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頁
SERVICE 服務產(chǎn)品
XINMEITI 新媒體代運營
CASE 服務案例
NEWS 熱點資訊
ABOUT 關于我們
CONTACT 聯(lián)系我們
創(chuàng)意嶺
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
專注品牌策劃15年

    逗人一笑的打油詩(笑死人歪理句子)

    發(fā)布時間:2023-03-22 16:30:44     稿源: 創(chuàng)意嶺    閱讀: 1260        問大家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逗人一笑的打油詩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開始之前先推薦一個非常厲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鍵生成原創(chuàng)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計劃、工作報告、論文、代碼、作文、做題和對話答疑等等

    只需要輸入關鍵詞,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內(nèi)容,越精準,寫出的就越詳細,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線網(wǎng)頁版、PC客戶端

    官網(wǎng):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錄:

    逗人一笑的打油詩(笑死人歪理句子)

    一、調(diào)侃人的打油詩

    少時曾聽老人說,日子不過就是笑笑別人,再被別人笑笑。

    因為生活總是有苦有甜,若是太較真,難免太辛苦。有時候,樂天一點,化解人生尷尬,又能悠自己一樂。

    所以,今天我們來講點打油詩的故事,有的機智,有的搞笑。無論怎么樣,希望你看了后也能會心一笑,笑得像朵太陽花,過個開心的一天。

    今天先講個一千多年前的故事。那是什么時候?是唐朝,是一個隨便擲出一個名字,都在詩的天地里星光熠熠的時代。

    有一個叫張打油的人,在一場漫天大雪后,山都白茫茫了,院子里的狗正跑得正歡,他突然詩興大發(fā),念了一首《詠雪》:

    江山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首詩,用現(xiàn)在的話來點評叫很接地氣,也不怎么講究平仄,不過是押韻的。標題是《詠雪》,可是一個字都沒有提到雪,可是處處都是雪。

    比如遠處的山,是白花花一片晃得看不清,近邊的井口是個黑黑的窟窿,黃狗的毛發(fā)變得白色,更好笑的是這句“白狗身上腫”,白狗上壓了一塊塊白雪,不是腫是什么?

    當然,那時候張打油吟出這首詩,并沒有想到它就像一道閃電,“轟隆”炸開了詩詞界新的大門,從此中國的詩詞版圖上有了一個新的詩體,叫“打油詩”。

    打油詩,就是指這一類用詞通俗有趣,不太講究格律,卻一定會是押韻的詩。它們多以五言、七言為主,表達嘲諷、自謙,或是打謎語。

    一首好的打油詩,都有讓人發(fā)笑的功力,關鍵在于你有沒有那份機智的幽默感。

    今天很多人喜歡玩自黑,就是自嘲的意思。古代人互黑起來,也是毫不手軟。

    明朝的第一才子解縉,是個打油詩高手。18歲那年,他在鄉(xiāng)試中考上了第一名。

    那天,天正下著小雨,年少得志的他大踏步走在馬路上。興許是太開心了,結(jié)果,“啊”地一聲,他滑倒在潮濕的地上。

    “哈哈哈哈 …”村里人見狀全都笑了。解縉笑著搖了搖頭,拍了拍早已濕透的衣裳,人還是不能太得意啊,出口念道: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自己摔倒了,要怪是春雨像油,才會滑得讓我解學士跌倒,再笑笑那些笑的人都是牛。解縉這詩又是解圍,又有點抖機靈,逗得大家伙都樂了。

    ➊ ➋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李白和杜甫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都是大詩人,但李白做詩多是信手拈來,興起而作。杜甫卻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有一次,李白遇見杜甫,發(fā)現(xiàn)他又變瘦了,就笑他是不是因為寫詩的緣故,還做了首《戲贈杜甫》:

    飯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

    千百年來,總有人認為這首詩說明李白在嘲笑杜甫,但在物道君看來,這明明是朋友間的戲謔調(diào)侃,因為了解你,所以能一眼看出你瘦了,看出你在愁苦什么。

    杜甫是個老實人,估計就是笑笑回李白說哪有哪有,因此歷史上也少了一首《戲贈李白》了。

    ➊ ➋ 圖片來源于「東南枝三_三」攝

    但像蘇東坡和蘇小妹,互懟起來就好玩了。蘇小妹額頭高眼睛凹,蘇東坡就做打油詩:

    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發(fā)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至,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看了一眼哥哥的馬臉,笑了笑,答道:

    天平地闊路三行,遙望雙眉云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還未到腮邊。

    看來打油詩還是互懟好工具,懟得文明,又有雅趣。

    這些互損的打油詩背后都是一個個機智的人兒。生活嘛,無非是笑笑別人,再被別人笑笑。

    二、趣味打油詩(博君一笑)

