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十大排名 > 專題列表 > 正文
4、保肝藥有哪些
保肝藥十大排名(保肝藥十大排名榜)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保肝藥十大排名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一、什么保肝護肝藥最好
葵花牌護肝片啊!
二、常用保肝護肝藥有哪些,哪種中藥效果好?
不同廠家生產的護肝片因為生產工藝、選材標準、質量控制、檢測指標與方法及臨床應用基礎的不同將直接導致產品的療效和安全性有較大差異??ㄅ谱o肝片先后兩次獲得我國治療肝病藥品中的最高獎項“國家銀質獎”,也是我國唯一被認定為中國知名特產品牌的肝藥產品,該藥被全國4000多家醫(yī)院廣泛應用于各類肝病的治療,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更有保障??ㄗo肝片選材有嚴格要求,選擇地道藥材北五味子、內蒙古野生紅柴胡、綿茵陳幼苗、安徽特產板藍根等入藥;工藝上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技術嚴格控制成藥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國家標準0.15mg)高于國家標準的2-3倍,先進的二氧化碳超低溫減壓工藝確保原生藥材中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的提取而不被破壞,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藥物的質量和有效性。
護肝片是由五味子、柴胡、茵陳、板藍根、豬膽粉、綠豆六種藥物成份組成的純中藥復方制劑,其組方來源于中醫(yī)名著《傷寒論》中茵陳蒿湯與小柴胡湯的配伍原理,結合中藥的現代藥理機理,確保了護肝片組方的科學性與安全性。該藥由葵花藥業(yè)原研首產,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的作用,臨床上廣泛用于脂肪肝、酒精肝、藥物性肝損傷、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防治,也可用于血吸蟲肝病和甲亢性肝損傷,是目前最常用的肝病治療藥物之一。
長期毒性實驗結果表明,護肝片最大耐受劑量連續(xù)服用60天,對體重、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白細胞分類均無明顯影響;對血清谷丙轉氨酶、尿素氮、總蛋白、白蛋白、重要器官系數均無明顯改變;對重要臟器心、肝、脾、肺、腎、睪丸、卵巢經鏡下觀察無病理改變。根據上述實驗結果,認為護肝片口服用藥無明顯的毒性反應。
臨床前藥理學研究,葵花護肝片能通過多種途徑穩(wěn)定肝細胞膜并修復肝細胞損傷、抗炎抗氧化、抑制肝細胞纖維化、抑制肝細胞脂肪變性,并極大調動內源性抗病機制共同發(fā)揮作用,長期應用能明顯提高各類肝病的綜合治療效果,安全性高,價格低廉,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三、保肝護肝藥物有哪些?
三高是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慢性病,對于出現這類問題的人,建議可以考慮采用以下方法: (1)使用常用的保肝護肝藥物,主要是肌苷、水飛薊素、葵花護肝片等。以常見的葵花護肝片為例,其組方中的五味子、柴胡、茵陳等中成藥成分,具有降脂作用,可以減輕肝細胞脂肪變性,對于長期用藥的慢病患者,輔以護肝片保肝,可減低藥毒性,同時可起到護肝作用,尤其是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服用對癥治療藥物的同時吃點護肝片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控制病情。 (2)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堅持科學合理的飲食及運動調理,對肝病患者也起到輔助防治功效。
四、保肝藥有哪些
