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山區(qū)景觀設計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山區(qū)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鄉(xiāng)村旅游景觀文化的表現內容主要有哪些
旅游景觀的要素是指景觀內涵中各要素的構成。在鄉(xiāng)村旅游景觀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構成要素:建筑環(huán)境景觀要素;農耕文化生存景觀要素;非物質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輔相成,豐富地演繹著鄉(xiāng)村旅游景觀的廣闊內涵。
要素一:建筑環(huán)境景觀要素
鄉(xiāng)村的建筑環(huán)境與城市建筑環(huán)境截然不同,城市的喧嘩、污染與村落的幽靜、自然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村落在居住環(huán)境上具有明顯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鄉(xiāng)村范圍及周邊自然環(huán)境上,基本上保持著原有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體現出人們常說的“大尺度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二是住宅周邊環(huán)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進行了綠化,一般有古樹、小溪等,同時與樹木、菜地混為一體,也是我國山水畫的傳統(tǒng)主題,居住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宜人。三是住宅和室內環(huán)境。傳統(tǒng)村落保留著傳統(tǒng)的建筑風格,而建筑風格也因地而異。不同民族之間,在山區(qū)和平原之間都有極其明顯的差異。這些傳統(tǒng)的建筑,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風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成為重要的鄉(xiāng)村旅游景觀。
要素二:農耕文化生存景觀要素
農耕文化生存景觀實際上更多還是以人類生存環(huán)境為中心的。為了謀求更好的生存環(huán)境,人類改造了大自然,并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印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是農耕文明的發(fā)源地,農耕文化在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片黃土地上,景觀各異的生存痕跡記錄著人類前行的腳步,彰顯著人類無窮的智慧。自然、歷史、人文諸方面因素推動著社會前進的車輪,景觀的發(fā)展自始至終都貫穿了人類對生存的需求,從而形成了農耕文明不同發(fā)展階段人類在謀求生存過程中的多種多樣的農耕文化景觀。比如有碾子、石磨、風車,以及鋤、鐮、锨、撅、犁、樓、耙具、筐簍、扁擔、轆護、木制獨輪車等農具。幾千年來,土地在人們的觀念中就是生產作物,生產糧食、蔬菜、水果及其他農產品等。而現代旅游景觀學認為,農田和土地都屬于景觀,屬于一種只有在村落才具有的景觀。
要素三:非物質文化要素
除了物質要素外,非物質要素在村落旅游景觀的要素構成中也十分重要。村落旅游景觀非物質文化要素是指村落居民生活的行為和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大體上,構成村落旅游景觀的非物質要素主要體現在精神文化生活層面,如:宗教、藝術、語言、文字、風俗、民間技藝等。這些因素是村落旅游景觀的無形之氣,其作用不容忽視;對它們進行研究,就可以透過景觀的物質形態(tài)表象,深入到旅游景觀內部,使村落旅游景觀設計研究更加深入。
二、中國四大園林特色景觀
我國的四大名園是指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僅有的四座中國古典園林,它們被公認為中國最優(yōu)秀的園林建筑。
頤和園
頤和園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它前身為清漪園,是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而建的皇家園林。頤和園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1998年12月2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頤和園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全園以西山群峰為背景,建筑群與山湖形勢融為一體,景色變幻無窮。頤和園分3個區(qū)域,分別為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qū);以玉瀾堂、樂壽堂為主體的帝后生活區(qū);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旅游區(qū)。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它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山莊分為宮殿區(qū)、湖區(qū),山區(qū)、平原區(qū)四大區(qū)域,其中宮殿區(qū)和湖區(qū)是避暑山莊的精華所在。