    回眸一笑笑:

    山朦朧,水朦朧,一懷愁緒幾多情,醉夢何時醒。

    花朦朧,草朦朧,兩行熱淚流不停,盼君喜相逢。

    一叢蘭:

    星朦朧,月朦朧,星月爭輝耀蒼穹。嬋娟千里共。

    花朦朧,樹朦朧,花樹同根爛泥融。相伴情意濃。

    廬陽第一怪:

    天朦朧,云朦朧,終于得見太陽公,喜淚流幾桶。

    衣朦朧,褲朦朧,掛去窗外吹吹風,天然除菌蟲。

    廬陽第一怪:

    刀朦朧,菜朦朧,笑笑廚藝見真功,誘人口水涌。

    葷朦朧,素朦朧,滿漢全席皆精通,陛下牛轟轟。

    回眸一笑笑:

    拳拳愛國心,悠悠華夏情。

    蘭心又蕙質(zhì),好人圓好夢。

    廬陽第一怪:

    好人圓好夢,笑笑變彩鳳。

    飛入皇城里,主政掌后宮。

    一叢蘭:

    回眸一笑笑,滿腹詩情高。

    簡村美才女,手巧廚藝好。

    回眸一笑笑:

    廬陽真會夸,掩面笑哈哈。

    主政當女皇,賞賜封妃忙。

    縱是廚藝好,沒空掌大勺。

    一叢蘭:

    笑笑女君王,執(zhí)政理朝綱。

    人賢江山穩(wěn),地闊疆域廣。

    出征披鎧甲,英勇戰(zhàn)沙場。

    攘民輕賦稅,威名鎮(zhèn)八方。

    感謝廬陽第一怪、一叢蘭詩歌相和,非常開心!

    三、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詩?

    (文章有點長,不僅僅展現(xiàn)的是眾多有趣的打油詩,主要還附加了打油詩的生動故事!)

    趣談打油詩,不能忘記打油詩的開山鼻祖張打油。其《詠雪》:“江山一籠統(tǒng),井口一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蓖ㄋ滓锥?、一鳴驚人,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

    打油詩是一種俚俗詩體。其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識性、故事性和通俗性,包容文史知識,體現(xiàn)名人的個性、愛好、軼事和思想。 在我國詩歌的海洋中,打油詩深受大眾喜愛。反映了極其廣泛的 社會 生活;語言大都運用俚俗口語,用明白如話的語言來表現(xiàn)老百姓的喜怒哀樂。上至飽學之士,下至黎民百姓均無閱讀障礙,都能明白詩中蘊含的思想,并且人人均可“打油”。因此,千百年來它經(jīng)久不衰,有極強的生命力。

    第一、開山鼻祖張打油的趣聞

    眾所周知,所謂“打油詩”就是張打油的詩。張打油到底寫了多少詩,沒有詩集留傳,散見也很少。但他雖存詩不多,卻因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詩體,影響不少,后代不論雅人、俗人皆有仿作。

    張打油謂誰? 明代李開先《一笑散·張 打油語》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

    中唐時有一年的冬天,一位家居南陽的高官祭奠宗祠,見宗祠內(nèi)大殿的墻壁上有這 樣一首詩:

    高官讀罷,頓時大怒:“誰敢在我宗祠內(nèi)寫下如此這般拙劣的詩? 這豈不是侮辱我祖宗?”即下令緝拿寫詩之人。屬下通過查尋,遂將不遠處張家村平日喜作這類詩的窮秀才張打油抓了來,問:“這詩是你寫的嗎?” 張打油回答:“是!”高官心想,既然是秀才,緣何寫出這等歪詩? 心中存疑。為了判斷確否為他所寫,即以眼前安祿山兵困南陽事為題, 令他再作一首。張打油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兩首詩如出一轍,大家一聽,哄堂大笑。這位高官 不禁笑了起來,心想:確然為他所寫!罷了,這或許也是一種詩體!便未給張打油治罪。 于是,張打油遠近有名。這打油詩開始風行 起來,成為一種獨立詩體,為他人和后人所摹寫!