目前臨床上各類肝炎尚無特效治療方法, 肝功能的改善應從綜合治療入手,以減輕肝組織內的炎癥反應,促進肝細胞的再生為主,表現在指標上為轉氨酶和膽紅素的下降、凝血酶原活動度和白蛋白的上升。對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是最重要的保肝措施,另有章節(jié)詳述,本文僅就其他常用的保肝治療敘述如下:
1 一般治療
肝炎的一般治療主要包括3個方面:休息、飲食和避免飲酒。當然對肝炎患者的心理調適也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對于急性肝炎的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有明顯癥狀的患者,應以臥床休息為主,而當病情明顯好轉時,則可適當活動。關于飲食問題,應以病人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肝炎患者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或有較深的黃疸時最好清淡飲食,脂肪性食物可使此類患者惡心加重,甚至導致嘔吐,這時應給患者靜點足夠的葡萄糖和適量的維生素,以補充肝細胞修復所需的熱量和原料,而當黃疸明顯消退時,可進清淡可口的食物。無論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都應絕對避免飲酒,大量的臨床試驗證實慢性肝炎合并大量長期飲酒會加重肝細胞的壞死,加速向肝硬化的進展。
2 藥物治療
2.1 某些中藥提取物或類似物
2.1.1 五味子類制劑
這類藥物有明顯降酶作用,動物實驗證明有減輕肝組織損傷作用,機制不明。聯苯雙酯為其提取物,是快速有效的降酶藥,能有效地降低血清ALT的水平,但停藥后易反跳;對AST的作用不明顯,有些慢性肝病患者服用后還會出現AST的升高。遠期療效差。適用于遷延型肝炎和單項ALT升高的患者。用量:15mg,每日3次,ALT恢復正常后,應逐漸減量。雙環(huán)醇是新近上市的化學合成物,具有明顯的降酶作用。一項隨機雙盲試驗結果顯示26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經雙環(huán)醇治療后,臨床癥狀有較大程度的改善,ALT和AST的復常率分別為 5 3.5 %和 48.7% ,停藥 1 2w后分別為 40.2 %和 48.7%。與聯苯雙酯組(61.6%和 44.2 % ;45.7%和 5 0 .0 % )比較,P >0 .0 5。治療結束和停藥 1 2wk后,雙環(huán)醇組血清HBeAg陰轉率分別為 2 0 .8%和 2 9.0 % ,HBeAg/抗HBe血清轉換率分別為 1 5 .6%和 2 0 .8% ,HBV DNA陰轉率分別為 3 9.0 %和 45.7%。
2. 1. 2 甘草甜素類制劑
為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可競爭性與肝臟代謝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酶結合,提高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水平。因此有抗炎、利膽,保護肝細胞,降低轉氨酶,促進黃疸消退和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他的有效成分還有甘草酸、甘草銨次二酸等。其副作用有易導致水鈉潴留、血壓升高、低血鉀,因此嚴重的高鈉、低鉀和高血壓患者應慎用。
2. 1. 3 水飛薊素
水飛薊素可以改善肝功能,具有保護和增強肝細胞膜機能的作用。適用于治療急、慢性肝炎和中毒性肝損傷。其制劑有:益肝靈、復方益肝靈片 肝勃寧膠囊等。
2. 1. 4 苦參素
苦參素是從苦豆子中提純的氧化苦參堿,動物和臨床實驗證實其具有明顯的改善肝功能、抗病毒作用和抗肝纖維化作用。王永怡等總結38家單位,共19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單純注射氧化苦參堿400mg,1次/日,療程為3個月,ALT平均復常率為85.44%;另1767例HBVDNA陽性患者經相同治療后HBVDNA平均陰轉率44.93%;HBeAg陰轉率平均約為42.27%。目前推薦劑量為600mg,靜點或口服,療程為3個月。不良反應約為6%―8%,主要為上消化道癥狀、皮疹和口苦,肝功能衰竭者慎用 。同從豆科槐屬植物中提取的還有肝炎靈注射液,亦具有較好的降酶作用。
