加一層芝麻醬和少許花椒鹽。喝面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zhuǎn)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為什么要用這種吃法呢?這與品嘗面茶的風味有關(guān)。
酸梅湯:是清宮御膳房為皇帝制作的消暑解渴飲料,后來流傳到民間。它比西歐傳入我國的汽水要早150年。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桂花、冰糖、蜜四種?!侗静菥V目》說:“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彼艹裏崴蜎?,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亂、痢疾,神話小說《白蛇傳》就寫了烏梅辟疫的故事。烏梅泡發(fā)以后,放上冰糖、蜜、桂花一起熬煎,冰鎮(zhèn)之后就成了酸梅湯。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北京夜市小吃十大排名相關(guān)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guān)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北京城建集團是正部級央企嗎(北京城建集團是正部級央企嗎還是國企)
北京正規(guī)裝修公司哪家好(北京正規(guī)裝修公司哪家好)
抖音代運營服務(wù)總結(jié)(抖音代運營總結(jié)報告怎么寫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