    張打油和他的詩,民間流傳很盛,很有影響,只因不受正統(tǒng)文人青睞,過去的文學史不曾提及。

    第二、 歷史 上 搞笑 、有趣的打油趣詩及其故事

    另外,詩人 蘇東坡 的《靜坐》

    民間流傳蘇東坡和 兒媳之間的丑聞,有一首詩:

    對蘇東坡絲毫不留情面地揭老底,同時又多有回護,偏責其兒媳,其實讀者對這種低俗的玩笑是不必當真的,看看一笑了之。

    張家見詩明理,撤讓三尺。吳家深受感動,亦讓三尺?;プ屩?,后人稱為六尺巷。

    此詩語言明白如話.比喻生動形象.讀來幽默風趣.發(fā)人深省。

    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卻勾心斗角,爭權(quán)奪利。他們謁陵是假.排擠他人是真。

    幾句話,把徐老的風范情操.描繪得惟妙惟肖。

    這首詩寓莊于諧.風趣地表達了中國政府的原則立場。

    謙慎的性格.豁達的胸懷.讓人一目了然。

    1972年尼可松訪華后中美決定互設聯(lián)絡處,中方由韓敘赴美建聯(lián)絡處,下榻于美國五月花旅館,美方由詹金斯來華籌建,由喬冠華負責與之商談。喬冠華與詹金斯談判很順利,高興之中寫了三句打油詩,征求第四句。當時毛澤東同志聞知,欣然續(xù)道:“莫道敝人功業(yè)小,北京賣報賺錢多?!?/p>

    毛澤東同志為什么如此續(xù)詩呢?原來,1967年外交系統(tǒng)造反派要打倒喬冠華,讓他到大街上賣小報,而小報的內(nèi)容就是打倒喬本人。喬每次都把小報收起來不賣,然后用自己的錢換成小額鈔票到造反派那里去交賬,說報賣完了,還賺錢。后來毛澤東同志也知道此事。毛澤東同志之所以如此續(xù)詩,顯出對喬的肯定,堪稱打油詩史上的一段佳話。

    真可謂牢騷滿腹,怨氣沖天呢。不過此人后來青云得路,成為一代名臣,可見牢騷一下,說不定灶君真的上達天庭。玉皇才發(fā)現(xiàn)了他的才能也未可知。

    此詩故意將每句最后兩字顛倒,嘲此翰林學士之不學,而能朗朗上口,頗見文思之機敏。

    另外,1924年 ,魯迅 與徐志摩同在北大任教(魯迅教小說史,徐教英文),此時徐志摩熱追“多才美女”林徽因而不得,就整天哭喪著臉,見了誰都“阿呀阿唷,我要死了”,裝出一副病態(tài)。林與他本是朋友,平時相互來往并常有 禮品、果品、詩文之類的饋贈,并不存在愛情,他是剃頭擔子一頭熱。魯迅對徐志摩這一作態(tài)很反感,加之徐志摩平日與胡適、陳西瀅等人在一起,同屬“新月派”,政見不同,魯迅就與他開了個大玩笑,寫下了這首詩。詩為:

    魯迅說它“擬古”是 “新打油詩”,是指它模仿東漢張衡《四愁詩》 的舊格式,用現(xiàn)在的大白話寫出來的。

    心藏怒火,不便發(fā)作,不吐不快,故語多諷,以求心頭慰藉。

    批評語言風趣,但思想主旨嚴肅,是一首典型的打油詩!

    快人快語,直斥道貌岸然的假正經(jīng)之流。

    據(jù)說是詩人四五歲時,雨天路滑不慎跌倒,惹得周圍人大笑,于是“打油”一首,回擊眾人以解其尷尬處境。

    新婚之夜,鬧洞房的賓客不肯散去,堅持讓文才出眾的新娘子賦詩。夜闌更深,新娘無奈,遂以詩代逐客之令,巧用雙關之語,含蓄委婉,眾人聽罷樂不可支,哄然而散。

    全詩用了十個“一”字 .寫出了漁 人的悠閑自在。

    詩先用三 句渲染 ,然后用兩個字實現(xiàn)全然相反的轉(zhuǎn)折,取得了強烈的嘲諷了效果 。

    興兒也 很有感慨,于是依葫蘆畫瓢吟了一首:

    那口氣,果然像,非同一般。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提出要來看當年題詩,既是為了重 溫光輝 歷史 ,恐怕也不無向山僧報復尋仇的用意;其時題詩早被鏟去,這可如何是好?山僧靈機一動,作 了一首阿諛皇上的打油詩:

    這才幸免了殺身之禍。

    朱元璋 一笑,總算擺脫了尷尬的局面。

    考官批閱試卷時,看到這首打油濤,覺得好笑,于是提起朱筆,在每句詩后面分別寫了“不必”、“未必”、“勢必”和“何必”個字這樣,整首詩就成:

    這首打油詩看似平淡無奇,但為后世起著警世策人的作用。

    清代詩人袁枚所著的《隨園詩話》里也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故事,說是有一箍桶匠對兒子十分疼愛,怎奈年老體弱不能自食其力后,其子經(jīng)常讓他餓肚子,而把好飯留給自己的兒子吃。箍桶匠觸景生情,感慨之余哼出打油詩:

    結(jié)論:

    由于打油詩的首創(chuàng)者或曰首倡者張打油是個窮秀才,來自 社會 底層,故它反映的多是普通人的真實生活或普通人的所見所聞,在內(nèi)容上接地氣。但流行了一千幾百年,后 來這種形式亦為達官貴人或上層文人所利 用,故在內(nèi)容上也有所擴張, 社會 政治、 社會 軍事等方面的內(nèi)容,在打油詩中也有所反映,與通常傳統(tǒng)詩歌的內(nèi)容有所靠近。

    事實也證明,打油詩是群眾喜聞樂見的!