2. 1. 5 其他
如垂盆草沖劑、茵梔黃、丹參制劑均有一定的降酶、退黃作用,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應用,注射劑應注意其可能引起的過敏反應。
2. 2 促肝細胞生長素
促肝細胞生長素是從乳豬肝臟中提取的小分子量多肽類活性物質。可刺激正常肝細胞 DNA的合成,促進肝細胞再生,對損傷的肝細胞有保護作用,促進肝功能的恢復。臨床上用于治療重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和肝硬化。用量:80-120mg/日,加入250ml的溶液中靜滴。一項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共有41家醫(yī)院、患者347例參加)顯示:在綜合治療基礎上加用促肝細胞生長素對重型肝炎的總有效率為78.4%,患者病死率降低,癥狀、體征及生化指標明顯改善。作者認為可能與促肝細胞生長素能夠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降低腫瘤壞死因子水平及對肝細胞膜有一定的修復作用有關。促肝細胞生長素在Ⅱ期臨床試驗中治療重型肝炎總有效率亦為77.1%。一般認為,促肝細胞生長素對早期和中期重型肝炎較晚期重型肝炎療效好。因此,用促肝細胞生長素治療重型肝炎應強調早期應用,以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2. 3 果糖二磷酸鈉(果糖-1,6-二磷酸三鈉鹽)
果糖二磷酸鈉是存在于人體內的細胞代謝物,能調節(jié)葡萄糖代謝中多種酶系的活性,改善細胞缺氧、缺血的狀態(tài),有利于受損肝細胞的恢復。對重度黃疸患者有一定褪黃作用,劉惠敏等用果糖二磷酸鈉聯合谷胱甘肽治療30例慢性重型肝炎,有效率達70%。用量:5-10g,每日1-2次,緩慢靜脈滴注,靜點速度過快可有局部疼痛、心慌、出汗等副作用。
2. 4 前列腺素E1
前列腺素E1具有多種藥理作用:(1)對缺氧造成 的肝損傷前列腺素E1具有穩(wěn)定溶酶體和加強細胞膜系統(tǒng)穩(wěn)定作用;(2)能擴張血管、改善肝臟血液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聚集;(3)能與肝細胞膜上特異受體結合,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導致肝細胞內CAMP含量增多,可抑制磷酸脂酶活性,還能通過蛋白激酶系統(tǒng)解除核內組蛋白對DNA合成的阻滯,促進肝細胞再生;(4)還可抑制由肝炎病毒感染激起的免疫性損傷,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有報道前列腺素E1可明顯降低TNF的水平,是治療重型肝炎重要機理之一;(5)能防止肝細胞脂肪浸潤,減少三酸甘油脂在肝內浸潤。國家“七五”、“八五”治療重型肝炎課題中前列腺素E1有一定的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2. 5 門冬氨酸鉀鎂
門冬氨酸鉀鎂在三羧循環(huán)中起重要作用,對急慢性肝炎有明顯療效,可有利于肝炎的黃疸消退,降低血氨,促進肝性腦病患者蘇醒。
2. 6 腺苷蛋氨酸
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體所有組織和體液中的一種生理活性分子,參與體內重要的生化反應。能降低膽固醇/磷脂的比例,改善肝細胞膜的流動性,克服轉巰基反應障礙,促進內原性解毒過程中巰基的合成,有助于減輕急慢性肝病膽汁郁積,減輕病人皮膚瘙癢、乏力等癥狀。用于治療肝硬化前后的肝內膽汁郁積和妊娠期肝內膽汁郁積。用量:初始治療:每日500-1000mg,肌注或靜脈注射,共2周;維持治療:1000-2000mg/日,口服。重慶病毒性肝炎研究所用腺苷蛋氨酸治療110例肝內膽汁淤積性黃疸患者,結果顯示:ALT、AST、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復常率分別為66.67%、69.23%、40%、46.67%,療效明顯高于門冬氨酸鉀鎂組。并認為除以上機理外,還可能與抑制TNF表達,降低血清TNF水平有關。
2. 7 通過促進膽汁排泄以助褪黃藥物
2. 7. 1熊去氧膽酸