拙政園
拙政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是蘇州存在的最大、最著名的古典園林。拙政園始建于明正德初年,400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跡和典故。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拙政園占地78畝,全園以水為中心,縈繞著錯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園區(qū)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東部開闊疏朗,西部建筑精美,而中部以水池為中心,保持著明代園林樸素自然的風格,是全園精華所在。
留園
留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為“太仆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當時稱“東園”。留園以園內建筑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1997年12月,留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留園現分為中、東、西、北四景區(qū),東部以建筑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精華。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園內亭臺樓閣、奇石曲廊,加上滿園的綠意和一汪碧水池塘,一步一景,景景相連。
這四大名園不僅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劉兵的個人簡介
劉兵,男,講師,工學學士、農學碩士,1975.12生,山東省臨沂人。
2000年畢業(yè)于山東農業(yè)大學林學院園林專業(yè),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獨立完成幾十余項江西省余干縣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
山東省臨沂市水上公園——奇石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漫流小流域綜合農業(yè)項目開發(fā)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地下畫廊”風景區(qū)周邊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qū)辛莊鎮(zhèn)萬畝苗木生產基地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淄博市“玉黛湖”生態(tài)農業(yè)園區(qū)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省委大院綠化景觀改造設計
山東省章丘市南部山區(qū)某小區(qū)景觀規(guī)劃設計
遼寧省營口市鳳凰小區(qū)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寧陽職業(yè)技術學校綠化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寧陽一中校園綠化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滕州國稅局庭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
東營某化工廠廠區(qū)綠化景觀規(guī)劃設計
參與項目10余項京滬高速公路泰安段綠化改造設計
江西省上饒市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
山東省聊城市“鳳凰苑”農業(yè)觀光園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臨沂市水上公園總體規(guī)劃
山東省臨沂市鳳凰山旅游規(guī)劃
章丘市第六、四中學綠化景觀規(guī)劃設計
山東省乳山市黃金文化公園——農業(yè)生態(tài)園區(qū)景觀規(guī)劃設計
菏澤單縣東部開發(fā)區(qū)道路系統(tǒng)景觀規(guī)劃設計
四、石家莊植物園的景區(qū)規(guī)劃
石家莊市植物園總體歸納為植物展覽區(qū)、景點瀏覽娛樂區(qū)、研究試驗區(qū)和生活管理區(qū)四部分組成。在設計上借鑒了國內外造園,造景技術,全園高低重疊,依山就勢。植物園分為室內展廳和室外展區(qū)兩個部分。室內展區(qū)分為三個展廳,精品盆景展廳、綜合展廳、流派展廳。主要展示全國各地優(yōu)秀的作品,室外展區(qū)有三個景區(qū)構成,以展示陸地栽植的大型樁植為主。此外,還設有茶藝館、咖啡廳、陶吧、插花藝術館、奇石館等。 室內展廳 盆景藝術館熱帶植物觀賞廳沙漠植物館山茶館科研所室外展廳 波澄湖郁金香園化石林海棠飛瀑 玫瑰月季園 碧塘觀魚荷花萍步步疊水景區(qū)世紀花鐘 湖心島植物科學館藥用植物園 牡丹芍藥園 荷花園竹園宿根花卉園 玉蘭園海棠園 盆景藝術館