    (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

    打油詩的出處是唐朝的張打油的一首標新立異的詩“江山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边@首詠雪詩,通篇沒有一個雪字,以俚語俗話入詩,不講平仄對仗。后來,大家把這類“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詩,稱為打油詩。

    列幾個不錯的打油詩給大家欣賞下。

    民國的軍閥張宗昌的打油詩,很出名,很 搞笑 。

    歷史 上 搞笑 的打油詩都被人翻來覆去嚼爛了,毫無新意,南宮尋歡作為當今文壇打油詩創(chuàng)作達人,隨口念叨那么幾首,想必也能攪動打油詩江湖風云。啼笑皆非那是段子,哭笑不得才是詩詞。

    不信?桂花,上菜!

    1

    中年Ⅰ

    人到中年不得已,

    保溫杯里泡枸杞。

    皮糙肉厚還油膩,

    一頓能吃五斗米。

    2

    中年Ⅱ

    大棗枸杞保溫杯,

    將軍肚里藏余威。

    聰明絕頂君莫笑,

    會吃會喝還會吹。

    3

    廣場舞

    身姿曼妙無人睹,

    何不去跳廣場舞?

    踩著節(jié)拍踏著步,

    扭完胳膊扭屁股。

    4

    而立

    天生我才有啥用?

    工地搬磚都嫌重。

    一事無成立不起,

    三十年來如一夢。

    5

    比高

    欲與天公試比高,

    先得定個小目標。

    比如掙它一個億,

    動動嘴皮輕飄飄。

    6

    江湖

    英雄不要問出路,

    流氓不要看歲數(shù)。

    既然闖蕩在江湖,

    做人就要有風度。

    7

    好漢

    喝酒吃肉充好漢,

    啤酒能喝一瓶半。

    別人笑我酒量淺,

    我笑別人喝得慢。

    8

    所愛

    偶爾開窗聽鳥語,

    也曾閉門讀禁書。

    最愛抱枕思美女,

    一旦睡覺如死豬。

    南宮尋歡曰:高雅的詩詞千篇一律,讓人讀來晦澀難懂;有趣的打油詩萬里挑一,讓人讀后津津樂道。

    別拿豆包不當干糧,別拿村長不當干部,別拿打油詩不當詩詞,別拿南宮尋歡當文化人。

    打油詩比起律詩和絕句而言,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格式規(guī)范,少了束縛,更便于發(fā)揮。正因如此,打油詩如果想存活于世,就應該比正常詩詞更有內(nèi)涵與價值。

    南宮尋歡勢單力薄,舞文弄墨,寫詩為樂,讓孤獨的不寂寞,讓寂寞的不憂傷,讓憂傷的不痛苦,讓痛苦的不撕心裂肺。

    生活,無非就是被別人笑笑,然后再笑笑別人,沒有過不去的檻。

    不開心了,讀幾首打油詩,算是自嘲,也是嘲笑一切的不如意。

    愿每一個詩情畫意的我們,都能被這個雞毛蒜皮的生活溫柔以待。

    所謂 搞笑 打油詩,我首先想起和下雪有關的兩首。

    一首是這樣的,一個秀才一個官員一個富人在一走烤火喝酒吟詩,一個乞丐在窗下避雪,雪正大,屋子里三人決定以雪為題材各吟一句。秀才:"大雪紛紛落地。"官員:"此乃皇家瑞氣。"富人:"再下三年何妨?"正好三句,差一句湊一首,正不知咋辦,窗外乞丐正瑟瑟發(fā)抖,聽里面富人所說氣不打一處來,接一句:"放你娘的狗屁!"正好湊成一首。

    還有一首,唐代張打油的,"江上一籠統(tǒng),井上一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本詩形象生動地揭示了大雪忽下的驟變情景,讀來饒有趣味。

    總之,打油詩雖不如文人詩格調(diào)高雅,但其通俗俚趣卻讓人耳目一新。

    說打油詩怎么能不提打油詩領域的泰山北斗,狗肉將軍張宗昌呢。

    張宗昌是窮人出身,15歲以前給人放牛,后面闖關東,跑到東北給人家修鐵路,但有一條,人家聰明,人家修著鐵路就學會了一門外語:俄語。

    憑著這個特點,他當了一名西飄,跑到西伯利亞淘金,學會了打槍,后面入了伙,就慢慢從一伙丘八中脫穎而出了。

    那說起張宗昌,趣聞很多,寫打油詩就是其一。下面說一下他寫的打油詩:比如這首寫閃電的: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