熊去氧膽酸可促進膽汁的分泌,使乙酸鹽在肝內轉化成膽固醇的速度減慢,能顯著降低人膽汁中膽固醇及膽固醇酯的量和膽固醇的飽和指數,防止膽結石的形成,因而有利膽作用。可用于治療膽石癥及黃疸,尤其對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引起的黃疸較為適用。療程較長,一般不少于6個月。不良作用少,偶見腹瀉、便秘、頭痛、胃疼、瘙癢等。
2. 7. 2 保膽健素
主要成份為:雙羥二丁基乙醚、對羥基苯丙酸乙酯和對羥基苯丙酸丙酯。能夠促進膽汁迅速、強烈、持久地分泌;能有效減輕小膽管和毛細膽管的炎性水腫及其所致的膽汁反流,因而具有明顯的利膽消炎作用。動物實驗顯示對酒精中毒的肝臟組織及細胞的損傷較對照組低,顯示其明顯的護肝作用。同時本品有松弛奧迪氏括約肌的作用,有利于膽汁排泄至小腸,促進黃疸消退。用量:0.5-1g/次,每日3次。嚴重的肝功能不全、肝性腦病、膽道完全性梗阻、膽囊腫大為其禁忌癥,青光眼及嚴重的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2. 7. 3 托尼萘酸
其活性成份為對甲基苯甲醇菸酸酯和α-萘乙酸可促進肝細胞生成和分泌含所有流行性物質的生理性膽汁,并有抗炎、消腫,保持膽道暢通,改善肝臟功能的作用。主要治療膽囊炎、肝內膽汁淤積及黃疸等。用量:1-2片/次,每日3次。
2. 8 清除自由基和解毒作用
2. 8. 1還原型谷胱甘肽
還原型谷胱甘肽是人類細胞質中自然合成的一種肽,含有巰基,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通過巰基與體內自由基結合,可以轉化成容易代謝的酸類物質,從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保護肝臟的合成、解毒、滅活激素等功能,并促進膽酸的代謝,有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維生素。適用于各型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各種中毒性肝?。ň凭?、藥物等)也適合用此藥。用量:300-600mg/次,每日1-2次,肌注或靜滴。
2. 8. 2 硫普羅寧
硫普羅寧為一種新型的含游離巰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實驗證實可降低肝臟線粒體ATP酶的活性,提高線粒體內ATP的含量,改善肝細胞結構和功能,抑制肝細胞線粒體過氧化脂質的形成,保護肝細胞膜,保護肝線粒體結構,促進肝細胞再生及肝細胞膜的修復,參與肝細胞蛋白質、糖代謝。加速乙醇在肝臟代謝等。國內臨床資料顯示硫普羅寧對慢性肝炎有較好的療效,與肝炎靈注射液比較,其降低ALT、AST作用相似,但降低GGT和升高白蛋白作用好于肝炎靈組。不良反應僅為4.6%,主要有發(fā)熱、皮疹、皮膚瘙癢等。硫普羅寧適用于脂肪肝、早期肝硬化和各種類型的急慢性肝炎,藥物性肝炎等。用量:100-200mg/次,每日3次,飯后口服。
2. 8. 3 療爾健
療爾健的主要特異性活性成份是肉毒堿乳清酸鹽,另外還有鹽酸吡哆醇、維生素B12、肝臟提取的抗毒成分、鹽酸腺嘌呤等。肉毒堿乳清酸鹽可恢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損傷,促進肝內蛋白質合成、調整新陳代謝酶的活性,還能促進肝臟的脂肪代謝,具有抗脂肪肝作用;抗毒素成分可清除肝內的毒素,促進肝功能和肝臟組織學的恢復,加強肝細胞的解毒功能。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各種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藥物性和酒精性肝炎。用量:2粒/次,2-3次/日。
2. 8. 4 肝得健
肝得健的活性成份為天然磷酯酰膽堿甘油二酯及過量不飽和脂肪酸。藥理作用包括:(1)必需磷脂具有保護肝竇內皮和肝細胞生物膜,促進膜再生作用;(2)降低肝細胞脂肪侵潤和炎癥反應;(3)通過增加核糖核酸、蛋白質、糖原的合成來促進肝細胞的再生;(4)通過抑制肝內膠原纖維及羥脯氨酸的合成降低肝內結締組織增生。其主要成分易被肝細胞吸收,維持肝臟生命活動所必需的重要功能,特別是肝臟的解毒功能。用法:片劑 1-2粒/次,每日1-3次,與飯同服。
以上就是關于保肝藥十大排名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