位于植物園的東南部,于二零零三年建成并正式向游人開放,總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湖水面積7600平方米,是我國較大型的盆景園之一。該館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院以室內展區(qū)和人工湖為主要景區(qū),后院以梅花展示為主,又稱梅園。室內展區(qū)匯集揚、蘇、川、嶺南等各大流派的精品盆景。梅園主要展示百余年的大型梅花樁景及自然樹形,匯集梅花朱砂、宮粉、玉蝶、綠萼等品種100余種300余株。每逢“五一”、“十一”節(jié)假日,該館還舉辦獨具特色的盆景雅石精品展,匯集盆景、雅石精品四五百件,或出自名師巧匠之手,或珍藏于愛好者之家,均為精心挑選之作。盆景匯集山石盆景、樹樁盆景兩大類,樹種有石榴、黃荊、榆樹、鵝耳櫪、黃連木、青檀等燕趙鄉(xiāng)土樹種;雅石匯集圖案石、紋理石、象形石、色彩石、礦物晶體等。每逢春節(jié),該館還舉辦迎春梅花展。
熱帶植物觀賞廳
總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廳內各種熱帶珍稀植物高低錯落。該館共分為5個主要景區(qū)有熱帶雨林景區(qū)、棕櫚區(qū)、蘭草區(qū)、陰生植物區(qū)、觀果區(qū),分別展示了不同氣候帶下的典型植物景觀。收集各地有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及科學研究意義的植物500多種上萬株。其中有樹齡達150年、樹高約5米的龍血樹。龍血樹又叫不老松、壽星樹,是地球上最長壽的樹,用刀在樹干上一劃,就會流出殷紅的汁液,”;國家一級瀕危保護植物佛肚樹,花型優(yōu)美的雞蛋花、中東海藻、木棉、鶴望蘭、人心果、荔枝等。因此得名-龍血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桫欏是孑遺植物中蕨類植物的代表,已被科學界稱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變的“活化石。每逢春節(jié),這里還舉辦獨具特色的“春節(jié)郁金香”花展,向廣大游人訴說著別樣的荷蘭風情;還有同樣遠道而來的風信子。 沙漠植物館
建成于2011年,地處植物園正門東側,與熱帶植物觀賞廳和山茶館遙相呼應。整個園區(qū)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分為亞洲區(qū)、美洲區(qū)、非洲區(qū)、澳洲區(qū)及種植箱展示區(qū)五部分,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沙生植物和仙人掌多肉植物600余種,4000余株。這里有國內罕見的直徑達75厘米的金琥、高度1.3米的巨鷲玉、高度超過8米的霸王鞭,有植物霸王樹、葉片退化成膜質的光棍樹,還有樹皮龜裂像龜甲的龜甲龍和龜紋木棉。來自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猴面包樹是以前從未展出過的珍奇品種,它被一些科學家稱為“非洲和世界演進的活化石”,在非洲草原,最粗的直徑可達12米,要40個人手拉手才能圍它一圈,有人也戲稱它為“大胖子樹”。
山茶館
于2010年初施工建設,歷經一年的時間完工,于2011年春節(jié)正式向游人開放。該館占地1000平米,匯集華東山茶、云南山茶、西洋山茶、金花茶、茶梅等種或品種90余種250余株。其中,金花茶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還有珍貴黃色品種“正黃旗”,及許多名貴品種“杜鵑茶”、“貝拉大玫瑰”等。花色有粉、白、紅、黃、復色等多種花色,花型有牡丹型、薔薇型、托桂型、蓮花型等。該館以“南茶北韻”為理念,即將南方的山茶種植于北方的環(huán)境中,結合北方山石盆景的設計風格,體現北方的韻味。用土全部采用北方山區(qū)的微酸性土及松針土,以滿足山茶生長的土壤環(huán)境的需求。山石采用太行石。植物種植采用盆景三角式種植,使植株高低錯落,同時點綴了一些微型園林小品,以體現盆景小中見大的特點。
科研所
該科研所于2002年7月落成,建筑面積1324平方米,隸屬石家莊植物園管理。該所集科學研究、科普示范、生產實踐于一體,是石家莊市一所園林科研機構。科研所有專業(yè)技術人員40余人,高級職稱占10%,中級職稱占60%。園林科研所由組織培養(yǎng)研究室、現代化生產溫室、引種馴化室、病蟲害防治室、辦公室兼資料室四部分組成??破震^——石家莊植物園“科普館”建筑面積2275 平方米。大體分為植物、生態(tài)、昆蟲展廳和放映廳。同時,在科研交流上,先后與北京植物園、中科院植物園、上海植物園、北京林業(yè)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業(yè)務聯系。在研究設施方面,有70畝的試驗圃地可以用來引種,并擁有各種植物專類展示區(qū),并配有專業(yè)園林設計部門,每年為石家莊市城市綠化作景觀設計,有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廣與利用。石家莊植物園作為科學意義上的植物園區(qū),其目標是將其建成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植物收集、研究、展示基地。 波澄湖
總面積580畝,湖岸線長達15000米,水面開闊,結合水體還建造了32座園林景觀橋,圍繞波澄湖上設有4個碼頭,分別是美人魚碼頭、暗香渡、居竹灣、聞濤港碼頭。在波澄湖的遠處與您遙遙相望的就是擷紅橋,園內還有一座攬翠橋,為其姊妹橋,都是以橋兩邊所栽種的植物的色彩所命名。植物園最大的一座橋叫做凌波橋。
郁金香園
主展區(qū)位于游樂場南側法桐林和銀杏環(huán)島,占地約10畝,自2008年舉辦郁金香花展以來,歷時已經5年,在這5年舉辦花展中所引品種達到50余個品種,其中有早花單瓣類、復瓣類、百合類、達爾文雜交類、飾邊類、單瓣晚花類、凱旋類?;ㄉ蟹邸⒓t、粉橙、黃帶紅條紋、藍紫色、奶黃/紅條、白帶紅條、玫瑰粉、杏黃/粉、黃、橙、白、白帶紫邊、黑、紅/黃、紅白相間、紫等多種顏色?;ㄆ谠?、中、晚,以中花期應用為主。主展區(qū)以花瓣圖案、郁金香圖案、花溪為主,配以色彩鮮明的條狀色帶及大田的應用展示形式。品種種植方面以傳統(tǒng)的郁金香種植之外,還采用郁金香與風信子混種,郁金香與洋水仙混種。色彩搭配方面除單色種植外,嘗試了不同顏色的郁金香混種,表現出了不同的視覺感官效果。