    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

    別笑,這里面還真的很生動。

    還有一首大明湖,寫乾隆碰到容嬤嬤的事情。

    【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p>

    平實的語言就把乾隆野戰(zhàn)容嬤嬤的故事寫出來了。

    還有寫趵突泉的

    【 趵突泉,泉趵突,三個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一般文化人還真寫不出來。武功練到化境,反樸歸真,這才寫出這樣的詩來。

    還有游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多形象啊,一個黑大粗的泰山是不是馬上浮現(xiàn)在你眼前?

    還有 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 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 奶奶(的)早已回沛縣。

    這應該是劉邦被懟得最徹底的一次。】

    還有大風歌:

    【俺也寫個大風歌,開大炮兮轟他娘,威加海內(nèi)兮回家鄉(xiāng)。數(shù)英雄兮張宗昌,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p>

    還直接挑戰(zhàn)玉帝: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張宗昌。三天之內(nèi)不下雨, 先扒龍王廟,在用大炮轟你娘。

    這些打油詩絕對是打醬油級別的。

    其實這樣的打油詩還是比較有趣的,至少比現(xiàn)在的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不信我給大家貼貼:

    在一萬公尺的高空,

    在圖—104的飛機之上,

    難怪陽光是加倍地明亮,

    機內(nèi)和機外有著兩個太陽!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響曲的樂章,

    象靜穆的叢山峻嶺,

    也象浩渺無際的重洋!

    當然,也有好詩,比如余秀華的就很好啊。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么都在發(fā)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shù)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shù)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

    把一些贊美當成春天

    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xiāng)

    而它們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好在哪里,詩如果是從心里來的,那必然是好詩。

    如果是從屁股下面出來的,那就是臭不可聞啦。

    問題: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詩?

    ........

    一、文人的打油詩

    打油詩多是白話詩,例如胡適的兩只蝴蝶,其實也可以歸于打油詩一類,《兩個蝴蝶》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明白如話的詩都是打油詩,好詩選字很慎重,注意聲律和文雅。例如唐人的很多絕句都很淺顯,例如李白的《靜夜思》:

    二、粗俗的打油詩

    一般我們認為的打油詩,都是特別口語化、甚至有些粗俗,大多沒有什么意境和 情感 ,例如傳說的張打油"詠雪"就頗有名:"

    在民國時期,亂世出英雄,很多文化不太高的人也喜歡寫詩,例如馮玉祥的打油詩,據(jù)說他寫過一首《護林詩》:“

    張宗昌的打油詩也流傳甚廣,《游泰山》:

    《大明湖》:

    三、唐人的打油詩頗具哲理

    唐朝有個不一般的人物,叫做王梵志,他寫的打油詩深具哲理,甚至被后人評價為:具有"教戒諸學道者"或"開悟愚士昧學之流"的作用。

    古人大多數(shù)是不識字的,文人的東西也看不懂,反而是一些簡單生活語言更容易流傳,王梵志的詩就具有通俗的教化作用。

    現(xiàn)代著名學者鄭振鐸曾經(jīng)舉了王梵志的“吾有十畝田”和“城外土饅頭”兩首詩的例子

    鄭振鐸評價道“這樣直捷的由厭世而逃到享樂的意念,我們的詩里,雖也時時有之,但從沒有梵志這么大膽而痛快的表現(xiàn)!”

    結(jié)語

    白居易作詩尋求“老嫗能解”,這其實就是為了消除文人詩的一個弊端,今天我們閱讀文言文和古詩有障礙,古人文盲眾多自然也同樣有障礙。

    高曉松在《20180518雜書館收藏的時與光》,講了中國的民間戲曲,介紹了雜書館收集的一些民間如木魚書一類的唱本,這些唱本極其通俗易懂,甚至有些粗俗的文字。

    但這些都是知識水平不高的老百姓所接觸的文化,當時的政府和一些商人甚至通過這種渠道來傳播自己的政策和商品。

    @老街味道

    沒人回答民國時期山東軍閥張宗昌的詩嗎?來來來,給大家欣賞一下!

    這首估計大家都略有耳聞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蛤蟆嗎?哈哈

    濟南三大名勝,就差沒糟蹋千佛山了。

    幸好沒有漫游全國各地作詩。

    這首詩雖然打油,倒是很反迷信。

    最 搞笑 的就是這首,既然無題,我覺得可以叫這個名字《老婆多的煩惱》。

    閃點原來是玉皇大帝要抽煙,在點火。想象力倒是可以。

    閃電是玉帝點火,大雪是玉帝篩石灰也就好理解了。

    你確定你和張良有關系嗎?

    這首倒是志向高遠,細細想來,還是劉邦有文化。

    打油詩詼諧幽默,小巧有趣,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意對偶和平仄。

    打油詩不會有“鬢白只應秋練句,未老齒發(fā)早衰白"的現(xiàn)象發(fā)生,你無須精雕細刻,殫精竭慮,反復錘煉,也無須"語不驚人死不休和謀求新奇不惜拼出自己老命”,你可取長補短,吸取前人經(jīng)驗,吸取理言,俗語入詩,觸類旁通,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新平易通俗易懂的打油風格, 歷史 上 搞笑 的打油詩很多,現(xiàn)摘錄幾:首于大家欣賞一下。

    一,胡適《致楊大鼻子》

    鼻子人人有,

    唯君大得兇。

    直懸一寶塔,

    倒掛兩煙筒。

    親嘴全無份,

    聞香大有功。

    江南一噴嚏,

    江北雨蒙蒙。

    二,張宗昌《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個?

    三,《下大雪》

    什么東西天上飛?

    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

    篩石灰啊篩石灰。

    四,《游西方》

    早聽西方好,

    他媽真不孬。

    本想多玩玩,

    睜眼卻沒了。

    五,鄭板橋《贈梁上君子》

    細雨蒙蒙夜沉沉,

    梁上君子進我門。

    腹內(nèi)詩書存千卷,

    床頭金銀半分文。

    出門休驚黃尾犬,

    越墻莫損蘭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

    趁著月亮趕豪門。

    六,《鬧洞房笑話打油詩》

    清代有個新嫁娘,眾客酒足飯飽,大鬧新房,一直至深夜,還逼新娘吟詩。

    新娘新婚之夜無奈,終于口占一首,表達新娘的感受。

    謝天謝地謝諸君,

    我本無才哪會吟。

    曾記唐人詩一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

    此作者是宋朝蘇軾之詞,新娘情急之下記混了,可是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產(chǎn)生轟動,眾賓客嗶然大笑,樂不可支。

    大家都說好!好!新娘急了,時間寶貴,說著各位知趣乘歡而散。

    要說 搞笑 的打油詩,我推薦幾首三句半打油詩。從前有個狂書生嘴貧,愛作三句半打油詩。一次他在路傍見一姑娘正在井邊打水,這姑娘腳大,他隨囗吟道,行走大路傍,見位美嬌娘,金蓮三寸長,橫量。姑娘進屋告訴家人說有一狂生笑話她腳大,家人將其擒住送往縣衙,以挑戲婦女之罪名投入大牢。他瞎了一只眼的舅舅去牢里看他,二人見面互相痛哭,他見舅舅一只眼掉淚,又張囗吟道,見舅如見娘,令人痛斷腸,二人同落淚,三行。舅舅大罵轉(zhuǎn)身離去,縣令知其嘴貧,且有改過之意將他宣進大堂,教訓一蕃,當堂批示,此生性狂蕩,言語實無狀,念其能改過,釋放。

    自編《阿妹打油詩》十八妹子一朵花,東游西蕩擺柳腰,南墻阿哥炒板栗,西墻阿哥烤雞腿,東邊老翁把眼媚,北邊濟公把酒杯,阿妹嘴角磕瓜子,南墻搭包小板栗,西墻加個大雞腿,東邊掏把人民幣,北邊濟公把褲褲脫。

    四、最全的經(jīng)典打油詩匯總_經(jīng)典搞笑的打油詩有哪些(2)

    《猜謎詩》

    宋·歐陽修

    大雨嘩嘩飄濕墻,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zhàn)場。

    據(jù)說歐陽修到一家新開張的酒家吃完飯后,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歐陽修于是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題寫了這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檐”,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清廉為官詩》

    明·徐九經(jīng)

    頭戴烏紗帽,當官不省勁。

    平事我不管,專管不平事。

    徐九經(jīng)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曾作為戲劇、影視等很多文藝作品的主人公,為后人廣為傳頌。這首打油詩既表現(xiàn)了他的執(zhí)政理念,同時也是他清廉為官的真實寫照。

    《諷“到此一游”詩》

    清·孫維奇

    粉白墻上狗屁多,不成詩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學,為何當年不登科?