化石林
極具特色的景觀之一,這些木化石大部分來源于遼西化石群。木化石又稱硅化木,是石化了的樹干化石。由于這一過程需要極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殼運動,所以木化石林十分珍貴和罕見。木化石形成于一億五千萬年至一億七千萬年前的中生代時期,經過硅化作用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化石。樹化石林是一種古老的象征,也象征著一種文化的積淀;“樹化玉”比樹化石形成的年代更為久遠。樹化玉一般形成在兩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由于形成條件苛刻,所以很是珍貴,這里所展示的都是整株的樹化玉,每棵樹化玉還有一個拋光面。
海棠飛瀑
景區(qū)為植物園至高點,景區(qū)內有落水高度為7.8米的瀑布,其下還有8級疊水,整個景區(qū)內主要種植有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等多個品種。每年的4月中旬,漫山的海棠花盛開。
玫瑰月季園
波澄湖上三個形似帳篷的大型建筑是可容納千人同時觀看節(jié)目的玫瑰月季園。整個廣場成橢圓形,演出舞臺處于橢圓的圓心,玫瑰月季園的山體一側種植了大量的薔薇科花卉,玫瑰、月季等,同時還建有月季科普長廊,詳細的介紹了月季品種及月季常識。每年的5月,整個園內深紅淺紫,嫩黃粉白,還有色彩繽紛的復色月季等。
碧塘觀魚
碧塘觀魚引進了錦鯉、錦鯽等5萬條觀賞魚。
荷花萍
荷花萍由聽荷、觀荷、聞荷三個荷堡組成,每年的7月份是觀賞荷花的最好時節(jié)。
步步疊水景區(qū)
在植物園的東大門內,面向東南拾級而上,共長120米,疊水里有排列緊密的噴泉,池中有清澈透明的清泉噴涌,疊水的盡頭建有觀景臺,它采用現代膜結構建筑手法,形似含苞待放的三個巨大蓮花,觀景臺也是全園處山體外的最高點,游人登高遠望,全園美景盡收眼底。
世紀花鐘
以各種花卉組成的一個17米的世紀花鐘,代表著美好的未來,提醒人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在合抱山體之胸前,是時代廣場。整個廣場呈下沉式、可舉辦演出、聚會或休閑、娛樂活動。其設計構造利用了獨特的回聲原理。廣場東側建有兒童游樂場,其中專門設有兒童喜愛的碰碰車、海盜船等游樂設施,是家長和孩子們娛樂釋懷的天堂。游樂場北端設有可供游人用餐的快餐長廊。
湖心島
位于波澄湖的中心,它是深入湖中的“綠島”,島上種植了大量的垂柳、丁香等植物。
植物科學館
科普館位于植物園的東北角,波澄湖畔,建筑面積2275 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是該省唯一的植物科普館,館內可同時容納上百人。大體分為植物展廳、生態(tài)展廳、放映廳和昆蟲展廳。館內不僅設計有植物標本展,植物科普知識展,環(huán)保知識展,化石展,模擬熱帶雨林展,還有模擬食物鏈,模擬生態(tài)系統(tǒng)及放映科普教育影片等??破震^寓教于樂,普及植物知識。
藥用植物園
位于植物園的中南部,占地2.8公頃,該園利用地勢差形成溪流、沿水木棧道等園藝小品,利用原有高大喬木及茂密灌木叢形成良好的藥用植物生長環(huán)境,結合地形栽植不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藥用植物30余種。目前藥用植物園正在進行改造。
牡丹芍藥園
植物園牡丹節(jié)于每年的四月下旬啟帷,花節(jié)能夠持續(xù)到五一勞動節(jié)后。牡丹芍藥園內種植有包括粉、紅、黃、綠、白、紫、復色等7大色系的牡丹品種40余種,總株數8000余株,總面積達16000平方米。
荷花園
荷花萍由聽荷、觀荷、聞荷三個荷堡組成,每年的7月份是觀賞荷花的最好時節(jié)。
竹園
內有若竹、剛竹、早園竹三個品種500余株。竹園中部戲曲廣場可供廣大票友舉行各種聚會活動。竹園打破傳統(tǒng)園林理論的約束,在干旱少雨的石家莊成功栽植了大量種類豐富的竹子,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園林工程,堪稱“南竹北移”的成功典范之作。
宿根花卉園
宿根花卉園是一個大家庭,里面會聚了多種宿根植物,如唐菖蒲、美人蕉、芍藥、玉簪、荷蘭菊、菊花、鳶尾等,每種植物花期、花形、花色各不相同,定會給你以美的享受。
玉蘭園
現有白玉蘭、紫玉蘭、廣玉蘭千余株。木蘭是中國著名的早春花木,又名玉蘭、木蓮。按現代植物分類觀點看,“木蘭”應泛指木蘭科木蘭屬和木蓮屬的多種植物。北京頤和園樂壽堂前后院各有一株紫玉蘭和白玉蘭,為清朝乾隆清漪園時代的遺物。1890年英法聯軍侵占北京時清漪園被毀,這兩株樹幸免于難。
海棠園
海棠飛瀑景區(qū)為植物園至高點,景區(qū)內有落水高度為7.8米的瀑布,其下還有8級疊水,同時也是植物專類園——海棠園。整個園內主要種植有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等多個品種。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山區(qū)景觀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薦閱讀:
蕭山九章賦屬于什么社區(qū)(蕭山區(qū)九章賦具體位置)
寶山區(qū)噴泉景觀設計(寶山區(qū)噴泉景觀設計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