    在名勝古跡亂涂亂抹,看來古已有之。據(jù)說此詩乃清代舉人孫維奇一日去安徽姥山游覽,發(fā)現(xiàn)塔壁上刻著“×××來此”、“×××到此一游”以及一些粗話、臟話等,甚為反感,遂寫下一首打油詩予以辛辣諷刺。

    《早餐詩》

    宋·楊萬里

    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

    宋代詩人楊萬里,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每每忘記了早餐,還寫了這首打油詩作為自嘲。

    歷史上寫“打油詩”最多且最出彩的,當屬明代的解縉。

    解縉號稱是明朝第一才子,曾任內(nèi)閣首輔、《永樂大典》總纂修等。他從小聰穎過人,8歲時已能詩能文。18歲那年,解縉在鄉(xiāng)試中得了第一名解元,當時天下小雨,解縉喜極不慎滑倒,村人笑他。解縉出口成章作了這首打油詩:

    《春雨》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聽到解縉隨口吟出的打油詩,大家笑得更歡了。

    解縉才華出眾,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厚愛,一次,朱元璋想考考解縉,便說后宮有位妃子生了個孩子,解縉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吾皇昨夜降金龍。朱元璋說:是位千金。解縉對曰:化作仙女下九重。朱元璋嘆道:可惜死了。解縉緊跟著來了一句:料是人間留不住。朱元璋又道:丟到金水河去了。解縉仍是口若懸河:翻身跳入水晶宮。

    還有一次,朱元璋約解縉一起釣魚,皇帝一條都未釣到,解縉卻釣了好幾條,見朱元璋面有不悅,解縉樂呵呵地為朱元璋送上一首打油詩:

    數(shù)尺絲綸落水中,金釣拋去永無蹤。

    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

    打油詩到了現(xiàn)代,更成為許多人的拿手好戲和取樂諷刺的工具,而且在內(nèi)容和題材上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開始反映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但打油詩的藝術風格沒有改變。

    如1927年以后,蔣介石建立了蔣家王朝,收羅了各路諸侯,他們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實際上爭權(quán)奪利,勾心斗角,各懷鬼胎。于是魯迅先生寫了四句《南京民謠》打油詩:

    “大家去謁陵,

    強盜裝正經(jīng);

    靜默十分鐘,

    各自想拳經(jīng)。”

    揭露國民黨的內(nèi)部摩擦,對他們偽裝正經(jīng)的行為進行辛辣的諷刺。格調(diào)幽默風趣,語言通俗如話,生動形象。

    解放戰(zhàn)爭后期,著名詩人袁水拍有一首《詠國民黨紙幣》的打油詩,也很有意思。詩云:

    “跑上茅屋去拉屎,

    忽然忘記帶草紙,

    袋里掏出百萬鈔,

    擦擦屁股滿合適。”

    這是對國統(tǒng)區(qū)通貨膨脹的幽默諷刺,反映國民黨的經(jīng)濟危機和政治黑暗。語言風趣逗人,俚俗可笑。

    打油詩和它的來歷

    打油詩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間,以后瓜瓞綿綿,不斷發(fā)展,表現(xiàn)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

    一般人把俚俗的詩稱為“打油詩”,這里有個 典故 。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的詩:

    江山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全詩用語俚俗,淺白顯露,張打油名聲就此傳開。后來人們把用語俚俗的詩均稱為打油詩。有趣的是,歷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

    相傳蘇軾長的是馬臉,蘇小妹的前額特寬,兩人曾互作打油詩戲謔對方。蘇軾首先發(fā)難:前腳未出閨房內(nèi),額頭已到華堂前。蘇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譏道:去年一點相思淚,今年始流到嘴邊。

    明初大才子解縉生性滑稽詼諧,機智善變,一次隨朱元璋同出釣魚,朱釣了半天,不見一條魚上鉤,大為光火,解縉忙在一旁恭維: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魚。直說得朱“龍顏大悅”。

    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貪圖寶貴,寫了一首打油詩掛在自己書房里表明心志:

    不煉金丹不坐禪,桃花庵里酒中仙。

    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清代的鄭板橋也有一首類似的自勉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打油詩多用來嘲諷、戲弄別人。

    相傳紀曉嵐為某官母親寫壽聯(lián)時,提筆即寫:太老夫人不是人。某官臉上不覺青筋暴露,面色鐵青。紀不慌不忙續(xù)道:九天仙女下凡塵。該官員轉(zhuǎn)怒為喜,連嘆精妙。不料紀大筆一揮,卻是:養(yǎng)兒偏慣去為賊。該官員當即昏蹶在地。手下來弄醒他時,紀又續(xù)上一句:偷來幡桃敬母親。再回頭看那官員時,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狽不堪,恰似去鬼門關走了一遭。

    同樣的例子還有一個。古代某書生為一陶姓人家祝壽,獻一打油詩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壽,壽比滂沱雨更多。

    詩的前三句把主家氣得暴跳如雷,結(jié)句異峰突起,神來一筆,使祝壽詩滿篇生輝,足見書生運思之妙。

    前清才子李調(diào)元也是位打油的高手。據(jù)云,李在任兩江主考期間,眾士子不服,與李吟詩聯(lián)對。比到最后以麻雀為題,各人吟一首詩。李不假思索,吟出二首打油詩。其一云:

    一窩一窩又一窩,三四五六七八窩。

    食盡皇王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其二云:

    一個一個又一個,個個毛淺嘴又尖。

    毛淺欲飛飛不遠,嘴尖欲唱唱不圓。

    莫笑大鵬聲寂寂,展翅長鳴上九天。

    眾士子先是哈哈大笑,繼而哭笑不得,最后呆如木雞。李調(diào)元含笑不語,揚長而去。

    也有寫打油詩的皇帝。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年間,某翰林上書時,將“翁仲”誤作“仲翁”,乾隆順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許為林翰,罰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以“毒”攻“毒”,故意將“功夫”、“翰林”、“通判”寫作“夫功”、“林翰”、“判通”,這位翰林滿面羞愧,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最有趣的數(shù)一首諷刺一些所謂的詩人的打油詩:

    生平不見詩人面,一見詩人丈八長。

    不是詩人長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墻?

    此詩語言粗俗,譏誚詼諧,令人捧腹,足以令那些“詩人”們無地自容。

    打油詩也常用于吹牛。古代一干讀書人偶然在野外相遇,互相吹噓自己的才學,爭執(zhí)不下,最后決定各人吟一首最能表現(xiàn)自己才學的詩定高下。一書生技壓“群雄”,勇奪冠軍。其詩云:

    天下 文章 數(shù)三江,三江文章數(shù)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文章數(shù)舍弟,舍弟與我學文章。

    此詩一出,其他書生再無話說。

    把打油詩的吹牛功能發(fā)揮得登峰造極的當數(shù)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那個詩界泰斗也寫出“楊家有個楊大媽,今年年紀五十八。身材長得高又大,濃眉大眼闊嘴巴”的“全民皆詩人”的年代里,涌現(xiàn)出了許多“農(nóng)民詩人”,有四首打油詩當屬“代表作”:

    (一)

    種個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頭。

    把它扔進太平洋,地球又多一個洲。

    (二)

    一個稻穗長又長,黃河兩岸架橋梁。

    十輛汽車并排走,火車開來不晃蕩。

    (三)

    一頭肥豬大又長,豬身橫跨太平洋。

    豬背可以降飛機,豬身成了飛機場。

    (四)

    稻堆堆得圓又尖,社員堆稻上了天。

    扯片白云擦擦汗,湊近太陽吸袋煙。

    還有一種特殊的打油詩,整首詩十七字,民間俗稱為“三句半”,這里也有一個 故事 。相傳古有一書生,自視甚高,恃才放曠,常自詡自己出口成章,可惜在實際寫作中,就是一首絕句,也常常在念最后一句時卡了殼,只得匆匆用二個字結(jié)束,于是獲得了“三句半”的雅號。有一次,“三句半”在野外碰到一農(nóng)家姑娘,詩興大發(fā),出口吟道:

    夕陽照山莊,走來一姑娘。

    金蓮只三寸,橫量。

    那農(nóng)家姑娘一聽,氣得花容變色,叫來家人把“三句半”扭送到公堂,一上公堂,“三句半”一看縣官是姓王的,不覺脫口而出:

    縣官本姓王,一心當皇上。

    咔嚓只一聲,命喪。

    魯迅還寫過一首白話版的打油詩,模仿漢朝張衡的名作《四愁詩》,諷刺當時白話詩歌泛濫一時的失戀詩。

    我的失戀--擬古的新打油詩

    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么: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么:冰糖葫蘆。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水深,歪頭無法淚沾襟。愛人贈我金表索,回她什么:發(fā)汗藥。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jīng)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愛人贈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練蛇。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打油詩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識性和故事性,還有就是通俗性。

    不但詩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譏諷,包容文史知識,體現(xiàn)名人的個性、 愛好 、軼事和思想,而且很多與詩有關的故事也很生動有趣。

    打油詩正如愛因斯坦給卓別林的信中寫道:“你的電影,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懂”,而顯得同樣偉大!

    猜你喜歡:

    1. 最全的經(jīng)典打油詩匯總

    2. 經(jīng)典古代打油詩大全

    3. 最經(jīng)典的順口溜

    4. 古代經(jīng)典打油詩

    5. 經(jīng)典搞笑打油詩

    6. 古代經(jīng)典的順口溜

    以上就是關于逗人一笑的打油詩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nèi)容。


    推薦閱讀:

    逗人一笑的打油詩(笑死人歪理句子)

    搞笑逗人的繞口令簡單(搞笑逗人的繞口令簡單易學)

    逗人開心的俏皮話(逗人開心又撩人的笑話)

    中國期貨公司排行榜(中國期貨公司排行榜前)

    集中電銷是干嘛的(集中電銷是干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